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家的窗帘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2.初步感知用手指点画的美术形式,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点画后能及时擦手,知道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
2.颜料(红、黄、蓝、绿、紫等)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3.各种窗帘的图片或照片若干,用手指点画装饰好的窗帘范图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照片):漂亮的窗帘。
1)展示图片里的窗帘,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窗帘中不同的色彩、线条、图案,激发幼儿装饰窗帘的兴趣。
2)请欣赏教师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用手指点画装饰的窗帘,让幼儿初步感知可以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点画出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图案。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想怎么打扮小熊家的窗帘。鼓励幼儿说出各种不同的构想,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3.教师请幼儿回忆VCD里教小朋友手指点画的技巧与方法,一边具体示范讲解手指点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4.幼儿分组开始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5.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活动延伸:
可在美工区里放置颜料和废旧白色背心,请幼儿当设计师,用点画的方法进行装饰衣服,满足幼儿自由创作的愿望。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于小兔逃家的教案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封面,引导幼儿质疑。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边出示PPT课件一),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幼儿大胆质疑)
2.分段欣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导入:这两只兔子是什么关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引导幼儿猜想: 兔妈妈会怎么说呢?
⑴讲述第一次变化。
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于是他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引导幼儿猜想:哎呀,这下妈妈该怎么办呢?聪明的孩子,快来帮帮兔妈妈。
请幼儿说说,师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
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兔妈妈是用什么来钓他的?为什么不象你爸爸那样用鱼钩而用胡萝卜来钓呢?
你觉得兔妈妈能抓住变成小鳟鱼的小兔吗?为什么?
⑵观察第二次变化。
请幼儿观察画面,小兔又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变成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注意妈妈身上的东西:看来不管山路有多远,有多艰难,一定找到自己的孩子,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请E读一读,然后大家一起再说一说。
⑶观察第三次变化。
这一次小兔又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变成什么?
请孩子用刚才学过的好听的话说一说。
问:兔妈妈为什么不变成采花的人,而要变成园丁?体现妈妈的爱。
⑷尝试创编故事情节。
导入:小兔子还不甘心,还想继续变化着离开家,猜一猜,小兔子还会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变成什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然后请幼儿上来表演对话。
⑸继续观察第四—七次变化。
逐幅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就……”的句型说说小兔和兔妈妈的变化。
⑹问:最终小兔逃离家了吗?(没有)
小结:这只逃家小兔终于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看来无论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有多高,哪怕是跑到天涯海角,孩子永远也跑不出妈妈关爱的目光。
3.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边欣赏课件,边听故事录音。
⑴引导幼儿质疑:听完故事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⑵提问:小兔为什么想方设法想逃家呢?兔妈妈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呢?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呢?兔妈妈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呢?
4.给故事命名。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给故事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1.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质疑、想像。
2.掌握句型“如果……就……”,丰富词语:逃家。
3.能深刻的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2、2020年幼儿园教案小班国家公祭日菊花
【活动目标】
1、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仔细观察菊花,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3、乐意动手粘贴。
2、掌握使用棉签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简单了解国家公祭日,画菊花寄哀思。
2、带领幼儿观察过菊花,幼儿会用语言讲述菊花的外形特征。
3、范例一份
4、画好花径的A4纸,制作好的黄色的菊花,固体胶。
5、棉签和绿色的颜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今天是国家公祭日,今天大家为了纪念*逝去的人们,有很多的叔叔阿姨都去了*纪念馆,献上了一束束的菊花表达他们的哀思。
可是我们离南京太远了,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做一朵菊花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好不好?
小朋友看见过菊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菊花有长长的花茎,有绿色的大大的叶子,花开在最顶端,有花芯,还有花瓣,许多细细长长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围绕着花芯。)
2、教师示范讲解绘画菊花的方法。
教师:你们看,老师的这张纸上上有什么呢\(画有花径的A4纸)?
教师:那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要为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小朋友闭眼睛好,拿出制作好的范画)
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把它变出了的?菊花要贴在哪?怎么贴?叶子怎么贴(贴在菊花径的头部,菊花向上开,叶子贴在花径上)
教师:看好哦,首先拿出我们的固体胶,再拿出小菊花,把胶涂在小菊花的下面,然后粘在花枝的最上面,(可重复一次)然后,在 花茎的两边画上大大的叶子(用绿色的棉签涂几片叶子形状)。画好了把绿色的棉签放到盒子里
3、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进行指导[微点阅读网网]。
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小朋友们将用完的棉签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
4、提问:为什么今天要制作菊花(因为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我们要勿忘国耻)
3、小动物搬新家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场景插图,动物新房图片,两种颜色的火车,六种小动物图片,1到6数字卡,两种颜色的火车票。
活动过程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认识6以内序数,感知序数方向性。
1、参观小动物的新家,认识楼层。
――这是小动物的新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层楼吧?
――新房子每个楼层颜色都不一样,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楼层,在第几层?
小结:房子是从下往上数的。这里一共有6层楼。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数楼层,帮小动物搬新家。
――大象说:“我最大最胖,就住第一层。”
――小马跑得快住在了第四层。
――小猴说:“我会爬树,我要住最高的楼层。”
――熊猫说:“我喜欢蓝色的房间。是第几层?”
――小兔子蹦蹦跳跳住到了红色的房间,第几层?
――唐老鸭说:“那我来住第五层。”
3、播放捉迷藏图片,帮助幼儿巩固认知。
――小动物搬进了新房子,开心的要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想玩吗?
――第几层的谁不见了?
出示小动物排队去旅游图片,帮助认知序数方向性。
――小动物排队去旅游啦,我们来看看从左到右,XX排在第几呢?
――从另一个方向数,XX小动物又排第几?
――两次排队,小动物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动物的两次排队,小红旗的位置不一样。从不同方向数,小动物排队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出示小动物们坐火车图片,帮助幼儿认知序数方向性。
1、介绍坐火车的规则:有两列颜色不同的火车(红色、蓝色),火车票是什么颜色,就坐什么颜色的'火车。
――熊猫买到了一张红色的2号火车票,该坐在哪里呢?
――大象买到了一张绿色的2号火车票,该坐在哪里呢?
――他们的火车票都是2号,为什么位置不一样呢?
小结:火车头的方向不一样,数座位号的时候要从火车头的方向数起。
组织幼儿进行火车游戏。
1、将幼儿分成若干辆火车,每辆六个座位。
2、请每辆火车的第三个小朋友起立!坐下!
3、请每辆火车的第四个小朋友起立!
4、请第2辆火车的小朋友起立,请第2辆火车的第2个小朋友起立。大声说一说自己排在第几个?
4、大班数学公开课小熊请客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
1、提醒幼儿看时要做文明的观众。
2、刚才表演的叫什么?
3、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观看表演。
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四、第三次观看表演,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
1、当小动物们来小熊家时,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动物。
2、当狐狸来时,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请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小熊的语言和动作。
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已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能比较安静的观看幼儿表演,但幼儿对角色之间的语气不够生动,动作不够大胆,协商能力还得有所加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