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2:30

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学生朗读,找到句子。)

生: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师:关于猫猬兽这堂课,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

生1: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我们全都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是随堂测验。

(相机理解侃侃而谈)

生2: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相机理解目瞪口呆)

生3:关于猫猬兽的一切,还应该得分不成。

生4: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生5:他告诉我们,当时我们中间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

师: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又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

学生交流。

生: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师:怀特森先生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学生交流。

生1: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2: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生3:然而,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生4: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也不要迷信权威。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渎,引起思考。在《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然后抓住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这句话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力图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从一堂课到每堂课,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从而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

文路和教路是为学路服务的,回顾本堂课的教学,考虑到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力求削枝去叶,理清课文的主线,凸显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交流时原本认为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没想到,学生几乎把整篇课文都说到了,交流到最后,就显得有点繁琐,从而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问题在于没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如果问题这样提:关于猫猬兽这堂课,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生会很快找到重点语句品读,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所提问题就是经过修改之后的,这样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会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才能够凸显主体,线条简明。

总之,语文课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这是教学这一课给我最大的启示。

拓展阅读

1、二年级语大的书》

程人民育出版社出版的小二年级语下册的《大的“书”》这篇章的表现形式是人物对话。叙述了川川与爸爸在登山过程中跟地质勘探员交流的见闻,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下面摘录一篇不错的《大的“书”》的与各位小分享。

大的“书”》这篇以对话为线索,将地质的相关知识融入之中,语言中充满了儿童对自然界的奇心与热爱之情。通过习这篇,达到培养生从小关注科、探索自然的科意识。

所以,在《大的“书”》的过程中,侧重于加强指导生朗读,特别要指导生读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从而激起小生对自然科的浓厚兴趣,激起生研究、探索自然的愿望。

比如:

1、叔叔讲到岩石书的用处时:它能告诉们,哪里藏着铁矿,哪里埋着煤矿……省略号代表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宝藏呢?拓展生的维,有的说是石油、有的说是钻石、金子、瓷器等,激发生对自然科的兴趣,同时训练了生口语表达能力。

2、叔叔告诉川川岩石上有图画的句子: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抓住“小鱼”一词理解叔叔开心的心情。平时们看到小鱼,都会很开心,因为小鱼很可爱。今天们在哪里看到小鱼呢?(在岩石上)除了开心的心情,叔叔的心还带着惊奇、感到意外,特别的高兴。

大的“书”》时,除了侧重朗读外,还重视双基训练,有完形填空题、修改句式等练习。特别是填空小练习,效果比较,因为它能帮助接受能力较差的生将刚的知识巩固。

大的“书”》的设计还是满完整的,但在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流畅。对生的评价性语言较少,堂的语言不够精炼。在今后的日子,会加强自身的习,提高自身的水平。在此,十分感谢二年级的们,特别是廖和李,在和业务工作中,她们常常指点,让到知识、积累了经验。

2、北大版小六年级下册《比例》

本堂是在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比例,由于生有了前面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有一定的共性,因此生在整堂维上与前面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堂上讲解完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比例后,想到三角形的底和高生是否也能正确的解答,于是就补充了: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相应的高是不是成比例?为什么?从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在书写数量关系的时候,呈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1、底×高÷2=面积(一定)

2、底×高=面积×2(一定)

堂上出现的这样两种书写方法,到底哪种正确,同比较明显就指出赞同第二种,但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对于为什么材在安排上引入了利用字母表示有了更的理解,起初不太清楚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现在看来,字母的标识其实是能用数语言来判断是不是成比例,只有书写成x×y=k(一定)形式的数量关系的两种量才成比例,这样生在书写数量关系的时候维方法就显得更明确。所以后在做习题“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是不是成比例?为什么?”的时候,就有生写出了这样的数量关系:长﹢宽=周长÷2(一定),因为是长加宽的和一定,而不是积一定,所以不成比例,比原先在理解上有了提高。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圆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是否成比例?为什么?从而让生进一步知道,只有两个变量才会成正比例或比例关系。

通过本节,让知道深入分析材,弄懂材对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能够很的驾驭材,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几分之一》新标小三年级上册数

习这个内容之前,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而这节是研究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考虑到这一点,例题之前,出示了一个准备题:“猴王把一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目的是复习已有的知识,为习新知识做铺垫。实践证明,这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当出示例题时,生就能准确说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这节另一个设计比较的地方是想想做做4分小棒一题。在生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后,请生说说为什么这么拿,并且上台来展示分的过程(其实这里有两种考的方法:一种是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分之后,拿出其中的一份;另一种是先想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6根,然后直接拿出6 根小棒。显然,后一种方法更快。)。通过分法的交流,在进行下面拿出12根小棒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能迅速而准确的拿出来。后,把每个分数和对应的根数列成一个表格,引导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得份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从而使生的维得到拓展。

上完后,听进行了评,让对这节有了新的认识。

1、板书应图并茂,突出重点。

今天,板书的核心内容是三句完整的话。的初衷是通过这些字,帮助生理解本的难点,并能完整的说出几分之一的含义。而事实上,这样做并不生在说几分之一的含义时,就有依赖想,会看着黑板上的字读,没有真正去考。而如果采用“图并茂”的形式的话,只要写出重点的几个字就可以了。 “图并茂”,更能激发生的习兴趣;“只写重点”,能迫使生去考,将黑板上的重要信息连成一句完整的话,有利于习能力的提高。

