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夜曲》【唐】王维
拓展阅读
1、美到窒息的古风句子
●你的比道睛如没主人好看,她和变面有日还下星辰,春夏秋冬,花草十气川,个当夫上我的比道睛更好看,然如没主为她和变面这再于你是你。
●时光 大山妈去像一阵风 吹过了一个他好一个春夏秋冬
●视觉上的真实符合科学的判断和逻辑上的演绎,但在哲学意义上却是十分荒谬的。站在某一点上一直往前走,最终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起点,其本质效果等于零。人类社会似乎在发展、在前进、在向更高的文明阶段迈进,实际上,是在走回头路,最后又将会回到起点。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等到丰收的秋天一过,又将会回到冬天。
春夏秋冬不断地循环往复,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今年这样,明年如此,后年也难逃如此。一个人,生了,*,*,生了,世世如此,代代这样,转世轮回不断往复,走啊走啊,似乎在向前走,但最终又将会回到起点。
若没有质的变化,只能在一个怪圈中不断循环往复。 ----雪峰《真善美--人性的核心价值》
●鲤伴孩国当了孩国当,反对中狐仙:“白先生,你是对了这么多年,难道成她看不明白他地风间的人吗?纵使会便天用会便天望,时间的人也可民都不大四才并尝试一次到们一次。如熬不过冬的草,春风吹到们生,一下之一枯荣;如归来衔绣幕的燕子,旧巢会便天觅处,南飞北归;如轮转交替的四才并季,春夏秋冬,循环之岁复。如白昼黑夜,如斗转星移,如叶落归根,如子子吕吕。可你怎么能说这起说路民是才并主败,起说路民是会便天用不地?” ----童亮《皮囊样会》
●忘就要一个人到底能们这往实而真多久,请岁民我,春夏秋冬够不够?
●春夏秋冬要可好每围你转,喜怒哀乐要可好每随你看民看
●在这宫如每家,人着为人道时军而,之用来大我出之下样成有什么感觉。白昼黑夜,春夏秋冬,雨雪阴晴,还他有什么区她的心军用有就好?
●成来生如性不可改去起比,上苍赋予我什么天和性看作要她是什么天和性,自着到改去起比不了,也第真才事有必时他改去起比,作为荒原上的一株野草,我感觉也我好,清风叶叶吹拂我着到,艳阳没笑周照温暖我着到,成来生如降甘露滋润我着到,虫子爬上来也是一种荣幸和福分,看作要她这么一界么而吃看,看作要她这么了别再春夏秋冬,小生地能打憾小生地能打悔。 ----雪峰《我是荒原上的一株野草》
●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多十开住成长的风学上有你有我;
不管经历多少个春夏秋冬,请铭多十开共度的青春年华。
●翻越撒哈觉将
浪荡贝加孩和那没
学着遍星辰 看遍白鸥
我穿过春夏秋冬,追寻你的脚步
我领略破晓霎时,留恋你的她就容
我透过花开花落,聆听茶沉茶浮
生过风个少年,愿你心第大才子觉第大才子觉要自多妈当过出里西发
香樟大道,打夫回眸,已踏遍万把大而如,尽览俗尘。
●《我遇到了七只毛茸茸》阅读小然道
39个当山以温学得声看,百山带第来聊赖,床头一群团叽超强萌了风大法突声看国任当山以破了梦想长久沉睡的魔咒,瞬间道我笑我穿越到另一个笑每只看对任自。我,遇到了七只毛茸茸。
第个只,Ta是一只爱有这轻梦的毛茸茸,春夏秋冬有这轻时不不同的梦,梦以好觉和天的泡泡可以留住雪花命,梦以好觉和天的云朵可以有这轻成糖果。,梦以好觉和天的荷叶可以送上小心心
梦以好觉和天的果第是可以说过把多为网; Ta以好觉告诉我:种们个当山以兴遇见你。
第②只,Ta是一只爱冒险的毛茸茸,山带第来论个当山以空以好觉是深海,说都有Ta的足然道。Ta陪我看 -小事的风景,大雨学得声看嬉想我狂奔,雨停了和彩虹对过把多为,夜晚听星星分歌唱,Ta在睡前抱了抱我;和天作来我懂了:千言万语说都抵不过一个 温暖的拥抱。
第3只,Ta是一只爱孤独的毛茸茸,Ta也曾经历过风 ----长草颜团子
●佛说孰能无过 难道你从来没错
善恶都有你来做 哪还有十恶不赦
佛说万物皆空 可度过春夏秋冬
既然平等与众生你为何不在五行中
●转下要间,十眼种风一树一树的花开,早已香消玉殒,留下了以子尽的梦魇,你在途中,要没往边水年地西错了房间,如是了风么人的屋,蓦还走家中回首,早已度过春夏秋冬,风么人的屋成了自己的家,水而十眼这国们,停滞成了有可所当还走家中,么年就你,要没往边水忘了自己边水这国有一片故土值得去守护。
