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古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
寥(liáo)惶(huáng)遭(zāo)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注释】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影响】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拓展阅读
1、古诗《王士禛·再过露筋祠》原文赏析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这首诗写于顺治十七年(1660)夏秋间,当时诗人在扬州作推官。这年三月,作者到扬州就职途经在高邮的露筋祠,曾作五律《露筋词》一首,所以此篇题为“再过”。
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 “露筋祠去高邮三十里,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父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姑曰: “吾宁死不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如果按实叙写这位因担心莫须有的失节而宁愿被蚊子活活咬死的女子的言行而加赞美,尽管可能得到*末世标榜程朱道学的人击节叹赏,却未必能引起一般读者的赞赏,更谈不上给人以善的陶冶和美的愉悦,因为这一生活素材本身包含着在当时看来也未免迂腐和残酷的内容。诗人在面对这一素材时,有意避开了这方面的内容,而将这位女子的守节行为加以抽象化,升华为一种高洁的品格情操,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和审美情趣。这是此诗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首句写祠中所供奉的女子塑像。翠羽,翡翠的尾羽,也叫翠翘,是妇女的头饰。明珰,用珠玉串成的妇女耳饰。俨然,是端庄的样子。这里诗人以局部见全体,只写“翠羽明珰”,而女子整体的仪容风姿之美自可想见。“尚俨然”三字,用虚涵之笔写出塑像的严肃端庄风仪。以与下面的象征性描写相应。写露筋祠,自然要正面写到祠的主人,但诗人对此并不作琐细的描写刻画,而是轻点即止,留下四分之三的篇幅,从环境气氛和景物上加以烘染,以收到虚处传神的效果。
次句从祠内移笔于祠外。祠临高邮湖,一望无际的湖水,湖上的云彩,祠边的树林,构成一个碧绿的世界。用“碧于烟”来形容,显出碧色之浓密,又带有几分缥缈的情致。由于是在月夜,祠外碧绿的世界显得有些朦胧,用“碧于烟”来形容,正符合特定的时间。这句虽也显示了祠边祠外风景的优美,但在诗中不过是衬笔。它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用一片烟碧衬托下文的白莲。
第三句点出 “行人系缆”,正点题内 “过”字。从实际顺序看,系缆泊舟之事在前,入祠瞻仰神像之事在后,瞥见门外白莲之事又在其后。现在把“行人系缆”放到第三句来补叙,固然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同时也是使它成为连接前后幅的纽带,起到点醒特定情景的作用。“月初堕”这个时间,已过半夜,接近黎明,正是白莲悄然开放之时,也是它的风神情韵最适宜的时间背景。
“门外野风开白莲。”祠门外,平野上的清风在拂晓前轻轻掠过,湖边晶莹洁白的莲花就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悄悄开放了。这是写景,但又带有明显的象征色彩。它仿佛是小姑高洁风神的一种象征,也是诗人所向往的高洁境界的象征。这种象征,由于并非刻意搜求设喻,而是境与情合,一时伫兴而就。显得不即不离,有意无意,特具天然的风致韵味。
后两句所描绘的意境,显系点化陆龟蒙《白莲》诗境。陆诗后幅云: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在用晓月清风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来烘托白莲的风神方面,王士禛显然受了陆诗的启发,他自己也明白说过是“似其意”,但陆诗的重点是在慨叹白莲在这种清冷寂寥的环境中开放,“有恨无人觉”,寄托了不被欣赏与理解的寂寞苦闷;而王诗则是以这种清寂的环境烘染白莲的特有风神情致,寄托了对高洁品格与境界的向往。一慨一赞,主旨情调都有区别。在用轻灵不着迹的笔触描绘白莲风神上,两诗有其一致性;但陆诗第三句明白点出旨意,王诗则通体含蕴不露,又有所不同。
诗到清代,意境、意象、语言和构思因袭前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五七言诗已趋衰落的一种标志,王士禛的许多诗,在上述各方面也都可以发现它的承袭。但他往往能于熟中求新,在点化前人诗境诗语的基础上道出自己的某些新鲜感受,这正是他的一些诗读来似曾相识却又有一定新鲜感的原因。
2、关于大暑和小暑的诗词 从古至今人们对节气的关注永不变
在历史的记载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大量相关的古诗作品出现,在二十四节气最热的大暑时节中,不同朝代的诗人的思想活动都可以从...更多
2018-06-28 14:38:14这些花在大暑时节越热开得越美
在烈日当空的大暑时节,如果出门游玩不知道去哪的话,去清爽的水边或者树林里欣赏花朵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大暑这个时...更多
2018-06-28 14:12:09大暑要吃西瓜?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西瓜是夏季首选的时令水果,在夏季不吃上一块西瓜真的就算白过夏天了。但是关于西瓜这个水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因为它的...更多
2018-06-28 13:41:00何为抖音"射墨"书法,现今书法两极端
说起抖音相信大家是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在抖音里我们都知道火了一首有一首的歌曲,也火了一个有一个的小哥哥小姐姐,最近一个...更多
2018-07-03 17:08:23vivoy83返回键设置教程:只需这几招
关于vivoy83这款手机,我们都知道vivoy83是vivo手机中有一款全新的全面屏手机,总的来说vivoy83这款手机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是比...更多
2018-07-03 14:27:07vivoy83截屏教程:三种方法任你选
