长征小故事
1935年6月12日,*红军的先头部队终于翻越了夹金山,在前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次会师使红军的士气大增,两方面的红军都欣喜若狂。
两方面红军会师后,兵力加起来有十万多人。这种情况对*红军来说当然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因为装备和给养充足的四方面军,可以大大地缓解*红军一路行来缺衣少粮的现状。同时,对红四方面军来说,与怀着共同的心,不懈战斗的**们相聚也是一件大喜事。
但正值红军队伍士气高昂,跃跃欲试的时候,四方面军的领导*却以种种借口,故意拖延四方面军主力北上战斗。为维护红军内部的团结,**在反复研究之后,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为红军总*委员,并根据他的部署,对红军队伍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这样,过雪山之前,*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就没能进行下去,而被*的“赤化四川”计划阻止了。两方无法妥协,以致延误了战机,致使红军在小金县和毛儿盖地区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最终只能选择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大草地北上了。
8月3日,红军制定了夏洮(táo)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和总政委*率领,经阿坝地区北进;右路军则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地区北上。**和*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随后,右路军进入了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长征路上的一大挑战。
在这片草地中布满了水草、沼泽、泥潭,除了野草,什么都不长,根本就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这是唯一安全的落脚处。从一个草甸到另一个草甸,跳着前进。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有的战士又累又饿,实在跳不动,就用棍子探深浅,几个人互相搀扶着走。但还是有很多人掉进沼泽地里,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他,也跟着掉了进去,越陷越深,再也没能出来。
据说过草地有三怕,第一怕就是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
一开始战士们没有经验,不停地有战士陷进泥潭,旁边的战士们就上去救人,许多都一起牺牲了。后来有了经验,掉下去的也少了,帮他的**也掌握了方法:不能动,越动陷得越深,然后站在草甸上用绑腿的布条,几个人一起拉他上来。
第二怕是下雨。草地的气候变化多端,一下雨,草甸就十分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一旁的泥潭。
第三怕过河。草地还是十分原始的环境,上面许多河,有的水浅一些,还能涉水过去,但多数河都又宽又深,河水冰冷刺骨,水流还很急,许多战士都在渡河时牺牲了。有时候遇上天降暴雨,正在过河的战士就被暴涨的河水冲走,一去不复返了。
就这样,草地埋葬了许许多多的热血男儿,千千万万的战士没能从这里走出去,就此长眠草地了。
但这不是过草地最难的事情,更难应付的是饥饿。
出发前,红军指挥员命令各部队四处筹集粮食,以备过草地时有足够的力气。但当地人烟稀少,即使有人也都不富裕,红军拿着钱却买不到粮,什么办法都想了,但把当地居民的存粮都买来也不够用,负责筹粮的战士急得直哭。
战士们把征集来的青稞麦磨成面粉,再炒熟了带在身上;并杀了几匹马和当地藏民的几头牦牛,做成肉干;有的战士铤而走险,看准了敌军的部队运给养,就噼噼啪啪地一阵乱打,抢了给养当口粮;还准备了烈酒、辣椒好抵御寒冷。
为了过草地,**们都学会了寻找野菜的绝活,在粮食吃完的时候,野菜就是生命的保障。最后,红军战士平均每人带着五六斤口粮,就这样上路了。
走了几天,大多数战士就都开始饿着肚子赶路了。分下来的青稞麦炒面只够吃几天的,虽然难以下咽但总比没有好。很多红军后来回忆,都觉得那时能够走出来十分不可思议。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下雨,青稞面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如果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
还有不少**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
还有的老红军回忆:“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难熬。
