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最新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6:14

《在家里》最新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能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

三课时

我能自己识字啦

活动目标: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活动准备: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学挂图与生字卡片

活动步骤: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小朋友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分四人小组开展活动。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的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泸州()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拓展阅读

1、优秀

课前让生阅读有关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一、回顾,导入

们,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习,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尤其通过鲁迅侄女的描述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受万人爱戴的人,知道了侄女周晔对伯父的回忆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却只是与鲁迅有一面之缘,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习《一面》。

板书课题:一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己大声地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我们叙事的文章有六要素,哪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这六个要素请你再快速地浏览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回答。

(只要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生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课件出示描写外貌的语句

2、齐读这些句子。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中,根据我们找到得有关鲁迅的外貌描写,鲁迅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吗?

(瘦)

3、自己再读读这几句句子,刚才我们说这六句的相同点是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瘦”。那么这些句子又有什么不同点吗?同桌交流。如答不出师提示:这几次描写作者和鲁迅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是远处,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第二次是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3、为什么他如此瘦?请你联系上下文或者过的,自己知道的知识说不说。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4、除了“瘦”,鲁迅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读这几句。

(精神抖擞)

5、你从哪些地看出来的?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子……)

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找到有关鲁迅语言的描写,自己读一读。听到这些话,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是怎样的?

(你要买这本书?——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疑惑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是送你的——感动流涕)

2、从这些对话当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作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鲁迅向我推荐书,后还送我书,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人呢?

(鲁迅关心同情劳动人民)

3、当我知道了鲁迅的身份时,我是什么反应?请个别生来读第27段

我结结巴巴的说明我很激动很兴奋,那个名字我心乱蹦,后却没有蹦出来,为什么呢?

(当时流社会黑暗,不少文人**工作者收到*派的迫害,作者想要保护鲁迅,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惊喜没有说出来)

3、这一面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自读第30、31段,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归纳: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鲁迅先生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作者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策作者不断进步。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2、本文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对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外貌描写。

2、优秀

1、动脑筋说出小兔运大南瓜回的办法,培养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讨论。

环节师活动生活动个别辅导

揭示话题揭示话题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看第一幅图

老师引导提问:“小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根据生的回答适时的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南瓜?”

“小兔想把南瓜运到什么地去”

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

按照老师的问题逐个思考。对于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要适时的引导,让他把话说完整。

1、小兔妈妈问小白兔什么问题?

2、假如你就是这只聪明有机灵的小兔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让生自己去说一说。

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办法。思考讨论

大胆的与全班交流

利用机会培养生大声说话的习惯。

讨论评议

1、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引导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2、小兔运南瓜中选出一种你觉得好的画一幅图。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理由。

选择并画图。

3、优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认识小艇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法。

(4)、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法。

2、过程与法目标

通过观看资料片,有感情的朗读等加深对威尼斯的认识,体会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之密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准备:课件。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图片导入

们,春天到了,小草探出了头、柳树发出了牙,花儿绽开了笑脸,真美啊!同们想跟老师一起出去走走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外国旅游,好吗?

好!(请同们闭上眼睛),我们现乘坐着飞机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请同们睁开眼睛用你的摄像机——眼睛把威尼斯的风光摄下来,呆会告诉老师你们都拍摄了什么景物?(放图片、音乐。)

游览了威尼斯,你们有什么感受?——(美极了!)

你们都见到了什么?(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

这些啊,大作马克吐温也都见到过,而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写下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啊?(大屏幕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可是,为什么作者这众多的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请大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生读)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主要的工具],从这、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说是什么? (小艇作用大)(板书:作用大)正因为小艇有这个突出特点,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你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同的发言。由老师板书:样子奇特、船夫技术高超)

(4)同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来习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习第二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指名读第二段)

(1)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默读课文,并用“△”词语下面做记号。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老师板书:长、窄、深、翘)

(2)除了这些,作者还用什么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个)唉?怎么同是这小艇,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

(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3)理解得非常好,可见,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点,描写细致入微。现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吧!(全班一起读)

读得太棒了!要是能把加“△”的词语读重音,那就更好!下面请3、4组的同读直接写小艇特点的部分(第一句),1、2组读比喻的部分(第二句)。

(投影模型)这是威尼斯小艇的模型,请跟老师一起说它的特点:威尼斯小艇有二、三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舟,船头船梢向上翘起,像挂天边的月,行动轻快灵活,像一条水蛇。

(4)现请同们看着这模型试着把描写小艇的句子背出来?不太会的,可以看着书朗读。

2、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们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面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请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1)通过第三自然段我们感受到坐小艇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不过,这还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

我们能不能给这个部分个表格,让人一看就知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分组讨论评议并完成表格:

何种情况下船夫如何应对

船只很多,速度很快的情况下船夫能操纵自如

拥挤的情况下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极窄的地船夫能平稳地穿过

3、后两个自然段

(1)过渡:我们通过讨论评议,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并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的。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他同样观察得很细致、描绘得很精彩。

请大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哪个自然段写得精彩?

(2)讨论评议

重点第六自然段

后的这一自然段,大再看看,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句写得精彩。这—句,精彩哪儿呢?

