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一、激情导入:
1.播放录像,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令中国人永世难忘的卢沟桥事变时的战斗片段。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卢沟桥烽火》,重温历史。(板书)
二、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课文是如何通过有条有理的描写体现了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精神的?找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谈感受。
①学生合作学习,老师指导。
②交流,老师板书。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③指导朗读。
2、我们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对中国守军充满了钦佩。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呢?
(1)出示句子,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分析归类,指导朗读。
(2)除了这点,文章中还有许多类似之处,现在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出来吧!出示课件,学生两人合作填表格。
学生交流。
(3)小结:正如巴金老先生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到,他是用作品表达他的情感,作者也是在通过作品表达他的情感,我们以后也应该把这种方法用到写作中。
3、过渡,引读7、8小节:
(1)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学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位置可调换吗?为什么用3个感叹号?出示地图。
(4)指导朗读。
三、拓展提升,深化中心:
(过渡)……如今,卢沟桥的枪声距离我们已经72年了,老师想问,我们能忘记那时的枪声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渗透爱国情感。(介绍日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卑鄙行为)
四、教师总结:
我们不能忘记国耻,要牢记落后就要*,要牢记团结才会发展,发展才能强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也战胜了08年的大雪、地震,北京奥运会更是让全世界人称赞。所以,我们要牢记——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五、板书:
(1937.7.7)
日 蓄意挑衅 我
(败逃) 七七事变 (胜利)
军 奋力还击 军
拓展阅读
1、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课文
对初中学生上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与学习,班里有一个叫小强的男孩性格怪异,不用理他。我没有太在意她的话,上课时,观察发现他不爱说话,经常听讲心不在焉的样子。听讲效果差,成绩也比较差。为了提醒他上课注意听讲,在他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时,我会突然叫他回答刚讲的问题,他很不在乎的站起来说:“不知道!”我很生气,但没表现出来,只是提醒他说,上课要认真听讲,精神集中,然后让他坐下。这样的情形一个星期好几次,屡说屡犯,下课找其谈话,聊天,当时会很有效果,但不出一天,他又会出现上课不听讲的现象。有一次上课,他翘着二郎腿,斜坐在椅子上,我提醒他说:“小强,坐好啦!”没想到他突然说:“我这样坐碍着你什么事啦?”我对他的反应很意外。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当时没理会他。后来,他的情绪波动较大,对同学时而友好,时而生硬。有时会因老师的一句批评与老师顶撞。
不成功的反思,当时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关心他,关注他,和他谈话,从正面做思想工作,加以引导。经过一学期的教育,他没有根本好转,学习成绩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最初对他犯的错误,在教育方式主只做思想工作,有时采取原谅的态度,降低要求。如何教育才能使他有进步?我通过反思认识到:
1、对这样的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与他们相处距离要适当。
2、以往发现不了问题,现在能发现问题,但苦于自己的经验不足,有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或找的时机不对。
3、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要形式多样化,不要单一的做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挖苦讽刺甚至打骂学生,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因为学生从小就听家人和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也懂道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老师一味说服教育,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们没有因此承但任何后果。对那多次屡数不改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为了让他警醒,可以给予一定的处分,让他知道他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2、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课文
完成了本周的教学活动,下面就来反思一下这周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是发现的闪光点,第一点就是]www.**[认识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学活动上的调整和改造;第二点就是活动的连贯程度上,一开始讲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准备的活动跳跃性太大,学生很难跟上课堂的节奏;到现在可以根据上课期间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第三点就是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的老师教学过程整个班级的氛围都很和谐,并且活动都很生动、接近实际、并且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自己的课堂上,课堂氛围就很沉闷,几乎没有学生主动的回答问题,在最近的课件设计以及课堂的安排中,我也尝试加入了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主动发言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一点也有了进步,当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尝试与改进。
其次是不足之处,第一点对于课堂上时间的把握程度,在认识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有一些进步,但是在讲解习题以及语法点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时间就控制的不好,有时候还会导致拖堂。第二点就是分层次教学,这个问题是短时间内很需要提高的一个能力,学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大不相同,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所有同学都教一样的知识,可能会导致好的学生学的知识太简单,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理解不了的情况,所以我要加紧对自己这一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分层次的进行教学。最后就是独立自主性,由于有指导老师的原因,再做完课件后,会有老师进行检查,有的地方就做的马马虎虎,经常发现一些小错误。虽然这周有很大的进步,在下面的时间我要争取自己完成课件,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每一天都有一定的收获,相信在结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3、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课文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一个月里不断的忙碌,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有过很多的困惑,但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和幸福。
在本月的最后的一周时间里,学校进行了第三次网络联考,联考成绩是令人满意的,我知道,这离不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付出。就像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知道语文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语文课堂也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沃土,所以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双向的活动,需要学生与老师之间共同努力、配合,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其他的目标。
通过对近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分析,还是在某些方面发现了自己不足,所以我想将此次考试作为近期工作的一个节点,认真梳理一下近期的教学活动及对自己教育的反思,希望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中不断前行、进步。
1、比起线下教学,网课其实对于学生反馈学习成果来说,不是很方便,但是能克服。就像以前提到的古诗词背诵,线下检查的效率一定会高于线上检查,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抽出五分钟就可以检查学生默写整首诗,但是网课不一样,没有老师实地的督促和检查,自制力不好的同学,学习效果就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在现实因素制约下,如何完善线上检查机制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既然有问题出现,就会有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发送面对墙壁默背的视频,我认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每次判完学生的限时练,我都会要求学生整理错题,不及格同学还要发给我背诵古诗词的视频,目的是使学生在回顾和反思中进步。
2、如何与家长沟通,实习教师还需要多学习、多试炼。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从网课开始到前一段时间,每天的限时练成绩都在倒数不及格,他母亲也非常关注孩子的成绩,所以有天晚上在钉钉上,他母亲和我就孩子的成绩,进行了将近15分钟的语音通话。其实我是第一次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一些沟通和表达在我看来也并非成熟,就像我如果同家长分析学生的成绩,而有些家长是听不懂的。当时情况下,我能做的就是在答应家长的要求后,通过行动让学生进步,使家长满意。通过每天检查学生笔记,时不时与学生沟通,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成绩在我看来是有了一个不小的飞跃,目前每次限时练都会拿70多分,我是非常为他高兴的,也希望他能更加进步。
其实这次通话暴露出了我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想也可能是大部分实习教师都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我认为我们可以跟一对一的老师多取取经,或者在网络、书本中多学习,在情境中多试炼,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沟通艺术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3、通过第三次网络联考,我再一次更新了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首先是监考,在以前我从未想过监考原来也是如此费神,因为要在镜头下保持端坐90分钟,还要在150位同学监考的界面来回转换,学生们考完,老师也会累瘫,这是真的。其次是判卷子,在判的过程中是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地带的,学生哪一题型分数低,那么哪里就是我今后需要加强教学、督促的地方。最后是成绩,学生成绩我是很满意的,学生考的好,老师感受到的幸福感其实不亚于学生自己。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哪里呢?用非常书面的话来说,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而言,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通过与学生交往使教师不断享受教育带来的源源幸福的一种心理感受。我认为教师这一职业,能够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感。以上就是一些近期工作的总结,可能不全面、不到位,但是希望通过每一个小阶段的反思,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以求得在反思中进步、成熟,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