没有能吃的野菜,他们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将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这不是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那样艰难的岁月,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挪过来的。
到最后的时候,实在没得吃,只好杀战马。彭德怀的大黑骡子就是在过草地时杀掉的。当时,老饲养员挡在骡子前面,实在舍不得杀。他饲养了它那么久,早就培养出感情来了,大黑骡子就像他的战友一样,要杀掉自己的战友,谁能忍心呢?最后,由于实在没有吃的了,大黑骡子还是被杀了。
他的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使他们有力气坚持着走出草地。就算这样,还是有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倒下去。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到后来,后面的部队,就沿着死难的战士们的尸体一路前行,根本不用向导了。
爬过了雪山,战士们以为再冷也不过如此了,但草地的寒冷是那样的深入骨头,成为大草地留给红军战士的又一深刻印象。
草地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衣着单薄的战士们就喝点酒,或者咬点辣椒驱寒。空着肚子喝烈酒、吃辣椒,别提多难受了,许多战士都得了肠胃炎,常常疼得走不了路。但那么少的酒和辣椒哪里够用呢?两三天后就没有了。战士们只好紧紧靠在一起,彼此取暖。
到了中午,太阳升得老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一片云彩都没有。早上披在身上的被子、衣服被太阳晒得十分僵硬,很难**来。本来就疲惫的战士们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就这样一步一停地向前走。
下午,常常是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劈头盖脸地打下来,令人猝不及防,逃都没地方逃。
刚晒干的衣服又一次*湿,风雨吹来,冰冷入骨。
在草地里,战士们身上、脚上永远是湿的:早晚是雨水,中午是汗水。战士们的衣服都发霉了,由于太潮湿,不少伤员的伤口都发炎了,久久不能愈合。很多伤员因此发着高烧,在茫茫的大草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夜晚时多是雾雨笼罩的天气,草地上找不到一块比较干的地方宿营,累极了的战士们就找一个土丘,或是河边高地,有的就地而卧,用石头做枕头休息。有的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
由于太潮湿,火很难生起来,而夜晚又太冷,战士们就三五个人挤在一起入睡。许多战士在第二天早上就没再起来,保持着相互依靠的姿势永远地进入了梦乡。
由于出了草地,红军还要继续战斗,所以红一方面军组织了一个收容队。掉队的人员就跟着收容队继续前进,可以走得慢一些。每天,掉队的都有三四百人,其中大多数都跟上队伍,参加了后面的战斗,但也有不少**没能跟上,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上。
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团走在最后,前面的部队过去后,留下成堆的战士尸体,他们就负责掩埋,让牺牲的战士们入土为安。但所谓的掩埋,也就是让战士们的身体,不至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草地上有多少“红军坟”,谁也说不清楚。
至今为止,过草地的红一方面军究竟牺牲了多少**,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太多太多的战士留在了草地中,留下了他们火热的青春年华。但更多的战士坚持着走出了这片草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战士们没有被苦难打倒,被困境击垮,他们同甘共苦,坚持不懈,最终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严酷的大自然,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能忘记那千千万万的、牺牲了的**,他们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大无畏精神,什么是信仰。
多少战士在他人和自己之间选择了他人,把最后一点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们虽然牺牲了,但历史会记住他们,中国人民会记住他们,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生命没有白白付出,中国**,在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勇士们的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光荣的胜利!