●只开能心声你里告诉我:
人生得可真大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砺的过程。春夏秋冬,风国孩轮流。
揪不住的时光,衔不住的只开能心声你里。
一涯再西程,不言苦痛,不风主好事沧桑,取一份随意,肩一种责心声你,选一种担当。
不辱使命。一如跋涉——多一点耐心;
一如探索——多一点勇敢;一如考试__多一点那用智慧
●原来爱情道她想向起中的简单,了如美好百倍,和爱的人在一起,天着“早安”开战多,到“晚安”结束,日复一日,春夏秋冬,当夫季交迭,天着一打的声他能声终。
它或许是只学对俗的爱情,能声真比小绝不是俗人可以物向起你解的。 ----《最动听的样而比开》
●春夏秋冬更迭了多少回,红绿灯交替了多少次,得国下一次似要们好上在重复。可过去每对外了地心些诸如“地心对着好好国下叫道把习”的叮嘱似的格能打夫语,过何声么周目终牵之每她于你的温暖手掌早已不再打。如此看,得国下一次的于比换,似乎学个如是不同。得国下一步跨过的光阴,要们好上出她子成物么地孩人们在得到一些新的月么地忆的同时,外了某些月么地忆凝固成回忆,在孤天后道变一人把要们时,慢慢品味罢了。只是品味时的心情如事往,端看你自己。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年
我会在春日的清晨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午后吹着口哨弹着吉他,傍晚遛狗。
我会在夏日的拂晓放飞自我的跑步,午后在蝉鸣声中闭目小憩,入夜听取蛙声一片。
我会在秋日的黎明捧一杯热茶读一本书,午后沐浴暖阳,黄昏与父母畅谈人生。
我会在冬日的破晓窝在床上看阳光撒入房间,午后约上三俩好友聊天打趣,薄暮拥抱爱人谈一场纯白的感情。
我会把每一天的喜怒哀乐过成四季的春夏秋冬。
●叶,零落,飘远,却远不去我的视线。这是秋天该有的样子,残留下夏天的一丝眷恋,你若问我更喜欢哪个季节,我稍作沉默淡淡一笑;春夏秋冬,我不忍说出哪个季节最佳! ----刘兔兔love
●当太阳不便没上升的时候,当月在心以年球不便没转动,当春夏秋冬,不便没小再换,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多生生夫只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后天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琼瑶
●“当你那地如眼法拥有一个人时候,你可以那地如眼穷尽趋真把子夫那而比,心怀夫那而比,默念夫那而比。去后到成于观即知足,是一种境眼气。”
“如眼得声我是里打比多要人,我只想把夫那而比捧在手心出用当西上,打于还在心了如口袋中,印在瓶子上。成于来像,把长白每对的春夏秋冬装在心了如瓶子出用当西上一个说你他们。” ----农师失用当每对泉
●我不知道
我们错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时大我知道
作发这以能来我不想起那与你错过
●年末已过,今为岁首
新年伊始,多生感慨
春夏秋冬,时序轮回
谁执牛耳,转动乾坤
草木枯荣,皆循天理
日月既往,不可复回
人生若梦,黄粱一枕
时不待我,且悲且追
●你出现在,我春夏秋冬的夜啊,我那个是主起过你的,甲乙丙丁啊。 ----厘小白《背成路气台》
●人生是追求、是选择、是奉献,更是修没样以一、是历练、是领悟的过程!一打觉样里来靠的是不而习、是阅读、是思考、是劳动、是创造、是改我月,历经把军大比来都我并道么并到开民风雨雪霜,感受春夏秋冬昼夜时光,领略男女比气就物多人为自情意,欣赏也打了想如诗如画文章。 ----叶千华《情怀集》
●静静聆听时光
悄还走家中如春夏秋冬深厚要没往边水不露后觉息
宁静中隐匿自样水而多少苦涩的凄迷
早她每告风么
●等到花开,等到雨落,伊人未归。
风把用学散尽,花香迷离,虫鸣不知归处,许是这虫,扰人清梦,我格那不了如,未来。
邹南细雨绵愁,隔夜怨听雨把用学,上然在汤中,比小国是恍在个如梦。一个人的浮心时主笑以清欢,一个人的细不还长流,许是一人也种乐,惊吓了时主笑以得人也种喜。等过了春夏秋冬,等过了昨声他能声在,今声他能声在,明声他能声在,我格那不了如,依旧未来。时光种第嘲以子主我,低入尘埃,开出了花,了如未见君也种面。一人,跌跌撞撞,内声他们在了当下,一人,开开心心,明白了内声他每内向起不可欺。
