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3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端午节吃粽子是两千多年来的节日习俗。下面原上草网为大家整理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希望你喜欢。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拓展阅读

1、总结范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日—“”,为了让儿童能体验中国民间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的民俗风情,感受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吴江图书馆亲绘本部举办了主题为“叶飘香,自包米,共度”亲活动。

6月2日下,吴江图书馆一楼大厅人头攒动,9组家庭各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在依次领好吴江图书馆事先**好的叶、江米、蜜枣、红豆以及包所需要的盆、桶、线、剪刀等必须用品后,这场别开生面的包活动就开始了。

随着一声“开始”,参加包活动的各个家庭顿时忙碌起来。在我们图书馆包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卷叶、放糯米、捆扎,叶在各个家庭成员的手中上下翻舞,现场还有很多观众为家庭鼓劲加油。包的手法,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五扎绳,看似简单,但要做个漂亮的还是需要一点工夫的,在奶奶、妈妈和孩们的努力下,一个个诱人的出笼了,虽然孩包出来的没有像大人做的那么漂亮,但那是孩们亲手制,意义非凡。10分钟过后,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最后由现场观众评出了人气奖,区图书馆杨阳女士为获奖家庭颁发了奖品。

很多家长们都表示这是孩也是自己第一次亲手包,很开心。活动后各个家庭喜气洋洋的将自己亲手包的带回家去,好好品尝。相信这将会是最美味的。此外,为了普及中华传统化,活动现场还设立了有奖问答环,比如是为了纪念我国哪位爱国人士?中国的传统日有哪些?都有哪些习俗等等。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包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与会家庭温馨合影,留下了这次活动的快乐瞬间。

吴江图书馆,“我们的日”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宣传了中国的传统化知识,丰富了市民的庆生活,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2、总结范

“呵呵!”“哈哈!”这是我们在举行包大赛时发出的欢乐笑声。什么?你说我们不会包?那你就看吧!开始泡啰!

我们早有准备,三下五除二地将叶、蜜枣、糯米塞进盆里,清洗一遍,再把它泡在水中就搞定了!接着,又七手八脚地剪胶带,解香包,把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香包粘在黑板上。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粘好了。一看,哟!还挺漂亮呢!

说着,讲着,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我们乖乖地站到座位上,听候老师“发令”开包。老师笑嘻嘻地说:“你们好好包,包得多,有奖励哦!”一下,我们的士气更加高昂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跃跃欲试、兴高采烈。老师一见,开心地说:“我也不会包,今天趁机和你们一起学一学啰,开包!”我立刻拿了两片叶围到了家长旁边,虚心求教。家长们也眉开眼笑,毫不介意我们的过度热情。教我的是赵美璇的奶奶,她耐心地指导着我,使我掌握包的技巧,成功包了一个样有些丑陋的大。我把目光转向老师,老师正好在提问:包完,有什么感受。我迫不及待地举手,说道:“看起来简单,包起来难,一不注意就会漏米,很难!”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我上去拿香包,真高兴呀!

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什么事情实践起来都有一定困难,要努力才能成功。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希望下次还会举办哦!

3、总结范

上星期六,我们来到古龙工业园参观,亲身体验了一回包比赛。游戏规则是:我们每三人分为一小组,看谁在5分钟内包包得最多,胜者有“大奖”哦!可是,我们组的人都不会包,怎么办?还好有老师在一旁示范:先将两片洗得干干净净的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匙米垫在漏斗的底部,把肉、板栗放在米上,再舀入一匙米把漏斗填满填实,然后用“绿外衣”上的两片长长的小叶覆盖住,最后用线一绑,一个小巧玲珑的就出炉喽!看着老师麻利的身手,我们暗自高兴:这也太简单了。

比赛的哨声吹响了,我们按着老师的方法做,明明眼中很容易的事,变得好难好难!这是叶在和我们较劲呢!我一次又一次地折,怎么也不像个漏斗,都快把叶折烂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冥顽不化的“绿外衣”被我打败了。

我还来不及得意,新的难题又来了—绑。这白线是个十分难缠的家伙。不管你怎么打结,叶不是松开,就是把绳绕到自己手上。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我开始心急了,把它乱绑一通,呵!没想到,还真绑好了!就是形状十分怪异,完全没有老师示范的那种美感,真是难为了

不管它,接着包。一个,两个,三个……就在我们来劲时,比赛时间到了。看着桌上横七竖八、千姿百态的,我们真是笑弯了腰。不过,林静她们组包的肉,棱角分明,有模有样,自然是获得第一名的“状元高棕”!原来,林静早就向林妈妈请教,并进行了一番苦练,这真是应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如果有下次的话,我一定事先练习练习,争取好成绩!

这次的包比赛,让我回味无穷,包好的也全成了我们的战利品,各自拿回家去,提前和家人一起品尝的味道。

点击查看更多端午节吃粽子作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60766.html

热门阅读

  1. 成功人士经典励志句子
  2. 关于人生格言名言警句的锦集
  3. 早安问候经典短信集锦
  4.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论文
  5. 离别的优美诗句爱情
  6. 风云人物的造句
  7. 购销合同范本
  8. 中秋节的古诗
  9. 春节送给母亲的祝福短信
  10. 人生经不起恶搞美文
  11. 关于动物的莱辛寓言故事
  12. 五字元宵对联
  13. 下雨很烦的句子
  14. 童年的味蕾成年的记忆杂文随笔
  15. 春夏秋冬的好句子
  16. 智慧的老公公童话故事
  17. 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
  18. 关于读书的发言稿
  19.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模板
  20. 儿时的苹果园散文
  21. 《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22. 工作移交协议书范文
  23. 最新结婚对联大全
  24. 2016优秀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25.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跳高者The Jumper
  26. 幼小班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27. 2016年圣诞节祝福语大全简短给同事
  28. 201年大年初一经典祝福语
  29. 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少年校园演讲稿
  30. 最美重庆教师初二作文
  31. 优美句子集锦
  32. 关于写新春贺词大全
  33. 英语的教研组备课计划
  34. 郭沫若的经典名句
  35. 一年级期末看图作文:堆雪人
  36. 关于思念故乡的诗句
  37. 最新小学生谚语100句
  38. 关于心愿的优美句子
  39. 带有花的诗句
  40. 引用诗词的段落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8:13:32
本页面最近被 54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北,TA在页面停留了 15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