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8:32

《陈情表》优秀教学设计

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李密,不是瓦岗寨的李密。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二、背景分析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建立了西晋**,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

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

第三,古人讲:*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

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而是此时此刻不宜*。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此文*力之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 )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四、分析课文(一)

1 、齐读第一段。

2 、译本段文字。

1)、实词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夙婴疾病

2)、古今异义

不行 至于 成立

3)、通假字

闵—悯 蓐—褥 零丁—伶仃

3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 方面?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4 、学生对照板述试背第一段。

五、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拓展阅读

1、初一地理范文大全

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生讨论完后,请代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生回答)

总结:同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们能否提出质疑?

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上来为我们讲述。

生回答 )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 5C图地球的大小

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们看。

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习地理知识,所以,同们应当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2、初一地理范文大全

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并能根据当地况说出1—2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点。

二、重点:

地形类型、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难点:主要地形类型特点、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三、具:

沙盘、水、小风扇。

四、方法:

讨论法

五、过程

引入:我们的家园地球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而这陆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种形形色色的地形构成的。对于这些地形我们的地理家给它们取了相应的名字。它们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读图4—48———4—51思考并分组讨论:地形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发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据P154格要求完成

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

丘陵有高有底小

平原地面宽广地起伏小小

山地较高有明显起伏大

高原极高顶面较大起伏小大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那些地形类型?这些类型对我们家乡经济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发言:

师小结:我们的家乡确实有许多矿,开采这些矿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好处,但是我们以前的家乡是山清水、鱼羊成群。你们的父辈不合理的开发以使我们的家乡上无一片净空、下无一片净土水中无鱼,自然界已经开始给我们惩罚了。合理开发资源还我清山绿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过渡:通过前面我们大家的讨论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回答:(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等。)

师再问:那么我们家乡的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讨论:

师演示小实验:

①用水从沙盘中“山”的顶部冲下。

②用小风扇吹沙盘中的“山”。

师讲解:降水冲刷、风蚀这都是地球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万别形成了许多特殊的地形。

对照图4—60至4—65看书P157内容。

生讨论:引起地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及我们家乡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师小结:地球的巨大内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则是地形的雕刻师,雕刻出千奇百态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谁发挥较大的作用呢?(有时是内力、有时是外力。)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P158、2

地形和示地形的地图

一、地形的类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地形的变化

1、地球内力的作用。流水冲刷

2、地球面外力的作用风蚀

冰川移动等

地形和示地形的地图第2课时

上方镇初中:徐建平

1、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知道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二、重点:判读简单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三、具:老龄土做的山模型(湿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胶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线地形图等。

四、方法:实验讨论法

五、过程

引入:通过前面我们讨论我们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示到地图上呢?

读图4—52,讨论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示在地图上?是否看到过示地形的地图。

生讨论:

发言:(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等高线地形图是什么呢?

分组实验:(要求把老龄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画出等高线,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师巡回指导

生讨论:(P155、1、2、3问题,重点是2、3两问题。)

生代发言:(把等高线绘制到白纸上生方法有多种)

师选其一种进行示范:

步骤:①用硬棒从“老龄土做的山模型”山顶直**到底。②用小刀按等高线依次横切“山”但不能切断其中硬棒。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脚轮廓在纸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线。④把第一条到第二条等高线之间的`“土块”从“土串”上卸下,再用笔沿第二条等高线在纸上描出轮廓等高线,依次在白纸上描出相应的等高线。

生分组实验:(要求生尽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师巡回指导

生展示:

师小结且提问:等高线绘制在白纸上形状是怎样的?(闭合的曲线)

师讲解:对于真正的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示起伏的地形。

师演示:等高线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缓坡、山峰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等高线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生讨论:(陡坡、缓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发言:

师小结:(陡坡等高线密、缓坡等高线疏、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由内向外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峭壁等高线重叠。)

生读图4—56、4—57完成P156的

练习:对照等高线地形挂图由生找出图中山峰、山谷、陡坡、缓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3、初一地理范文大全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请同们画出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生与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生活动:让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标示出基多市。

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生活动:让两位生上台,一位生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位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

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同们真聪明,和科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生活动: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任意抽取一张。同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板书: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按照我们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到0°经线,同们找找看0°经线在哪里?

