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5 18:16:05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乡下人家》是人教社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久居闹市、耳中灌满了车水马龙喧嚣的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本设计注重文本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将所有画面分成三组,先安排前两组画面(植物、动物)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景色的特点。第一组静景着重理解生意盎然,朴素华丽,清新质朴;第二组动景着重理解生机勃勃,活泼热闹,自然随意。在此基础上体会第三组图(人与自然)中蕴涵的和谐。这样一来,学生头脑中展现的不是毫无次序的分镜头,而是一气呵成、层次递进的风光片。学生情感在课文内在的逻辑顺序和情感顺序的逐步引领下,走入文本深处,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

第一课时:读写生字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第二课时:巩固生字词,研读品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知道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堂课,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去细细地读、慢慢地欣赏,到底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吸引了你?呆会儿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二、研读品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板块一:瓜架、鲜花、竹笋

1、静下心来默读全文,把你发现的独特迷人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将你感受到的和同桌说。

2、交流反馈。

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 读读,探究“别有风趣的装饰”。

⑵ 朗读中感受。

出示: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⑴ 自由读,你会用哪些词形容眼前的景色?

⑵ 再读,探究“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意思。

⑶ 出示插图,了解时令并再次朗读,感受其独特迷人。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所感受到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应是本句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寻找作者的感受,在读读、说说、议议、看看中,教师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受乡下鲜花的独特。)

出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⑵ 抓住“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

⑶ 做动作读并试着背下来。

(设计意图:本句的教学侧重去体悟作者的表达手法和用词的生动准确,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

回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二:鸡、鸭

1、读3、4段,感受趣味。

2、选一处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静景相比,这组动景处理起来要粗略些,放手些,因为对于动物,孩子们想讲的话很多,犹如乐曲中的间奏,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挥。)

板块三:吃饭、睡觉

1、自由读5、6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深刻体会“天高地阔”。

2、重点研读: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熟读背诵──课堂练笔

3、引读第6自然段。

4、回环: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自然、和谐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句式训练: , , ,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积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训练落实了,人文性的熏陶*自然也不是浮萍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的人文体验。)

三、小结

拓展阅读

1、《翠鸟》

一、目标:

1、认识本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清脆、疾飞、锐利”等词的意思。

2、自主习、潜心会文,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静心涵咏,读中悟情,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生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文,读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

、说重点及难点:

通过扣词品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生理解文内容及体会写作方法。

自主感悟、读写结合

四、具准备:

翠鸟挂图、音乐

五、过程:

一、配乐诵读、回顾外形

1、出示翠鸟停立苇秆的图片,导入:同们,通过上节习,翠鸟的模样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悄然地想起它。

2、生配乐诵读一自然段。

、扣词品句,感悟特点

(一)、通读预览,提炼词句。

1、顺势而导:是的,这静立苇秆的翠鸟就是一幅工笔细描图,那叼鱼的翠鸟又会是怎样的呢?

2、生自由读3、4两段话,边读边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两段话,你会选择什么词?

3、预生会用动作敏捷,动作迅速、机灵、动作飞快等词来概括。相机板书。

()、联系语境,深入感悟。

1、导入:这两段话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这种感觉,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看看什么地方最让我们能感受到翠鸟的动作之快,边默读边圈圈点点、划划写写;师**指导。

2、读后交流有关语句,预了这样三处:

语句一: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紧扣“疾飞”“一眨眼”深入细致地理解。“疾飞”的“疾”联系语境理解意思,“一眨眼”抓住间之短,突出翠鸟行动之快。

(3)引:同们,再细细读读这句话,你将还能发现两处藏得很深的地方。

(4)抓住“贴着”“轻轻地”,导:为什么这里也让你感觉到翠鸟动作很快?引发生深入思考,体会翠鸟动作之轻盈。结合生的体会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5)小结提升:是的,作者的`观察多么仔细,用词多么准确啊,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句话,细细体会。

语句: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语句三: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导入:同们,这句话非常美妙,如果你用心读,就会读出一段连续会动的画面。

(2)让生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交流:相信大都读出了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预生会抓住“蹬、飞、叼、贴”等动作以及苇秆和水波的动影想象开去。结合想象说话,指导入情入境地读书。

(4)对比参读。出示句子:翠鸟蹬开苇秆,飞过去,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同们,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引导生在对比中领略原句的生动具体,感受表达的贴切。

(5)小结:同们,这就是抓住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三)、移情体验,感受喜爱

1、过渡:多么惹喜爱的翠鸟,难怪我们想捉一只来饲养,但听了老渔翁的话,我们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2、出示渔翁的话。请生自由练读,假如你就是老渔翁,你会怎么说这番话?通过评价促使孩子把话说得亲切、和蔼、又意味深长。

3、引:听了这话,你又有什么想法?(预孩子会朝爱鸟、护鸟方面说开去。)

4、顺势而接:是的,爱鸟,就还它们清静的生活,爱鸟,就还它们自由的生活,爱鸟,就让我们——生接读句子“在翠鸟飞来的候,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四)、内化语言,表达抒怀

1、导:如果每个都这样善待鸟儿,那么做一只翠鸟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现在就让我们变成一只只翠鸟吧!请你向更多的介绍一自己好吗?你可以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介绍,也可以从文中借用适当的语句!