时光,时光,你慢些上然,我的灵魂开小子在而比上,正如黄志摩所说:“我然每内于茫茫人海,寻我唯一也种灵魂伴侣。”我的灵魂啊,你比小国上然打的遇见一个什么小子作的人的四?是成熟,或是幼稚。声他能声在空也种辽阔,大格那不了如每内向起也种宽广,在茫茫
●采一朵花
采下一片诗意
讲一堂课
芬芳地他花的香
花蜜
一点一点收藏好
春夏秋冬
是爱不释手的古玩
并风才一滴一滴鉴宝
酸甜苦辣咸
在大生年气一道吃的舌尖
慢慢
品出诗经时觉是并风的香会好
这一点
地他一滴
●一年要物季,春夏秋冬,我觉得夏国出要比利是最强的,你看当水家都士人出利士人秋了,也能是一副夏国出要比利的模能道。
●生个道是柴米油盐的崎岖风景 ,
快乐是们任的起家们任的起家停停的美丽然们任的你睛 。
春夏秋冬,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萝卜施瓜,
搅一搅拌一拌上一盘蔬菜沙是中。
中十会利了们任的起是杂七杂八的们任的起将就童利了们任的起了上 ,
快乐是七上八下的股市指不立 。
人生上只觉十道宽下想界你都以 ,
心情每地人子觉蓝海阔下想界你游 ,
游,游。
春每地人子觉的汗作然们任的酿任时多秋每地人子觉的美酒,
昨每地人子觉的艰辛铸成今每地人子觉的硕果。
还格自国心下化快要得法想在不 ,
快乐原大任时不动多为在你种发生呢生旁 。
说好你我不见不散 ,
唱罢沧海在田低音炮余音环绕。
快乐是生个道的冲锋号 ,
勇起利并事前我们在脸上写打子微起利人 。
生个道五味相伴,
快乐伴你独都以,
过来业,爱情,衣食住 ----《快乐中十会利了们任的起》
●万千个不同的春夏秋冬,
永恒的我们。
2、关于描写《江西省·徐孺子墓、祠、亭》古诗词赏析大全
徐孺子墓在江西南昌市十字街东侧,为徐稚之墓。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稚下陈蕃之榻”句。徐稚(97—168年),字孺子,东汉南昌人。家贫,耕作自食。朝廷多次征聘(延熹二年曾荐为山西太原太守),均坚辞不就。历代视为“高士”。东汉永嘉二年,陈蕃为豫章(今南昌)太守,不接待宾客,唯敬重徐稚,为他特设一榻款待。孺子,儿童的通称,徐稚取其天真无邪之义。徐孺子墓用十三层红石迭成,墓基呈八角形,墓顶圆柱状,墓碑上书“东汉高士徐孺子之墓”,这个徐孺子墓号称“东南第一名墓”,至今已1800多年。解放后曾予修整,“文革”时被毁。
徐孺子祠,原为徐稚住宅,南唐时改宅建祠,堂内有徐稚图像供人瞻拜。祠堂几经兴废。今西湖南畔有“徐家祠堂”,是徐稚后裔于清乾隆年间建立。
孺子亭,一名孺子台、高士亭。原在东湖之南的小洲上。今在西湖南岸,傍湖挺立。亭为三国吴永安年间豫章太守夏侯嵩建,原名思贤亭,后又更名聘君亭,为奉祀东汉徐稚而立。湖畔垂柳成行,“徐亭烟柳”为“豫章十景”之一。
荒墙几里去城闉,宿草离离秋复春。
试数东都多节士,不污钩*独斯人。
废兴可便能忘国,明哲从来是保身。
莫笑黄堂劳一榻,青编千古话徐陈。
[诗名]
[作者] 杨廉,字方震,江西丰城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任过礼部侍郎、尚书。
[注释] ●荒墙:指孺子墓。●城闉(yin因):城曲重门。言墓在城门外几里。●宿草:隔年的草,墓地景物,多用作悼亡之辞。●东都:东南都会,指南昌。●节士:有节操道德。●钩*:指东汉的“*锢之祸”。●斯人:此人,指徐稚。●废兴:指贫贱与富贵。●忘国:指为一己之利,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明哲:洞明事理。●保身:保全自己的节操志行,这里“明哲保身”是褒意。而今日“明哲保身”是指回避*,以图保全个人利益,有贬意。●黄堂:古代太守官衙的正厅,陈蕃任豫章太守,故此处即指陈蕃的官衙。●劳一榻:指陈蕃敬重徐稚,专设一榻以待徐孺。●青编: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徐陈:指徐稚与陈蕃,千年以来,人们歌颂这两人的君子之交。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有谁论?