精彩作者这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威尼斯,显得很生动,这儿哪些词让你觉得作者用上了拟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而且点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样的特点?

(静)。

B、“小艇消失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声音”写得精彩。

这一句,又精彩哪儿呢?

(精彩它告诉我们,威尼斯小艇也给人们带来欢乐。)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

(这一句写出了夜的许多声音,但是显得很寂静。这半夜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却让我们感到这夜,更加——(宁静了) 作者虽然写的是声音,但却显出这夜是静的,写得多精彩啊!

C、“水面上渐渐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水中摇晃”一句精彩

这句精彩哪?(月影摇晃给人美的感觉)

轻轻的摇晃,让我们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样的一种美?(静的美)

“摇晃”是动的,怎么让人有静的感觉?什么情况下,月亮影子才会水面摇晃? (水面静时)

上文中哪个词点出这时水面的静?(沉寂)

你看我们读书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而要联系上文,同时还得注意下文,现我们来看看下文,唉?你说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

(小艇停泊——水面才静下来)文章这一自然段中哪儿点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码头上,—句点出)。

正因为小艇停泊了,我们才看到——(月亮的影子水中摇晃)

我们才注意到——(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河边)

我们才注意到——(古老的桥梁横水上)

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3)感情朗读

作者的描绘多精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月夜的静寂的美景吧![播放威尼斯之夜录像]老师先读第一句“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水中摇晃”,老师读时强调了哪些词?

(渐渐、摇晃)很静、很美;一起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课文。

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这堂课我们习了作者是怎样细致的观察并抓住小艇的三个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板书: 威尼斯的小艇

交通工具 样子奇特;

驾驶技术 特别好;

作用大

4、优秀

一、导入──认识梁启超

1、我所知道的梁启超:

生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

2、梁启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灯片:梁启超青年、中年时期的活动及其照片,梁启超子女的照片。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梁启超,去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课──走进梁启超

1、听课文录音:

伴随深情地课文朗读,同们仿佛回到了清华大的礼堂,大师的音容笑貌如眼前。好,听完录音,请大谈谈感受。

2、生谈初步感受。

3、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⑴ 出示评点法的要求:评点人物、写法。

⑵ 自主评点,汇报结果。

品人:

活动:

请同补充:一个 的梁任公

生从识和人品两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幻灯片出示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

品文:

为什么梁任公能给大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渊博的识和独特的热格魅力,还要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出示:语言简练传神;抒情叙事相结合。

4、总结

三、拓展──缅怀梁启超

幻灯片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同们齐读,感受青年梁启超的豪情,激发同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5、优秀

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法,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二、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法可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三、过程

1、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生齐读课题)

2、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上海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校长。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作者眼,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的认识?

(2)让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

(1)让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来提问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一处描写: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写作中应当注意

(2)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明确:“瘦”(板书:瘦)

(3)让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确: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读者心,而且构成了一条内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5)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

(6)让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作者眼,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

5、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向地乱飞店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向上钻”(板书: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

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哪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可以体现?指名让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生读得好提问生:为什么那个名字“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提示:1932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战争时期,国民**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处于低潮阶段

(6)让生齐读后两个自然段提问生:

①“我”为什么能“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6、课文延伸,升华情感

(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

(2)让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生自由发挥。

四、布置作业

找一部鲁迅写的小说来读,写读书笔记。

点击查看更多《在家里》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9713.html

热门阅读

  1. 2019新年对联大全
  2. 少说是一种智慧的哲理故事
  3. 对巴中市中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
  4. 唯美正能量句子
  5. 中学新学期开学祝福语锦集
  6. 3月12日植树节祝福语精选
  7. 爱情里的伤感句子
  8. 小班活动趣味小蚂蚁教案
  9. 毛概的社会实践报告
  10. 三年级班主任的班级工作总结
  11. 儿童节成长语录
  12. 感悟人生的唯美句子
  13. 高校学生会办公室工作计划
  14.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的报告范文
  15. 竞选学生会的发言稿
  16. 关于月球的回忆1500字作文
  17. 青春友谊励志语录
  18. 《丑小鸭》优质课教学设计
  19. 觉醒是从起床开始的诗歌
  20. 不负青春年少发言稿
  21. 散文《木瓜树的选择》阅读答案
  22. 单位新年贺词
  23. 柔情难以抗拒的情侣心情个性签名
  24. 雪鲁迅教案
  25. 杜牧《清明》介绍
  26. 与月亮有关思乡的诗句
  27. 名人故事800字作文大全
  28. 面试空姐的英文自我介绍
  29. 二手设备采购合同
  30. 关于寓言故事马的成语
  31. 小班下午半日活动计划安排
  32. 做家务一年级作文
  33. 《回乡偶书》古诗译文及赏析
  34. 人生感悟经典简短说说
  35. 元宵夜初中作文
  36. 预销售合同模板
  37. 小学二年级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大全
  38. 爱是最好的教育散文
  39. 2016年万圣节恶搞祝福语精选
  40. 弄巧成拙三人小品剧本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0 11:35:03
本页面最近被 70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南,TA在页面停留了 6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