讲述: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

生活动:让两位生上台标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位置(注意纬度就可以了),然后通过这个地方画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

讲授: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示,是英文东方“East”的开头字母;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开头字母。我们看看它的范围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虑东西经,我可以沿地轴绕一圈,也就是说范围是0°~360°,但是由于我们分了东西经,所以经度的范围应该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

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引导:看看在你们找出的东经30°和西经150°、西经30°和东经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生讨论并回答)

引导生归纳:以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

提问: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确?

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确?

生回答)

板书: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巩固总结此课。

反馈练习:

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D、4万米 D、8万米

3、 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 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1、 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2、 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的经度是360° 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一、纬线和经线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二、纬度和经度

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4、初一地理范文大全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重点、难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中要充分调动生的主动性,让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让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五、方法

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习地理的兴趣,锻炼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六、过程

第一课时

1、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具体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习亚洲,看看这里的自然环境。先请大家听一首歌──《亚洲雄风》……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 ”,“河像热血流”。同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2、讲授新课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首先齐读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初步掌握分析大洲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三步)

步骤1──亚洲的地形特点(1)

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请仔细读图p7,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2、说说亚洲主要有哪些种地形类型?

生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亚洲地形类型多样

根据亚洲地形构成图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步骤2──亚洲的地形特点(2)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2、在地图上沿北纬30°画出一条纬线,观察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

生完成下列任务:

1、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亚洲的____部。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均海拔在 1000m—3000m之间的有_____。

2、“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地势是中间高,东西低。

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2.中间高、四周低。

步骤3──亚洲地形的特点3

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3.地势起伏大。

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亚洲地形特点有

1、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中间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

科考队在考察的途中,遇到了一支在亚洲进行河流漂流的漂流队。漂流队员们向科考队员介绍了亚洲主要河流的名称、位置和注入的海洋。你能找到这些主要的河流吗?它们为什么会流入不同的海洋呢?

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请仔细读图,找出亚洲主要河流和大洋。

2、对照地图,找一找汇入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

生完成下列任务:

1、主要河流最终流入到哪儿?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河流特点有:

1、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三: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分两步)

1、观察高度,说出主要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大致比例(主要地形类型)。

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地形分布)。

3、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地势特征)。

步骤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纵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

大平原和密西西比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

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东部,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

2、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高原。

3、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师引导归纳出北美洲地形特点是: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步骤2──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生完成下列任务:

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它的主要支流由东西两侧向中间流。

2、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3、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了解亚洲位置的基础之上,我们深入了解亚洲的基本自然特性,中部海拔较高,四周海拔较低,这种分布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分布,使得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师:同们,上节课我们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生回答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师:我们这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

点击查看更多《陈情表》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6785.html

热门阅读

  1. 一样的年味不一样的成长作文
  2. 关于愚人节的个性说说签名
  3. 高中的毕业生的自我鉴定推荐
  4. 好词摘抄大全
  5. 圣诞节祝福语送同学
  6.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社会漱口歌教案
  7. 有关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8.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
  9. 《摊破浣溪沙》全诗赏析
  10. 用闷闷不乐意思和造句
  11. 给高考祝福语简短
  12. 和同学发生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13. 最新开学典礼发言稿
  14.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1300字
  15.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童话故事
  16. 描写元宵节的现代诗歌
  17. 201年幼儿园鸡年祝福语大全
  18.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19. 大学生实习周记优秀范文
  20. 刘伯温智救工匠的故事
  21. 转租房子合同范本
  22. 公司同事拜年贺词
  23. 卫生院行政部述职述廉范文
  24. 小学班级教学计划
  25. 村委会送温暖活动的发言稿
  26. 关于教师节的诗句
  27. 湖心亭看雪的重点句子
  28. 谢谢祢救赎我情感美文
  29. 我的春节寻根我的祖国我的家征文
  3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
  31. 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原文及赏析
  32. 精选2016年平安夜温馨祝福语
  33. 压岁钱历险记作文500字
  34. 学校招生的标语
  35. 优秀学生经验交流演讲稿
  36. 服装订货协议合同范本
  37. 践行弟子规高中作文
  38. 三字经故事第三单元
  39. 财务部实习优秀报告
  40. 爸爸真辛苦小学二年级作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4:25:13
本页面最近被 39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1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