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的鉴赏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2.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
喇叭和唢呐,
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
又吹伤了那一家,
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解说]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拓展阅读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读后感600字
诗词,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一个多么浪漫的世界!
暑假期间,我读了很多课外书,但对诗词情有独钟的我,最爱看的就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了。这本书虽然只有70首古诗,但却让我爱不释手。每天我都会诵读几首古诗,诵读的过程对我来说作用很大。一来可以增长有关于古诗的知识,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有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我便想方设法向别人讨教。我畅游在诗词的王国中,渐渐地,我发现了其中的无穷无尽的魅力。闭上眼,抛开现代的一切,任由我的思维把我带到了古代……
我看见了思乡的游人正在对月感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谁,把无尽的牵挂和不舍送给了友人?茫茫大漠中,一轮明月折射出了太多的感情,“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的苦楚,又有几人能领会?不知不觉中,我又来到美丽的田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那莲叶该有多么碧绿,荷花该有多么红艳啊,我也深深陶醉其中了。盛夏的荷花虽美,但晚秋的残荷也别有一番风味,“留得枯荷听雨声”不正是它的美丽所在吗?
我在诗意的世界中思考着,低吟着,我已经被诗词深深吸引了。我感受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嘲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凄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我在诗词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小插曲。那天,我和好朋友一起出门玩了一整天,回到家后,爸爸阴沉着脸说:“今天没学习吧,从小不读书,长大有你后悔的呢!”我听了,立即回道:“爸爸,您说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吧!”“你这孩子,除了贫嘴还会什么!”我顿了顿,答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说完,一溜烟跑开了。我现在回想起爸爸当时听了之后的表情,还会忍俊不禁。
诗词,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一个道不尽的故事。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读更多的诗词,让我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的享受它给我带来的喜悦!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读后感550字
这本书让我渐渐喜欢上了古诗词。古诗词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我们离不了它。
古诗词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如古时的“跑”也叫“走”;“年终”叫“卒岁”;“足下”是对人的敬称;“镟”是指“石制的箭头”;而“祖龙”是指“秦始皇”……
古诗词中情意的魅力最大。情意是古诗词中的主要精髓,是最能反映诗美的。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景色,但对读者来说,不仅是通过诗人的眼睛看见了船只远去、江水奔流的景象,还看见了一个伫立江边,目送朋友出发远去而自己久久不愿离开的诗人形象,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人的深挚友情以及与友人告别的愁绪。
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含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中的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还有,《游园不值》中最后两句千古名句,既有诗情画意,又写信哲理:一切美好事物的发展都是阻拦不住的。
当然,古诗词还有许多其他的“魅力”,说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是古诗词打开了我诗词思想的大门,这本书也是我的启蒙老师。读了这本书,我充分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我爱古诗词!
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读后感800字
当漫长的岁月,只能用笔纪念时,那都已成为了过去。自古以来,众多的才人不知作了多少首精美绝伦的古诗词,而现在却只能当做考察历史的线索,这些线索不仅给了我们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感受有多少快乐与惆怅用来挥洒,还成为了我国文学的另一种造诣,可以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兴趣。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是集合了各朝各代文学的精华;同时也可以说事各朝各代问学的代表。古诗词虽不是文学的骨干,也却在文学界占有一定地位和享誉。不仅可以从该书中体会到诗词当时所要抒发的情感,还能了解诗文背景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史事。
古诗词通常被称为“唐诗”“宋词”,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一种形式,写诗的才人被称为“诗人”,诗繁荣于唐朝,中国诗词至唐朝发展到最高峰,现存五万多首唐诗,流派各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宋词的宋朝文学的一种形式,作词的才人被称为“词人”,词繁荣于宋朝,中国词至宋代发展到最高峰。词不想诗一样格式严谨,但却同样具有强烈的*力。
古诗最富盛名的当属“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静夜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每句短短五字,可其中所要表达的都显得淋漓尽致,感情分量也毫不逊色,但对于一向写奇特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语言清新自然的李白,或许太过别致了。第一句的“明月”给人一种很好,浪漫的感觉,而后的“霜”字,把明月洒下来的光而来比喻,而且格式前后一致,个人一种美感与舒适感。第三局的“举头”与“低头”一反一正,动作也抒发了情感,可谓笔扫千军,“望”与“思”用字十分精妙,把李白的思乡情衬托的更为形象。第三局的“明月”更像是一种思乡的寄托。古诗并非好写,主题要明确,格式要严谨,用字要精妙,感情要充沛。
古诗最让我感慨的就只有李清照了,她是宋代可以和第一流作家抗衡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词作派死“婉约派”。她的《夏日绝句》,读得荡气回肠,看得慷慨激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制组合,不是级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问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指令**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纤弱无骨之手,娇弱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毅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中华五千年,各朝各代,不知作了多少首古诗词乃至于今,大到国级民生,小到个人生活中的一切遭际,这些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浓是淡,它们都体现出了内容的充实、感情充沛的共同点。忘了生命都不能忘了古代祖先们的文化精髓。
不忘国本,铭记诗词,千年不忘,中国辉煌!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读后感600字
翻开泛*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抹不掉的墨香,使人坠入中华历史的长河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的嘱托。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够得到朝廷赏识,为国家为百姓尽心尽力,这是他的抱负。为国家收复失地,是朝廷一统中原,这是他的理想。可昏庸南宋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是他的愿望落空了,至死也未能实现。但他仍然坚持:终有一天,一定会有人收复失地,完成他一生都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但是他的爱国炽热之心永存,并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读完李绅的两首《悯农》心仿佛成了被扔进了石子的海洋,泛起一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在几千年前,那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千千万万的农民始终在土地辛勤的耕耘,即使日光灼烧着他们粗糙的皮肤,即使风霜刺入他们单薄的身躯。这就是劳累的农民,就算在五谷丰登等的时节里,也只能靠着少儿又少的粮食勉强度日,甚至有随时被饿死的危险,而没有为粮食种植付出一点点力气的达官贵人们却能收获到享用不尽的甚至可以肆意浪费的粮食。这怎能不令人心痛?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读了王冕的《墨梅》给我带来的是我精神上的反思。王冕年幼丧父,家境贫寒,却掩盖不住他对知识的渴望。王冕白天放牛作画,晚上到附近佛寺的长明灯下读书。长大后的他,一身正气。一首《墨梅》将他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襟,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样的王冕,无论是他的艰苦求学,无论是他的高尚情操,无论是他淡泊明丽*襟,还是坚贞纯洁的操守,都值得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学习、借鉴和效仿。
读《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我在《凉州词》中领略战争的残酷,在《送元二使安西》感受友谊的真挚,在《静夜思》中感叹思乡的情怀,在《望天门山》中见识山间美景,在这里,我带自己的感悟,走进诗人的内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