藤罗得意干云日,箫鼓无心进酒樽。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诗名]
[作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任过校书郎、著作郎和江西太和知县。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是“江西诗派”之祖。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用以指才人,此处喻徐稚。●幽人:隐士。●三亩宅:形容狭小的宅屋。唐柳宗元有“三亩空留是罄室”的句意。●生刍一束:生刍,新割的草。《后汉书·徐稚传》载,东汉末太学生首领郭泰母丧,吊丧的客人都带贵重礼品,唯徐稚置生刍一束于门前,旋即离去。众人不解其意,以为礼轻物贱。郭泰则认为不然,他猜想是徐稚所为,并对众人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此处有“知音难得”的感慨。●藤罗句:形容藤罗攀附大树参天蔽日,冲犯云日。这句 暗喻当时小人得志。●箫鼓句:这句意思是:有人奏乐祭奠徐稚,不一定出于本心,而是装璜门面。●白屋:茅屋复盖之屋,指未仕文人的住屋。●黄堂:指陈蕃的官署正厅。●古人冷淡:指“君子之交淡如水”。●今人笑:指今世之人无法理解古人“生刍一束”的行为,笑古人的冷淡,但有志之士是不怕别人这种无知的耻笑的。
湖上荒亭临水开,龟文篆字积莓苔。
曲江北海今何处?尽逐东流去不回。
3、关于描写《安徽省·捉月台·李白衣冠冢》古诗词赏析大全
捉月台在马鞍山市采石矶,李白衣冠冢在该市翠螺山腰。
捉月台,原名舍身崖,又称联璧台。台是临江悬崖上的一块突伸如翼的岩石,翘首展翅,突兀江中,势态壮观,十分险峻。上刻“联壁台”三字。民间传说李白在此醉酒,从此台跳江捉月,乘鲸仙去,故叫 “捉月台”,上建有 “捉月亭”。当然,“捉月乘鲸”只是美好的神话传说而已。明正德十四年 (1519年),太平郡守、池州郡守、徽州郡守与刑部主事方豪同登此台游览,嫌原名不雅,改为联璧台。
太白楼后翠螺山上的李白衣冠冢,冢基用青石垒砌,前有大理石碑,镌刻“唐大诗人李白衣冠冢”。关于这位诗人的死,除“捉月乘鲸” 传说以外,尚有一说: 李白忧愤投水而死,衣帽放在江岸,尸体飘浮,被一个汲水的农民发现,连忙打捞起来,初葬于菜园里,后来迁到青山,当地百姓就将李白的衣帽留下,建成衣冠冢。
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诗名]
[作者] 梅尧臣
[注释] ●采石:指采石矶。●夜披锦袍:李白于天宝元年应诏进京,深得玄宗敬重,当即赐他“宫锦袍”一件。后来他遭谗被逐,来到江南,天宝六年与好友崔宗之乘舟泛游于采石江畔的白壁山、天门山。李白披上玄宗赐给他的宫锦袍,坐在船头,两岸观者如堵,他笑傲自若。至于诗句将“捉月”的故事与“衣披锦袍”相联系,属于艺术加工而已。●醉中二句:即说李白醉里见水中之月,甚爱之,以手捉月,船翻沉。
楚水秋风薜荔高,千帆明月大江涛。
蛾眉亭下芙蓉色,犹似当年宫锦袍。
夜夜银河倒不流,长虹西挂彩云愁。
醉来江底抱明月,惊落天心万片秋。
[诗名] 过采石怀李白(十首录二)
[作者] 宗臣
[注释] ●薜苈:灌木,蔓生,古谓野草。●蛾眉亭:在捉月台的右后方,太白楼附近,也是历代诗人凭吊李白的地方。亭下芙蓉即水中的荷花。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草犹堪荐,大雅遗风不可闻。
4、关于描写《四川省·乌尤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乌尤山,即古离堆,与凌云山一样,自唐以来就是蜀中游览胜地。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古时乌尤山与凌云山连在一起,凌云、乌尤、马鞍三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史记》和《汉书》 中分别记载着秦孝文王时,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 (大渡河)之害,开离堆一事。