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释
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3.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4.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5.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翻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拓展阅读
1、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自从我来到了红枫小学,就和古诗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天早上我来到学校,都会听到广播里在念古诗。有的同学听的津津有味,有的同学边听边读,可认真啦!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古诗,它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事实上的确如此,现在每天都反反复复的读几首诗,时间一长意思也懂了。你瞧,现在广播里正在放这首古诗:《春风》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这是一首多么脍炙人口的诗呀!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诗题是春风,吟的也是春风,但托意深刻含蓄。春风最先吹开了皇家花园中的梅花,接着陆续吹开了樱花、杏花、桃花、梨花。最后,荒僻乡村里的荠花、榆荚也开花了,荠花、榆荚兴奋的说,这春风是为我们开花而来的。这首诗表面上吟春天,春风又隐喻皇恩,实际是抨击朝廷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王驾写的《雨情》于谦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景,颇具幽默意味。
古诗文是我们名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古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现在我们每天都会读古诗,每天都会沉浸在古诗文的海洋里,使我们在古诗文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所以我要说:“古诗伴我行,快乐在诗中。”
2、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这首歌,是我最喜欢一首歌,虽然我不敢保证我以后还会很喜欢,但起码我现在很喜欢。歌手是从自己的青春中有感而写的,是发自肺腑的,感觉就是在写我们青春追求的青春时的过程,都是息流不停的。不仅写出了自己,还反射出了很多人的追梦过程。
开始就从作者进入青春期时,对爱情的憧憬,但是却还处于小孩子的那种情绪,想尝试爱情并与她交往,但却没有勇气,怕她会拒绝自己,使自己没有面子,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最怕丢人现眼。他最后还是觉得,自己还小,还有梦想和美好的未来,还有一切一切的应付在等待着他,他还是在女孩和梦想中抉择,最后,他选择了梦想,放弃了女孩。
梦想的旅程着实充满了挫折与坎坷,未来在遥远的地方,有些人选择了坚持,而又有这人选择了放弃。而坚持的人就在旅程里守望着春天,他们相信春天幸福温暖的曙光会照在他们的身上,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啊,努力奋斗吧,在我们的青春里,努力拼搏吧!青春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一去不复返,只剩下现在我们的一事无成,在人生最精彩最辉煌的时候凋谢,就像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只是在人间走了一遭,没有人会记得。
时间飞逝,白骏过隙,曾经经历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曾经在追逐梦想的少年,羡慕能回家的燕子,各自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渐渐远行,未来暂时在那里平凡,只有靠我们的汗水与努力浇灌,才会开出不平凡的花,放出最灿烂的光芒。想念着当年一起追梦的人,想知道他们到底在何方,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了么?想念家人与那些伙伴,现在又是什么模样?如果没有实现的梦想现在就只能祭奠了吗?不,不会的,梦想的旅程我们还来没有走完,希望那些没有实现的不要仅仅靠怀念来祭奠,应该继续努力,抬头看看满天的星星,追求梦想时陪伴我们的那一颗星星,那群人,还记得这里曾经追梦的人和追梦的事么?如果你还在青春,祝福你,我最亲爱的追梦人们。
我们也和歌手一样,正在追梦的旅途上,虽然说有太多的挫折和阻碍。时不时还会崴到脚,痛个十天半个月,但更多的人会坚持,会努力,会更加坚强的去奋斗。
是啊,一个人的青春难得几回拼搏,更难得在追求梦想是拼搏奋斗,想着未来傻傻地憧憬,不会付出实际的努力和行动,只有白痴才会这么做,珍惜吧,青春没有多久的时间,趁我们还年轻,有热血,有冲劲,在青春中梦想上,努力拼搏吧!
在追梦的过程中,再不努力,可就晚了,我最亲爱的同学们!
3、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翻译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注释解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诗文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