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健康活动《这样的蔬菜特别香》教案设计
1、让幼儿爱吃常见的几种营养价值高,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
2、了解这几种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
3、初步培养幼儿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1、经验准备:幼儿见过这四种蔬菜
2、物质准备:四种蔬菜实物
1、导入,让幼儿了解四种特殊味道的蔬菜
(1)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这些小客人经常在我们的饭桌上出现,来看看它们是谁?
(2)依次出现:胡萝卜,芹菜,香菇和蒜头,启发幼儿与蔬菜宝宝互相问好。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蔬菜宝宝吗?我们用小鼻子去闻一闻它们身上有什么味道。(幼儿四散闻一闻,教师问幼儿:“你闻到了什么味道?”)小结:小朋友都用鼻子闻了闻,知道这些蔬菜都很香,但每一种菜的香味都不一样,你们喜欢吃这些菜吗?
2、让幼儿了解四种蔬菜的营养价值(1)教师:这些蔬菜宝宝经常到我们的饭桌上来。有的小朋友喜欢吃,有的不喜欢,它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
(2)一边看实物木偶表演一边提问,让幼儿了解四种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
胡萝卜说:“我是胡萝卜宝宝,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吃了我以后,我们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
香菇说:“我是香菇宝宝,我身上有许多的营养,吃了我,身体会更加健康”。
芹菜说:“我是芹菜宝宝,小朋友吃了我以后,就可以天天大便了”。
蒜头说:“可别忘了我,吃了我以后,我们就少生病。”
教师总结:
吃了胡萝卜宝宝,我们的眼睛会怎样?吃了芹菜宝宝,会怎样?香菇宝宝身上有什么?吃了香菇宝宝身体会怎样?吃了蒜头宝宝,会怎样?
我们知道了这些蔬菜有许多营养,经常吃,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拓展阅读
1、幼儿园教案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笑是良药》
教学期望(心育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懂得不良情绪给人带来的危害。
2、初步学习运用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懂得不仅要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
3、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与绘本“笑是良药”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医生的话
小动物生病的图片,视频“歌声与微笑”。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导入活动
1、今天早晨老师看到××小朋友是撅着嘴来上学的,想想看他可能会为什么不开心?
2、请××小朋友自己说说生气的原因。
3、你们在平时遇到过生气或不开心的事吗?跟好朋友说说哪些事让你生气或不开心了?(幼儿讨论后集中发言)
幼儿发言时老师及时点评。如:爸爸妈妈没满足你的要求,你会生气;你受了欺负会生气,没有朋友会生气,遇到困难也会生气﹍﹍ 从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入手,设置问题,导入主题。同时体现出老师对幼儿情绪变化的关注。
二、引导幼儿体验生气带来的危害
1、你们生气的时候,心理觉得怎样?
2、你们生气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会做什么动作表现?(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现)
3、生气的原因很多很多,经常生气会有什么危害?(幼儿自由地表述)
4、演示课件录音,听医生讲生气的危害。
5、听了医生的话,你懂得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生病的图片
1、在动物王国里有一群小动物,它们就经常会生气,时间长了,它们生了各种各样的病。(出示图片)
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动物生病了,它们究竟得了些什么病?(幼儿自由表述,老师及时点评。如:对了,它经常生气,得了心脏病,它经常生气,脸上长满了痘痘﹍﹍)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生气对人体的危害。
利用课件录音把生气对人体的危害内化为幼儿自身的认识。
2、引导幼儿想办法为动物们治病。
动物们的病情各不相同,怎样才能治好它们的病?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欣赏绘本“笑是良药”,启发幼儿思考
医生究竟是怎样来给小动物治病的呢?(教师播放课件边讲述边提问)
在花园里有座大别墅,它的名字叫什么?(课件出示:“快乐之屋”字样)生病的动物有的住在附近,有的来自远处,它们都喜欢这座“快乐之屋”, “快乐之屋”里住着一位圆圆医生,大家都说在他那里会传染上“笑病”,看病的动物早早地排成了长队,“下一个”圆圆医生开始在阳台上高喊。
(课件:故事片段一)
阳台上传来他洪亮的声音:送给你们一个神奇的秘方(课件出示:“别再绷着脸,都开心地大笑吧!讲故事,做游戏,唱歌和哈哈大笑,会让你们变得更快乐,把所*痛和烦恼统统忘掉”的汉字。
(课件:故事片段二)
引导幼儿观察:圆圆医生在干什么,小动物听得怎么样?它们的病痛怎样了?
(课件:故事片段三)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
(1)圆圆医生神奇的秘方是什么?
(2)无论骨折头痛,还是生气伤心,什么才是最好的良药?(哈哈大笑)
五、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动物们哈哈大笑过后,所有的病痛和烦恼都逃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你生气了,可以想哪些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幼儿讲述老师及时点评,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变得很快乐,做有趣的事情也会让自己快乐起来﹍﹍)
六、生生互动,感受快乐
1、想办法让生气的××小朋友变得快乐起来。(幼儿每想出办法后,老师及时请他们去试试)
2、幼儿自由结对,想办法让别人开心快乐。
小朋友们不但自己要保持高兴、愉快的心情,还要想办法让别人也感到开心快乐,每个人去找几个好朋友,想办法让他们开心地大笑吧。
4、互动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心情怎样?