2、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表扬”、“纠正”、“示”。

对于生的回答要给予明确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调动其他生听的积极性,让每个生养成注意倾听其他生发言的习惯。例如:①表扬:生说得很到位,可以说:“他说得真!谁能象他这样说一说。”②纠正:生说得不正确或不完整时,可以说:“他说得对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③示:如果请了几个生说得都不是很到位,要先示说一遍,然后说:“谁能向这样说一说。”

3、钻研材,充分挖掘材中的资源。

以想想做做1为例。做完4小题填空之后,可以先比较①—④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共同点:都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不同点: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然后说说①②两题的相同点(每份都是1个);再比较③④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 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不同点: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表示每份的分数也不同);后可以问:“你还能发现什么?”(这些分数都是几分之一,每份是1个也可以是几个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用材,用足材吧。

这节带给的启示是丰富的,在总结与中不断前行……

4、《月光曲》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它生动地记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世界名曲《月光奏鸣曲》的传说。人版《用书》第八册关于这一的“建议”中,建议习这篇前将《月光曲》播放一遍,使生初步了解,从而激发生的习欲望。对于这个建议,笔者实在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自始至终,都不宜播放《月光曲》这首曲子,因为播放乐曲只能收到适得其的效果。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动容的莫过于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那“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一声吼,曹军尽皆股栗;二声吼,曹军心生退心;三声吼,夏侯杰肝胆碎裂,于是曹军一齐往西奔走,“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那时候,对张翼德真是敬若天神,特别是那几声大吼,让感觉到山崩地裂般的气势。然而,当看到《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的那一段时,不由得深感失望,电视里的张飞虽然也是“虎须、环眼、蛇矛”,但那三声长吼是如此的低沉压抑、苍白无力,甚至还不如笔者的吼声分贝高。央视“鸿篇巨制”的《三国演义》使心中张飞的“光辉”形象轰然倒塌。明白了,拍得再妙的影像作品怎能替代字之功?

那么,笔者极不赞成在《月光曲》一时播放《月光曲》的原因何在?

一、此情非彼情。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海顿、莫扎特的传统,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并开浪漫派之先河。因为他出色的才华与辉煌的成就,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之倾倒。章中的盲姑娘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贝多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正是出于这种感情,当贝多芬到她的家乡演出之时,她才那么地渴望能亲自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会,她的哥哥才会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门票而深感内疚并为之叹息。可以想象,当贝多芬意外地出现在盲姑娘面前时,她是多么的激动与惊喜,正是这种热烈的情感让她对贝多芬的演奏产生了共鸣。而们的生,特别是四年级的生,除极少数对贝多芬了解一二外,大部分生只是通过堂上对贝多芬一两分钟的介绍才对音乐家有了初步的了解,谈不上对音乐家的尊敬与爱戴,更谈不上什么热烈的情感。缺乏这样的感情基础,就无法对乐曲产生深刻的认识,无法对乐曲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二、此人非彼人。

的叙述来看,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她仅听别人演奏过几遍贝多芬的一首曲子,就能基本上把它弹出来。另外,她从一位陌生人的演奏中,能感觉到弹得熟练、感情深,并且准确地判断出演奏者正是贝多芬。这一切,都说明了盲姑娘具有非凡的音乐素养。正是由于音乐方面深厚的底蕴,让她有能力成为贝多芬的知音。而们的生,除个别儿童外,绝大部分是谈不上什么音乐方面的素养的。当然,没有多少音乐素养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去欣赏音乐,但是,要求生通过乐曲去感受里描写的那种意境,去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怕是勉为其难的。而意图通过变“抽象”为“形象”,让《月光奏鸣曲》成为突破重点与难点的有力武器,也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而已。

《月光曲》这篇,通过作者优美的字叙述,们(哪怕是音盲、盲,只要认真地读或者听别人读)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那如梦幻似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深深的敬仰与爱戴之情——这,正是语言字的魅力所在。想,《月光曲》,“读”才是需要的、有力的武器。

5、六年级下册数《正比例》的

《正比例》正比例的,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正比例是比例的基础。因此在实际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使抽象的数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

中,注意把考贯穿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考、在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提高了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程标准提倡: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解决问题。在本的设计中,本着“以生为主体”的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孩子们自己能的自己,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知识的同时,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维也得到了提高;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3766.html

热门阅读

  1. 带有花的诗句
  2. 引用诗词的段落
  3. 回顾2016展望201优秀作文800字
  4. 幼儿故事小刺猬卖花
  5. 人教科副科长职位的竞聘演讲稿
  6. 关于莫言的命题650字作文
  7. 《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心得体会范文
  8. 戴军名言汇编
  9. 2015年羊年新年祝福语
  10. 2016年经典的周末祝福短信
  11. 庆祝六一的诗歌
  12. 美术教案:小猴过生日
  13. 关于七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14. 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15. 化肥化学农药农膜商品购销合同
  16. 爱之声随笔
  17. 护士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18. 描写春天的古诗3首
  19. 初一学生《弟子规》读后感
  20.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美文
  21. 对每一天尽全力美文摘抄
  22. qq心情说说伤感
  23. 各行各业优秀对联
  24. 财务个人述职报告
  25. 《火烧云》的教学设计模板
  26. 饮料包装有限公司年度的自查报告
  27. 英文新年祝福语
  28. 军训日记900字
  29. 2016年猴年公司贺词
  30. 留恋大学演讲稿
  31. 有你有我也有他杂文随笔
  32. 《九寨沟》教案
  33. 排队中学生演讲稿
  34. 选大王的寓言故事
  35. 十二生肖中羊的故事
  36. 读小王子心得1500字范文
  37. 朋友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38. 人生之忌美文
  39. 学生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
  40. 九月开学广播稿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0 22:51:50
本页面最近被 47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8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