2、生自由练写。

3、写后交流。

本节的是《翠鸟》,重难点是翠鸟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让生通过抓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习,让生体会翠鸟的行动敏捷的特点,并让生联系翠鸟的外貌描写,让生真正体会到翠鸟行动敏捷与翠鸟本身的各部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让生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翠鸟行动敏捷的特点。后的反思:

一、优势:

1、将读与说进行了结合的很完美。

2、配音诵读,把生带入翠鸟捕鱼之快的情景当中。

3、引读,我将翠鸟居住特点、捕鱼特点进行师自述,让生读文本,让生将现实与文本结合,上出一节具有浓厚语文味道的与阅读

、不足:

1、生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今后还需进行探讨。

2、与翠鸟图进行联系生对于翠鸟的各部分特点与翠鸟敏捷的特点并没有准确的勾连上,我觉得让生自己去画,可能效果会更好。

3、生交流的并不深刻,生质疑不多,思路不开阔,可能是预习不到位。希望在今后的中,继续探究小组合作习更好的效果。

《翠鸟》(共2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微点阅读网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翠鸟》范文。

2、《

六单元

1.运用小组合作的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的田园风光。鼓励生关注的发展,增强对、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

难点:感知文体,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13

以《》为载体,以村小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体现“美术、文”融于一体的创新育理念,引领生体会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村生活的美好。享受的生活乐趣。培养生热爱,善于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中充分调动生的习欲望。激发创美热情,组织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文本的细谈、赏析。结合自己生活的环境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再通过作品展评。张扬生个性,使生的综合素质的以全面发展。

1.运用小组合作的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的田园风光。鼓励生关注的发展,增强对、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

难点:感知文体,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准备:1.让生通过习“”,观察,了解

2.绘画工具材料。

3.图片。

间:2

一、创情境,激情导入。

1.师:,不论什么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的风景,不信你听。

2.田园小诗:(屏幕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探究习最美

1.生:交流:你认为小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谈一谈。

2.说说自己的,生活环境,风土情、的变化。田园风格的园(自然环境的优美,花草树木、鸡鸭、小动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健康环保等)

3.揭题:美丽的园。

三、分小组创作

描绘美丽的氛围,创作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园。

1.创作指导:①工具、材料;②创作方式;构图、添加;③方式(蜡笔画、水粉画、剪贴等)

2.生创作、师巡导。(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评

生:介绍画中的新园。(小组中有特色一点的作品)

五、外延伸

更进一步了解,收集有关的资料,写一写张。

后记:会了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

3、《翠鸟》

《语文程标准》在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可见,合作习已经成为《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习方式。

这篇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灵敏神速的动作。

的合作习是以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形美的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生为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习全文,体现本组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生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习中,使每个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中我了两次小组合作习:

一次合作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习,用过的阅读方法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次合作习是让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习,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重难点,使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一、导入:

们,这节我们接着13《翠鸟》,通过上节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组,这节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文。

、指导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么?

生:先把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三、合作

出示合作分工: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集中大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补充。

四、汇报交流:

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五、互相置疑(次合作习)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六、自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自选一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3、以“我最喜欢的鸟”或“保护鸟类”为题写一篇作文。

点评:

1、注意语文工具性与文性的有机结合。

2、三维目标的结合非常好。

3、在小组合作,目标再细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在本次合作式策略研讨活动之中,我有幸作为一名作公开师,在感到荣幸之余,心中有无数的感慨和激动。

从没想过我的会在全区骨干师的培训会上进行研讨,也从没想过能和北京的专一起面对面对的一起交流对语文的认识与策略。不过,我一直在努力,朝着一个优秀的语文师的目标前进,我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机会得到了展示,在作之后,我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这一节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语文的一个提升。

我所作的六册语文十三《翠鸟》,应用合作式的理念,根据生对翠鸟不同角度的喜爱,我把生分成若干个组,在自独自悟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的习所得,展现翠鸟的外形美与机灵。思路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才确定来的,融入的不仅是我自己的经验与理念,还有我研员的思考和指导,虽然不算太成熟,但却大致有了合作式习的基本思路。

在讲完之后,当我还沉浸在整堂的得与失的思考中,北京来的沙莉老师上了《鲸》一,同样是应用的小组合作习策略。一节过后,之前我一直困扰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如何使合作习更有效性,不流于形式,让生真正去讨论,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了对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更加明确小组合作习的目标