长征小故事2.打过包座上甘南
一九三五年,红一、四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会师后,经过*军委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夏洮计划。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而*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八月二十日,又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批评了*的西进主义政策,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随后,右路军就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的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nìnɡ)和饥饿,在八月底以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这是十分不易的。与此同时,左路军也于八月二十日开始,经过草地到达了预定的阿坝地区。
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有一个叫包座的地区,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此地位于松潘北部,在群山环绕之间,地势十分险要。
在这里,有胡宗南的独立旅第二团,分别在上包座的大戒寺驻扎一个营、在求吉寺驻扎两个营。敌人凭借山坡陡峭,树林茂密,筑起了许多碉堡,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要想东进陕甘,必须从这里打过去。胡宗南发现红军要过草地北上,又紧急调来第四十九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地区快马加鞭,支援包座。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安下重兵堵截红军。
此时,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的道路,成了摆在右路军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徐向前主动向**提出请求,要求把攻打包座的任务,交由红四方面军来承担。*军委考虑了他的意见,同意了他的部署。
徐向前不仅要消灭包座的敌人,还要把前来支援的敌人也一网打荆具体部署是这样的:三十军第二六四团负责攻击在大戒寺的敌人;同时三十军的主力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山林中,准备消灭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而四军第十师攻击求吉寺的守敌,四军主力则负责控制各处要道,随时准备战斗;这样,徐向前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等待时机。
二十九日黄昏,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按照部署,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枪炮声响了一夜,战士们呐喊着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到黎明时分,红军已经扫清了敌人外围的据点,炸毁了好几座碉堡,并攻占了大戒寺。
战士们个个欢欣鼓舞,敌人却肝胆俱裂。剩下的敌人都退到大戒寺后山的碉堡中,妄想等着他们的援兵来救他们。为了把援军引到大戒寺来,一举消灭。红军战士们围住碉堡,就是不进攻。
三十日夜里,天黑漆漆的,树林中更是一片漆黑。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的先头部队二九一团赶到了大戒寺南部。守在林中的红三十军一看敌人到了,立刻打起精神。
为诱敌深入,红三十军派二六四团出击。指挥员对二六四团团长三令五申:“记住,许败不许胜,做得漂亮点儿,别让敌人起疑心。”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你小子!别打上瘾了,忘了任务。”
团长呵呵一笑,说“您就瞧好吧!”
二六四团领着任务,出去跟敌人周旋。他们打一会儿,就退几里地,不一会儿就撤到大戒寺东北方的山区中,奉命隐蔽起来。
许多战士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纷纷来找团长,团长哈哈大笑,说:“一会儿有你们打的,急什么!”
战士们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团长拍了拍身边一位战士的肩膀,说:“指挥员又在动心眼儿了,等着包围援军吧!”
**们这才懂了,都竖起了耳朵听着不远处的动静。
敌人见红军阻击无力,一会儿工夫就逃得没了影子,包座的敌人又不停告急,就放心大胆地急速前进,赶向大戒寺。
红军隐蔽在林中不动,一直等到当天下午,敌人的二九一团和二八九团开进了包座河西岸,二九四团开进了包座河东岸,而第四十九师的师部开进了大戒寺以南,全都被诱入红军的伏击圈内。
3.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4.红军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
6.红军长征感人故事:草帽计
7.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9.红军长征感人故事3篇
10.长征抗战胜利80周年的故事: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
拓展阅读
1、最新狼小兔子的故事 猎狗与兔子故事的心得体会
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大陆上有一片森林。这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他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有一天,森林里召开了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召集所有的动物积极参加。
这一天,小兔子走在森林的一条小过道里,嘴里横着喜鹊歌手的歌“啦啦啦啦啦啦”。
他正准备去参加第一届森林运动会的开幕式呢!作为森林里万众瞩目的跑步健将,他还是很受欢迎的。他正走着走着,突然一个笼子把他框了起来,他出不去了,他不断用脑袋撞击牢笼,发出沉闷的声音。他抬头看天,天不回应他,只有阵阵的微风吹起地下的树叶,小兔子在里头转来转去,好像站在雾里,他看不清。他绝望的摊开手,坐在里面。
终于,他看起来有斗志了。他站起来了,他靠近牢笼,用手推他,它动了一点,它向前靠了一点,小兔子的内心受到了鼓舞,即使那进步是微乎其微的,他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
他终于倒下了,他很累,正休息间,他听到了某些声响,是草丛沙沙与空气的摩擦声,他缩成一团,他害怕猎人来了。那个草丛先是露出了红色的一团,接着出现了狐狸,他救了小兔子。
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
2、最新狼小兔子的故事 猎狗与兔子故事的心得体会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宋国有个人养了一窝猪,到了冬天猪怕冷,这个宋国人就在猪圈里放了很多的草让猪御寒。有一只兔子半夜跑到猪圈里偷吃猪圈里的草,不料因为天黑看不见,一不小心掉到了猪圈旁边的猪粪池里淹*。第二天那个宋国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兴,于是就天天守在猪圈旁边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猪圈里的`草淹死在猪粪池里。这就是“守猪待兔”的由来,猪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书上又称守猪待兔为守株待兔。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埃农民不但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就连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3、最新狼小兔子的故事 猎狗与兔子故事的心得体会
童话故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儿童文学中深受喜爱的文学形式。童话担负着。
教育。
小兔子看见漂亮的彩虹忍不住嘴馋的咬了一口尝尝,这一咬不要紧,彩虹缺了一块,动物们在也看不见漂亮的彩虹了,因为彩虹少了一块。
夜晚,小兔子回到家里,兔子妈妈和兔子爸爸大声的叫了起来,“天啊……”
小兔子说:“爸爸妈妈怎么了,我是小兔子啊!”
