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为谁而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有这次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叫张群,是综合车间的一名钳工。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知识为谁而学?”
自建矿以来,阿希金矿非常重视抓紧抓好安全工作,对安全保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了让员工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防范意识,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各单位也都不断探索适合的安全教育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穿插结合使用,尽量让安全教育生动、形象、有效。比如:今天的“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习惯性违章曝光台、安全知识竞赛、建立起的定期安全教育制度、实行的安全考核奖惩办法等,其最终目的就在于使安全教育取得实效,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并在关键时刻成为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重要法宝。
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人,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对安全培训苦口婆心的安全教育内容听不进去,对实际生产操作中的一些不规范或习惯性违章的行为,不思改正,抱有侥幸心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一旦在生产中面临突发的危及安全事件,你能否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办法,快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从而最大限度确保自身安全;或者是惊慌失措,只能眼睁睁任由事故往不利方向发展,而致使自己置于愈加危险的境地。同样情形两种结果,这就是懂不懂得安全知识带来的差别。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
记得在一次班前会后,有位电工师傅以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对我说:“安全培训真是麻烦,耽误了好多时间。我在阿希金矿工作了十几年了,还用得着天天讲安全吗?”“危险离我们远着呢!天天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设备旁摸爬滚打,哪有危险?”“如果不是因为安全培训缺勤要受罚,和安全考试不过关就不准上岗的话,我才懒得参加培训呢!”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沉思,很想问问这位师傅:“仅仅是因为这样你才愿意接受培训的吗?难道你就没有疏忽大意的时候吗?学好安全知识又到底是为了谁?”孰不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过去的悲剧和伤感在呼唤安全,“忠言逆耳”的古训响在耳畔。聪明的人用教训避免流血,愚蠢的人用流血换取教训!
因此,我在此奉劝这位师傅一句,这种对安全学习感到不耐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行为,以及不想学、不愿学的态度实在要不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安全知识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家人的幸福。学好安全知识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作为生产一线工作的员工更应自觉学、主动学。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学习机会,我们认认真真学了,将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牢牢掌握,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及时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
所以说**们,属于您的生命只有一次,属于您的手只有一双,我们可以修建壮观的布达拉宫、雄伟的万里长城,但却无法修复一个残缺的生命。在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中,咱们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请认真学好安全知识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拓展阅读
1、2021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范文汇编
大家好!
每年的11月9日,是“世界消防日”,11月9日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这时候正是我国秋冬季,风干物燥,火灾多发。
消防安全知识的贫乏,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从1992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作为小学生,我们怎样防止消防事故的发生呢?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以及汽油、烟 花 爆 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措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
3、在教室里,不准随便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电器设备。
4、放学之后,要记得关掉电器,并切断电源。
当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呢?消防专家介绍了在公共场所遭遇火灾时逃生自救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听好:
1、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尝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2、火灾袭来时,不要慌不要乱,及时拨打119或向周围求救。
3、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4、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
5、要保护呼吸系统。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否则容易中毒、或者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
“远离火灾,创造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消防安全,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爱,爱自己,爱亲人,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谢谢大家!
2、2021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范文汇编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生命就像一只花朵,虽然美丽芬芳,但也无比脆弱。人的生命只有的一次,这是不可重来的旅程。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比宝贵。关注消防是安全的保证,安全是生命的保护神。所以,我们要重视消防安全,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过去几年来,一幕幕血的教训在我们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象:xx大火的壮烈;吉林xx商厦火灾的无知;xx岭火灾的凶烈;xx爆炸的惨痛。我们只能叹息,在大火无情的摧毁了一切之后,剩下的只是痛苦和深思。
在消防日的到来之际,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认真对待每月一次的消防疏散演练;
2、学习消防器材的正确操作,观察了解学校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
3、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听从老师的安排,小心谨慎;
4、在宿舍内禁止使用插座,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宿管反映,以免发生火灾。
创造安全校园,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关爱生命,关注消防,共享安全的阳光,共享安全的欢乐。同学们,为了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为了构建和谐安全校园而努力吧!
谢谢大家!
3、2021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范文汇编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级四班的xxx。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驯服的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据统计:19xx年我国共发生火灾14万多起,伤亡7千多人,而其中有8%的火灾是因小孩玩火造成的。可见,了解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减少和预防火灾的发生,对同学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1)玩火
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老师和家长做玩火的游戏。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等,还有的在黑暗处烧火柴、弹火柴棍、燃放烟花炮竹,有的在野外烧马蜂窝……
然而,几乎每一种玩法都具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同学们年纪小,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平时应注意做到:
1、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恶果,无论任何时候都不玩火。
2、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常常是诱发儿童玩火的物品,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这些东西。
3、同学间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2)爱护消防设备,保持通道畅通
为预防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防患于未然,人们在许多地方设置了消防设备。这些设备一旦被挪用或损坏,遇上火灾,人们就会束手无策。
1、不要搬动、挪用或损坏消火栓、水枪、水带、灭火器以及专门用于消防的锹、镐、钩、沙箱、提桶等。
2、现代化的商场、宾馆、图书馆等许多公共场所的墙上都安装有红色火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
3、楼梯通道是发生火灾时人员脱险逃生的通道,也是抢救火场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务必保持畅通无阻,不要在这些地方存放自行车和堆放杂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4、2021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范文汇编
大家好!
今年的11月9日是消防宣传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增强全民消防安全责任和消防安全意识”。提到消防,同学们自然会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灾”二字。对于我们校园内的小学生们,遇到火灾时,该如何逃生自救?针对这个问题,消防专家介绍了在公众聚集场所遭遇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请同学们仔细听好: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限度地减少伤亡。
关于消防安全的常识还有很多,请大家本周在家或在电脑课上老师的许可下,登陆“中国消防网”等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