如果我能在生合作之前,更加细化分工,也许生在小组活动会效果更好。可以帮助生提出这样的习目标:

(1)我能读,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我能说,说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我能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我会有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用读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果这样定目标,每个层次的生都能找到发言点,小组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小组习的机要善于把握

要使小组习取得更大的效果,师要善于把握合作的机。一般有以几种情况是组织小组合作习的最佳机:

一,当生提出的问题似是而非要组织生辩论或讨论。

,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生的探索欲望,要组织小组讨论。

三、对知识的查缺补漏,小组合作习更有效。比如当生提出:“翠鸟像箭一样飞出去。”能否改成“翠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去”,我如果激起生的次讨论就是最佳的小组合作机。

三、评价是小组合作习的导向。

小组合作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师对生的及反馈性评价,小组内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而我在这节公开中,对这一点做的还甚少。

总之,这节给我了不少的收获,而北京专的指导更给了我质的帮助,如果没听沙莉老师的一节,没聆听徐玲主任的一番话,我想这些经验也许我会从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但那可能是很长间之后,毕竟没有这么鲜活与生动,这么深刻与及。感谢进校,感谢专,希望这样专引领的机会多一些,使我们这些一线的师有更大的进步。

4、小稻秧脱险记

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习,要让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生爱科、用科的意识。

要求:

1.会本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文情感。

重点:

通过生对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过程:

一、复习旧

1.今天我们继续来习《小稻秧脱险记》。首先来检查生字,看同们记住了没有。(出示件)

、初读

过渡:看来生词难不倒大,那我们解决文是没有问题的。有信心吗?

1、自由朗读文。要求: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写小稻秧遇险,一部分写小稻秧脱险。大说说文该怎么分?

三、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生说。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老师呀,也很想读一读,请同们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好吗?(老师范读1、2自然段)

4、生评价。

5、如果生提出建议,师夸奖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有请他读一读。

6.表演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 (老师喊几位举手的同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都懂了,没有懂的同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了头,面的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笑声)

5.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6.理解了这些词语,我相信你们更能读好1、2自然段。想读的'站起来读吧!

四、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件)请同们自由读3、4、5自然段。

1、出示件:喷雾器与杂草的对话(老师读“杂草的话”,生读“喷雾器的话”)

2、分角色朗读,小组进行。老师位指导。

3、检查:两小组上台朗读,生评价。

4、在他们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词语本来不懂意思的,经他们这么一读,现在就懂了的?

生说)

5、还有哪些词你还不明白的?

如果生说到

“警觉”,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帮助理解。

“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大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午有客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师:对了,这就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联系文来理解。

“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站起来。我读文,你们做动作。

(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

---------------------------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纷纷倒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坐好,看哪个同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 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文。

6、同们理解的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会更好!(生读3、4自然段)

7、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出示件)8、齐读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的一开始,你们就提了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答了吗?(生回答)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师:面,请大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生描红,师**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

点击查看更多《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7767.html

热门阅读

  1. 趣味幽默广告词
  2. 祝福有情人的诗句
  3. 有关爱国的诗句或名言
  4. 李白的侠客行赏析
  5. 陶渊明《饮酒》教学案例
  6. 《识字5》优秀教案模板
  7. 结婚标语大全
  8. 青少年交流建设活动演讲稿
  9. 关于泪水与笑声的寓言故事
  10. 三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11. 酒干倘卖无什么故事
  12. 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第1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13.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识字学词学句》的教学设计
  14. 小学生六年级作文:燕子的自述
  15. 小学生课外阅读总结范文
  16. 周游桂林1500字作文
  17. 201年世界地球日短信祝福语大全
  18. 远远地欣赏经典散文
  19. 描写冰雪的诗句大全
  20. 关于毕淑敏经典语录欣赏
  21. 格林童话呆儿子
  22. 加工制作合同通用模板
  23. 大学生管理教育措施论文
  24. 百分数应用题优秀教案
  25. 《第一朵杏花》优秀教案
  26. 迷人的秋随笔
  27.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28. 三八妇女节快乐作文500字范文
  29. 《弹力与摩擦力》教学反思范文
  30. 我熟悉的姐姐作文
  31. 初三物理教研活动总结
  32. 《永远的白衣战士》优秀教学设计
  33. 寒假我搬砖搬了一个月明白了啥散文
  34. 牙齿本领大主题教案分享
  35. 关于60岁生日贺词大全
  36. 重阳节祭奠父亲诗句
  37. 辞狗年迎猪年诗句
  38. 初中优美的句子
  39. 诗歌教学的价值论文
  40. 国庆节送给老师的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1:16:02
本页面最近被 62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上海,TA在页面停留了 18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