兔子妈妈说:“我的孩子,你怎么了,你怎么是彩色的。”
小兔子急忙走到镜子面前,才发现自己变成了彩色的,小兔子哭了起来说:“是我不好,是我吃掉了彩虹。”
兔妈妈和兔爸爸安慰说:“没关系,你要你把小嘴巴张开,彩虹就从你的肚子里跑出来了。”
小兔子把嘴巴张开,彩虹真的跑了出来,现在小兔子恢复了雪白的颜色,森林里的动物们又能看见美丽的彩虹了。
从前,有一只兔子,它总是瞧不起刺猬,嫌它的两条腿歪歪扭扭的,走起路来真是太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刺猬忍无可忍了,便决定与兔子来一次赛跑。兔子得知消息后,得意地说“刺猬肯定会落后。”兔子哪里知道刺猬的腿没它跑得快,可脑子比它转得快。
刺猬回到家,把计策告诉了爸爸,爸爸连声说好。这个计策是这样的:刺猬爸爸先躲到比赛的另一面,等比赛开始后,刺猬趁兔子不注意,就在草丛边躲起来,等兔子跑到终点时,刺猬爸爸就假装气喘吁吁地站在终点等它。
第二天,兔子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比赛场地;比赛开始了,兔子使劲地向终点跑去,而刺猬就按计划躲在一边,刺猬爸爸在终点那儿假装气喘吁吁地等兔子;当兔子跑到终点的时候,看见刺猬已经在终点等它了;兔子气坏了,因为它再一次输给了比它跑得慢的动物了。
其实,兔子根本不知道这次比赛的过程是一个骗局,刺猬只是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来教训这只兔子。就这样,聪明的刺猬用智慧战胜了骄傲的兔子。
有一天晚上,小兔子不想睡觉。他要去找小青蛙玩。兔妈妈摇摇头说:“乖孩子,睡觉吧。明天早些起来,找小青蛙玩去!”