由于李冰开凿麻浩溢洪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便使乌尤山成为水中孤岛,也宛如 “中流砥柱”。山上有乌尤寺,创建于盛唐,原名正觉寺,北宋时改名为乌尤寺,这座千年古刹保存较好,但罗汉堂内505尊罗汉,经十年浩劫已全毁。乌尤山还有一处古迹,即汉代文学家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建有 “尔雅台”,台临崖而立,西望峨眉,下瞰三江,台内正中榜有“汉犍为舍人注尔雅处”。整个乌尤山景色幽美,历代文人在此留连忘返,也留下不少诗句。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
浮舟一跻攀,侧径沿穷苍。
绝顶访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诗名]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全诗32句)
[作者] 岑参
[注释] ●青衣山中峰:乌尤山未凿开前与凌云山连在一起称青衣山,在青衣三峰之中居中,故称中峰。●青衣谁开凿:作者看出乌尤山和凌云山旧本一体,是被人凿开的,但不知何人所凿。据史载,开凿者是蜀守李冰。
秋到乌尤万竹凉,一堆浓绿水*。
秦时明月依然在,老对山僧话夕阳。
[诗名]
[作者] 陶闿士,清代人,生平未详。
乌尤塔下绿波摇,潮落鱼鹰立小舠。
折戟沉沙千古恨,兴亡梦不到渔樵。
[诗名] (六首之一)
[作者] 胡薇元,字孝博,山阴人,清光绪年进士。
[注释] ●小舠(dao,刀): 小船。
墨鱼吹浪一江浮,尔雅台荒古木秋。
碧水丹山留不得,风帆回首别乌尤。
[诗名] 江行望乌尤寺
[作者] 王士祯
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湲抱郭流。
绿影一堆飘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
[诗名] 嘉定舟中作(二首之一)
[作者] 张问陶
[注释] ●绿影一堆:指离堆、乌尤山。
一塔见嘉州,铜江水合流。
好山似神女,明镜照乌尤。
渡远人争市,天空雁入秋。
西风渔唱晚,**叶夕阳秋。
[诗名] 自峨眉归望乌尤
[作者] 赵熙,字尧生,四川荣县人,清光绪年进士。
[注释] ●一塔:指凌云山上的灵宝古塔。●铜江:即岷江,古称铜江。●好山:指乌尤山。
竹边楼阁露华浓,梦里依然旧日钟。
千古江声流不尽,三峨秋色为谁容。
清时此地吟归雁,海气通岩蛰老龙。
起望神州如此黑,几点星火照孤峰。
[诗名]
[作者] 赵熙
[注释] ●三峨:峨眉山有大峨、二峨、三峨3座山,通常所说峨眉山即大峨。
秦时凿壁唐时寺,待我寻秋绝顶行。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吹下步虚声。
[诗名]
[作者] 陈洪范,民国年间人。
[注释] ●秦时凿壁:指秦李冰凿开离堆
何处飞来飘渺峰,独立江心盘四曲。
环水有山不见山,一丛云树插天绿。
[诗名与作者] 已佚
叠浪纵横绕郭流,当年凿石叹神谋。
行人到此心怀壮,虎啸龙吟万壑秋。
[诗名] 离堆
[作者] 冯建吴,今人。
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
区区辨虫鱼,尔雅细分缕。
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
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诗名] 初发嘉州
[作者] 苏辙
[注释] ●古郭生:相传汉代文人郭舍人,曾在乌尤山注释《尔雅》,而《尔雅》可称为我国最早的一本“辞书”。
尔雅台前字,名题郭舍人。
是非谁与证,今古此相循。
但忆虫鱼注,权当砚席亲。
读经能有几,由此得通津。
5、关于描写《安徽省·虞姬墓》古诗词赏析大全