手机的截屏功能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对于vivoy83这款手机来说,关于手机截屏功能我们也是需要掌握的,具体vivoy83这...更多
2018-07-03 14:16:14邓紫棋和华晨宇的恋情也是见光死
邓紫棋被曝光新恋情,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次是确定了邓紫棋和华晨宇恋情的时候,没想到人家邓紫棋牵手的是另一个人!这邓紫棋和...更多
2017-04-19 16:50:15邓紫棋和林宥嘉是分手后互黑的典型
邓紫棋和林宥嘉交往过这件事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即便是在两人交往的时候不了解,后来他们分手的时候也应该知道了!因为邓紫...更多
2017-04-19 16:47:32陈奕迅老婆一直被骂败家!他俩却感情依旧
陈奕迅和老婆徐濠萦已经结婚多年了,这两人的感情史也早就被曝光!陈奕迅和徐濠萦是怎么在一起的呢?这些年徐濠萦可没少被骂...更多
3、古人关于亲情感人小故事欣赏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你知道有哪些比较著名关于亲情孝顺的感人故事?小文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亲情的故事,一起来学习名人的孝顺之道吧。
许世友五跪慈母的故事
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
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勾结官府到处追捕他。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投身***之后,*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
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司令员。不久,许世友便接来了年迈的母亲。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随后当着数十名官兵的面,泪如泉涌,跪在了地上。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友却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您老就让我多跪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勤劳惯了的许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月,便住不下去了。1959年春天,许世友思母心切,请假后起程返家。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马上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直到母亲答应再也不去砍柴了,许世友才起身。
4、3个和诗词有关的古代爱情故事千年来成为佳话让人回味悠长
言为心声,诗词作为表情达意的文化产物,寄寓了诗人的诸多情感。而喜欢古代诗词文化的朋友,想必都向往过古代那种简单而真挚的爱情。
第1个故事,大雁送相思,出自古籍《余墨偶谈续集》。
有一个女子叫做方玉坤,聪颖敏慧,擅长作诗。她成年后嫁给了丁筱,两人十分恩爱。后来丁筱有事去了南方,多日没有音讯。
方玉坤十分思念丈夫,怅然若失,有一天看到了天上的大雁,忍不住写了一首词抒*感:“叮咛嘱咐南飞雁,到衡阳与侬代笔行些方便。不请你报平安,不请你诉饥寒,寥寥数笔莫辞难,只写个一人两字碧云端。 高叫客心酸,高叫客心酸,万一阿郎出 见,要齐齐整整仔细让她看。”
这首词文字简单,语言通俗,意思是希望大雁把自己的一番相思刻骨传达给丈夫。后来方玉坤把这首词托人带给了丈夫丁筱。丁筱见到词之后,也是十分思念妻子,立刻就回家了。夫妻团聚,非常恩爱。
当然了,说到大雁送相思的诗词,最有名的还要算李清照的《一剪梅》,艺术功力也是更加让人惊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2个故事,诗劝心意,出自古籍《坚瓠集》。
话说程仲权在武昌时,与一位青楼女子很要好。因为青楼女子对程仲权百依百顺,特别柔情,程仲权十分喜欢她,还到处对人说这个青楼女子想嫁给他。
程仲权的朋友俞羡长不相信这个青楼女子,就自告奋勇去接近青楼女子。一番撩拨之下,果然青楼女子就十分爱慕俞羡长,表示愿意和俞羡长双宿双飞。
俞羡长于是写了一首诗寄给仲权,其中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官道中间栽桃李,一株开作两边花。”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两句,却把这个青楼女子见异思迁,脚踏两只船的心态描绘的活灵活现。
程仲权见到这首诗后,明白了是自己自作多情,于是不再对这个青楼女子有任何想法了。
第3个故事,诗歌挽救婚姻,出自古籍《云溪友议》。
古代有个读书人叫做南楚材,他有一次去陈颖这个地方游历,渐渐获得了不小的名气。陈颖太守欣赏南楚材的才华,便打算把女儿嫁给他。
面对着太守的财富和地位,南楚材动心了。尽管他家中已经有妻子,但他还是想要攀高枝。
于是他令仆人偷偷回家,派仆人回家取来琴、书,表明没有再归家之意。南楚材避开了解他情况的亲眷,不让消息透露。还故意放出风声,说自己前往青城山求道,并要去衡山访僧,对仕途功名已经淡泊,要做闲云野鹤了。
南楚材的原配妻子薛媛,擅长书画,文章做得也很好。她非常聪慧,深知丈夫的内心想法,知道自己的丈夫完全就是被财富和*冲昏了头脑,想要抛弃自己了。
薛媛没有哭没有闹,只是对着镜子画了一张自己的像,还写了一首诗和画一起寄给南楚材。诗里写到:“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莫,渐觉发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南楚材收到妻子的自画像及诗,深感惭愧。他不禁想到了妻子和自己的深厚感情,对妻子的付出十分感动,于是他迷途知返,辞谢了太守的好意。然后他立刻归家与妻子团聚,两人白头到老。
当然了,关于一首诗词让丈夫回心转意,历史上还有不少美丽的传说。比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郎才女貌,过了一段*逍遥的恩爱日子。但是后来司马相如发达了,就对卓文君产生了厌倦之情,还想要娶别的妻子了。
相传卓文君知道后,写了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而司马相如看到这首诗后,非常惭愧,于是回到家负荆请罪,和卓文君恩爱到白头了。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古代哪些和诗词有关的爱情故事呢?欢迎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