小兔子不听妈妈的话,他说:“我要去,我要去,我不要睡觉!”兔妈妈不理他,唱着催眠曲,唱着,唱着,兔妈妈自己倒呼噜呼噜睡着啦。
小兔子轻轻地跳下床,轻轻地打开门,轻轻地走到门外,头也不回地跑了,找小青蛙玩去了。
月亮婆婆从树枝中间露出脸来,望着小兔子,笑嘻嘻的。
小兔子想,我是瞒着妈妈溜出来的,可不能让月亮婆婆知道,快跑,快跑。他跑了一会儿,回头一看,月亮婆婆跟来了。小兔子想,我跑得太慢了,要是跑得很快很快,她就跟不上了。小兔子就撒开腿飞快地跑起来,再回头偷偷一看,月亮婆婆还是紧紧地跟着他呢。
小兔子太累了,坐在一个树根上喘着气。这时候,月亮婆婆也停了下来,从树叶缝里露出脸来,笑嘻嘻地说:“小兔子,天这么晚了,还上哪儿去?快回家睡觉吧。”
小兔子不跟月亮婆婆说话,他赶快钻进树林,躲了起来。
躲了好久好久,小兔子想,月亮婆婆走开了吧?他伸出头去看看,月亮婆婆真的不见了。小兔子很高兴,他正想跑,月亮婆婆忽然又出来了,原来刚才是一朵云把她遮住了。月亮婆婆对小兔子笑嘻嘻地说:“小兔子,为什么还不回家?不怕猫头鹰来欺侮你吗?快回去吧!”这回,小兔子只好老实告诉月亮婆婆说:“月亮婆婆,我要找小青蛙玩去。”月亮婆婆说:“不行,你不能去。我在这里望见小青蛙它们在湖中间唱歌,你怎么能去呢?你会游泳吗?”小兔子说:“不会。可是我要去。”月亮婆婆说:“那么你怎么能到湖中间去呢?来,我抱你起来看看就知道了。”小兔子让月亮婆婆举得高高的,他看见湖里水面上开满了睡莲花,每朵睡莲花的花瓣尖尖上,都停着一只萤火虫,亮晶晶的,好象装了许多小电灯。一只胖青蛙在使劲打鼓。旁边围着一大圈大大小小的青蛙,呱呱呱唱着歌。
小兔子看呀看呀,看个没完。月亮婆婆问:“看够了吗?”小兔子回答说:“没有。”又看了一会,月亮婆婆又问:“现在看够了吗?”小兔子又回答说:“再看一会儿。”这样,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看个没完。后来,月亮婆婆生气了,她把小兔子放回树林里。小兔子只好向月亮婆婆说了“再见”,回家去了。
小兔子跑得很快,不过没有来的时候那么快;跑了一会儿,小兔子抬头看看,月亮婆婆还在头顶上跟着他。小兔子很不高兴,对月亮婆婆说:“月亮婆婆,你为什么老跟着我?我回家了,不到别的地方去玩了呀!”
月亮婆婆笑嘻嘻地不说话,对小兔子瞧着,一直跟到小兔子家的门口。小兔子对月亮婆婆说:“月亮婆婆,你不用跟着我了,我已经到家了。谢谢你陪着我。”
月亮婆婆笑嘻嘻地说:“好孩子,以后别贪玩了,快去睡觉吧。”
。
4、最新狼小兔子的故事 猎狗与兔子故事的心得体会
我家养了两只可爱的兔子。一只是灰白相间的,另一只则是全身雪白的。
灰白相间的那一只是雄性的,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灰。全身雪白的那只是雌性的,我管它叫小白。它们可爱极了,整天在阳台跑来跑去,追逐打闹。它们可调皮了!我们在阳台种了三株百合花,它竟然跳到花盆上,把百合花连根拔起。它们虽然调皮,但很可爱。每当我拿着菜叶去喂它们的时候,它们就趴在栏杆上,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快来喂我们吧!我们饿极了。我看到这一幕时,都不忍心它们饿着,把一大袋菜叶都倒给它们吃。
一天,我放学回到家,我看见小白在阳台上的花圃挖了个洞,它躲在洞里,过了很久还没出来。好不容易等它出来后,看见它还用泥土把洞口堵住。我好奇怪小白在里面搞什么呢?于是我找出小铲子和手电筒,准备晚上去挖开洞口,看看里面有什么。
又过了几天,我跑去喂小白小灰。突然发现了阳台上多了一堆雪白的毛,难道这是小白的毛?小白为什么要拔毛呢?我带着一连串问题去观察小白。小白的肚皮上的毛少了一半,原来,它是为了喂奶时让宝宝能喝到它的奶,所以才这样做的。小白为了照顾好宝宝,而牺牲自己。
母爱真伟大啊!我要向小白学习。我长大了要尽自己的能力来报答父母!
@_@我是分割线@_@。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