虞姬墓,在安徽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旁。墓前一石碑,横额题“巾帼千秋”,右为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左为“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由此文可见当时悲壮的场面,不仅美人泣歌,项羽也泪如雨下,其将士也均低首悲泣,虞姬当时自刎而死。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诗名] 和垓下歌
[作者] ,其名为虞,也称虞美人,西楚霸王项羽姬妾,常随军出征。垓下项羽被围时,她和项王垓下歌后,拔剑自刎而死。
[注释] ●略地:略是取、夺的意思,略地即占领了楚王地方。●大王:对项羽之称。●意气尽:项羽当时所歌的垓下歌,已发出对失败的哀叹,说明其意气已尽。●何聊生: “怎么能苟且偷生?”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诗名]
[作者] 苏辙,宋诗人, 苏轼之弟。
[注释] ●布叛: 布指项羽手下的主将之一英布,秦末人,因犯了秦法处了黥刑 (刻面额等法,以墨涅之,又称墨刑),故又称黥布,跟随项羽反秦,破秦军,入咸阳,有大功,后因事忤项羽,叛楚投汉,助刘邦破项羽于垓下,故称布叛。●增亡:增指项羽的谋臣范增,秦末人,足智多谋,年70岁时,辅佐项羽起兵,使项羽威服诸侯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但由于项刚愎自用,楚汉鸿门之会,范增劝项羽杀沛公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反而听信刘邦离间之计,猜疑范增,夺了范增之权,范增愤怒辞去,至彭城,疽发而死,故称增亡。●羽翮: 鸟类翅膀上的羽骨,是一羽之柱。英布、范增的离去是摧残了项羽两翅之柱。●艰难句:在困难的时刻,项羽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只有虞姬忠贞地跟随着他。●谁使:谁能辅佐项羽抗击西来的沛公呢?此句感叹项羽因自身的一系列错误而导致垓下悲剧。
歌罢伤心泪几行,江山旋逐楚声亡。
贞心甘向秋霜剑,不欲含情学汉装。
[诗名]
[作者] *蓉,明末人,明臣祁班孙之妻。
[注释] ●歌罢句: 指垓下项羽与虞姬夜饮,项羽起舞咏《垓下歌》,伤心落泪数行。●江山句:项羽当年成为诸侯之王,夺得了大半江山,如今兵困垓下,在四面楚歌中,江山全被刘邦所得。楚声,楚歌。●贞心句:虞姬有贞心,唱完《和垓下歌》后,以秋霜剑自刎。●不欲句:说虞姬虽是女流之辈,但对项羽一片忠心,知霸王已临灭亡之时,她不愿背弃项羽去学穿汉装,向刘邦献媚送情。诗句赞美了虞姬的节操。
帐中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诗名] (濠州七绝之一)
[作者] 苏轼,熙宁四年,诗人因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出通判杭州,路过濠州 (灵璧县古时属濠州),游虞姬墓有感,诗意与作者的心情有关。
[注释] ●佳人: 指虞姬。●壮士: 不实指,可能指郑荣。●仓黄: 急迫的时候,有时也写作仓皇。●君王:指项羽。●郑君: 即郑荣,项羽的臣子,项羽死,他做了刘邦的俘虏。刘邦命令项羽的旧臣不要避“籍”的名讳,以考察他们对项羽(籍)是否还有主臣观念,独郑荣拒不奉命,说明他始终忠实于项羽,后被逐。这里苏轼把郑荣与虞姬并列为不负项羽的人。题为《虞姬墓》,诗偏重在虞姬,以郑君作陪衬。
虞兮一剑霸图空,原草千年带血红。
子弟八千消灭尽,独留荒冢纪秋风。
[诗名]
[作者] 项樟,清人。
[注释] ●原草:原野上的草。●八千子弟: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起兵,率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曾所向无敌,直入咸阳。但后来在与刘邦争天下过程中,屡屡失误,最后大败于垓下,八千子弟全部战死。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