七、活动延伸: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人
今天我们让自己和班上的小朋友开心快乐了,回家以后可以想办法让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也都快乐起来。
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一起出去把开心快乐带给所有的人。(放歌声与微笑的视频)。
教学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效果较好,反思一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轻松自然地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教师把自己早上入园时观察到的情况反馈给孩子,这样,使孩子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充分思考。
我对绘本进行了改编,并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活动中我能逐步引导幼儿融入故事情节中去,视听结合地生动有趣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儿,接着引发幼儿思考:*病痛或生气神奇的秘方究竟是什么?这正是这次心理健康活动要讨论的重点。幼儿能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主动表达
自己的经验、想法,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三、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调动生活经验为活动服务。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提问,都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所以孩子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想听想说,整个活动注重创设丰富适宜心理环境, 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孩子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再引导孩子对经常生气这种负面情绪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并学会将这种生活经验进行有效迁移运用,帮助他人解决情绪问题。
四、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本次活动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没有过多地让幼儿去回忆和体验“生气”所带来的不快,而是以“引发幼儿快乐” 为主线,“让他们体验快乐”为重点。
2、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真神奇的教案设计
3、激发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知道壁虎尾巴和其余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
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出示小动物的身体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黑板上的是什么东西啊?你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出示动物的尾巴,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并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
师:你觉得这些尾巴漂亮吗?这些尾巴不仅漂亮他们还有很大的用处呢?
带领小朋友们观看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各个动物尾巴的作用。
2、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教师放录音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刚刚故事里还有哪个小动物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啊?
师:它的尾巴与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3、找一找。
发给幼儿每人一根动物的尾巴让幼儿自己去找小动物的身体。
3、幼儿园大班区域活教案
玩板凳
【活动设计】
小板凳是我们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家庭用品之一,每家每户用它来坐着洗衣服、洗脚,到了夏天还用它来纳凉。记得我小时侯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着小板凳开展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家庭里传统的四条腿的小木凳逐渐消失了,现在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小时侯再对小板凳有那么多的想象空间,去制造各式各样的玩法了。课程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从而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这是幼儿运动活动的特性。结合我们对乡土游戏的理解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抓住这一具有乡土特色游戏的尾巴。在这个活动中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接触板凳产生兴趣从而有意愿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主的玩,使他们愿意大胆的参与玩板凳,体验玩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愿意参与玩小板凳的游戏,体验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小板凳,绳子若干,竹竿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①这是什么?(小板凳)②请你们坐到小板凳上
2、念儿歌“排排坐”两遍
3、请幼儿自己玩板凳
师:预测玩法:①接桥;②学着骑马;③倒着**;④拿绳子拉车;⑤坐凳子上跳下来;⑥拿竹竿抬凳子;⑦拿凳子搭房子;⑧摇小船。
4、集体游戏:拖车运货
玩法:板凳反放,用绳子穿过板凳的腿,形成拖拉小车,将小沙包放在车上从一个篮子运到另一个篮子。
5、结束,师将凳子反放,学会摇啊摇,引起幼儿兴趣,在区角或以后的活动中有延伸。
4、幼儿园大班区域活教案
《大木桶》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手指游戏的兴趣及竞争意识。
2、初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3、通过游戏,感受手指变化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说到哪句话做什么动作。
难点:中指和食指分开。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别结合进行
【活动准备】提前进行关于木桶的谈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带领幼儿复习游戏《酸溜溜》导入。
二、展开:
1、教师玩手指游戏《大木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大木桶》,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手部动作。
手上有个大木桶,(左手掌弯曲成桶状)
桶上有个盖,(右手平盖在桶上)
盖上有个孔,(食指和中指稍分开)
让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
原来躲着毛毛虫。(左手食指穿过孔,做蠕动状)
3、重点指导:盖上有个孔。(此动作需要幼儿迅速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开,以配合儿歌的进行。)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5、幼儿分组进行大比拼,初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讲评认真做的幼儿。
1、幼儿互相点评,给幼儿表述的机会。
2、教师重点点评有进步的幼儿、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幼儿。
【活动反思】
首先从选材上说,我认为《大木桶》这个游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性较强,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快乐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再次,从儿歌的韵律上说较琅琅上口,约100%的幼儿都能够学会手指游戏《大木桶》。尤其对于我们班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如马添羽小朋友平时学习时接受能力总是很慢,而学习这个手指游戏时她能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共同快乐的学习、学会,看到她脸上因为能够与小朋友共同交流而幸福的笑容,作为老师也真得很幸福。
5、2020幼儿园父亲节亲子活动教案设计
送给爸爸的礼物
刮画纸,卡纸,即时贴、瓦楞纸若干,范例四张。
一、师提问:小朋友们,父亲节很快就到来了,父亲节是谁的节日啊?
你们爱爸爸吗?那你们要为爸爸做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做份礼物送给爸爸好吗?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范例,清楚细致的讲解示范,为幼儿的操作起到引领作用。
三、根据幼儿兴趣及能力进行分组,幼儿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第一组:用刮画纸给爸爸做的爱心卡片,引导幼儿自由刮画,选择老师准备的星星小花爱心等材料进行简单装饰。
第二组:用各种颜色卡纸给爸爸制作一个钱包。
第三组:用各种颜色即时贴粘贴在衬衫轮廓的卡纸给爸爸做一个衬衫。
第四组:用卷起来的瓦楞纸做的爱心盘子。
四、启发幼儿选用适当进行添画,用色彩来装饰画面。
五、让幼儿拿着作品对着视频对爸爸说“Happy father’s day! I love you, daddy. Here’s a present for you.
六、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收拾桌面地板。 可以把幼儿画的画的分批贴到外墙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