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0:10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描述方法。

3.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从石柱上雕刻的狮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2.学会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

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具准备:

课件、词卡、田字格磁贴

创设氛围,课前互动

1.出示一幅卢沟桥的大图,师述:卢沟桥是一座举世的桥梁,到此游览的中外游客都会被卢沟桥的狮子深深地吸引住。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这座著名的卢沟桥,好吗?

2.播放多幅带有狮子的卢沟桥画面(伴随音乐,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正面到侧面,用简要的话语指引学生欣赏卢沟桥)。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前的卢沟桥。(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大的特点:狮子多。)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了,好吗?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着重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板书:卢沟桥的狮子(边写边指导写“卢”:“卢”字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户” )。

生齐读课题。咱们先来读读词语吧!

二.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

1.检查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

长吼 偎依 淘气 甚至

大概 挑衅 建筑 抗日

数不清 歇后语

lián gǒng shu xiē gài tiǎo xìn jiàn zhù kàng hǒu wēi yī táo shan

拱石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指名读,一个人读一行词语,字音不对的请小老师纠正;然后重点停留:指出多音字“挑”,另一个读音组词:挑水,理解本课“挑衅”的意思,注意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简笔画理解“联拱石桥”;最后简介“歇后语”的相关文化,明确文中开篇第一句歇后语的用意,突出卢沟桥的狮子多的特点,引起全文。)

2.初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yì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提示读书要求)

生自由读文。

三.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生:写了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师相机板书: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师:三个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里,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三自然段。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句子: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全班学生读句子。

师: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很难数清楚。出示第一段文字,读悟“多”“数不清”,抓关键词语体会狮子多的特点。从歇后语、数据,要不仔细数是数不清楚的,仔细数,你们知道有多少只狮子呢?(增加课外资料补充,仔细数出来的具体数字是501只狮子,体会“多”)。

师:还因为什么“很难数清楚”呢?

生:是因为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个不一定答得出来,可以直指第二自然段。)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请同学们拿起铅笔,默读第二段,用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

出示句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_______鼻子眼睛都看不清。(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大小不一的狮子“真有意思” 。)

出示句子: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____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____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请同学们找到你最喜欢的狮子,自己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狮子(结合图文进行不同形式品读、演读)。

生1: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这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猜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捉迷藏。

师:也许他还会说什么呀?

生:它们好像在说:“你找不着我的,找不着我的。”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就能把课文读好。谁还想读?

生2: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老师发现你按得比较温柔,这是只温柔的狮子妈妈。

师:还喜欢读哪一句?继续。

生3: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出示词卡“偎依”——“依偎”,学生读词,师生配合演读体会。说说还知道那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例如:来往——往来。

师:她用虚声读,好像怕吵醒了小狮子的梦,太有味道了。

生4: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猜猜看,这是怎样的狮子?长长的吼叫,是怎么吼叫?狮子大王真威风!谁来吼一吼?一生表演狮子的动作,一生再读这句。

生5: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我觉得这是只喜欢安静的小狮子。

师:这些不动的石头狮子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情味的,是有灵气的,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读。

(PPT完整呈现排比句式)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你们发现没有,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都用了“有的......好像.......”句式。

师: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几个分句排列在一起,中间用分号隔开,这是排比句,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

生2:我看到句子的前半部分是作者观察到的狮子的形态,后半部分是由此产生的联想。(分男女生合作读。)

师:这样边观察、边想象的句子让人读起来感到既生动又有趣。

1.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用具:标签

一、导课

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 甚至 偎依 大概 淘气 歇后语

挑衅 意义 蹲在 侵略 永远 卢沟桥

5.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3.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4.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三)研讨重点段落(第二段)

1.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

2.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4.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5.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练习

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四、总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具体描写的。

五、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

六、板书

数不清

大的??小的??甚至??蹲坐??长吼

低头??听

偎依??熟睡

藏??游戏

淘气??按

(看)(想)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1、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不但数量多,而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趣。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句子的意思,在读中展开想象。

3、对卢沟桥的狮子产生喜爱之情,为北京有这样的著名古建筑物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课《卢沟桥的狮子》,和字词宝宝交了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字词宝宝来了,快快找找你的朋友。(学生认读,书空“卢 世 异此”)

二、 直入重点,展开想象

1、切入重点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学习课文也这么棒吗?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质疑学生,生回答:1、我想知道有多少狮子?2、我想知道狮子的大小···)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文中有一句话就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请你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用直线画在书上。(生动手读书,找句子。教师**)

汇报: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师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不清)

2、理解“大小不一”

师:文章哪段写了“大小不一”?请你大声读出来。(第二段第一句话)(课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只有 甚至 什么意思?(你能用读告诉大家吗)

3、理解“形态各异”

师:什么叫“形态各异”?( 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它们的样子怎么不相同,你是从哪知道的?用波浪线画在书上。

师:小朋友们找的真认真,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子的狮子。(适时其他孩子补充)

(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找的都很好。我们先来读一读描写大狮子的句子。你发现什么?(表示动作的词,有的···好像)

师:作者就是通过对石狮子进行不同动作的描写,使狮子的形态跃然纸上,不仅如此,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狮子的形态,还加入了想象。把昂着头的狮子想象成朝着远方长吼,把低着头的想象成在听桥下的流水声,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呀!使人如临其境。这就是“栩栩如生”(板书)让我们带着想象读一读吧!(课件)

师:小狮子就更有趣了。你能找到动词吗?圈一圈。

师:小狮子这么有意思,你能用动作把小狮子的形态表演出来吗?快来试一试。(评选表演小明星)

4、拓展练习

师、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五种吗?你从哪知道的。

还会有什么形态的狮子,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课件,说话练习)

师:读了作者的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你有什么感受?)

师: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它真的是数不清吗?(学生讨论:)

5、师总结

岁月如梭,卢沟桥在风雨战火中始终不倒,成为了“举世闻名”(板书)的建筑,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为有这样的古建筑感到自豪吧!

三、小结 促升华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想对卢沟桥的狮子说什么吗?

拓展阅读

1、语习的

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正所谓“处处留心皆问”。生活中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生,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过渡,师要引导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观察方法,培养乐于观察的习惯。

1.培养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观察顺序。

2.懂得调动多种器官观察事物,一边观察,一边想象。

3.提高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炼方法,激发兴趣

师:生活在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会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同们认真想想,你们平时观察都使用了身上的哪些“小助手”?这些“小助手”让你了解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我用眼睛观察,观察东西的大小、长短、颜色。

生:我观察水果的时候,用嘴巴帮忙,品尝它是酸的还是甜的`。

师:酸的或者甜的指的是水果的——

生:味道。

生:我观察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鼻闻它的气味。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看看它光滑还是粗糙。

生:可以用耳朵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还有么?

(生思考后)

生:还要用上自己的大脑,一边观察,一边想象。

师依据生回答板书:

眼颜色、大小、长短

嘴味道

鼻气味

手触觉

脑想象

师:眼睛、嘴巴、鼻、手、大脑都是我们的小助手,让我们认识了许多东西。这节课我们就请它们帮忙,来观察花生吧。

师:花生大家都见过,那么,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来观察花生呢?

生:先观察花生壳,再观察里面的仁。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观察。

师:你们的办法很好,我们今天就这样来观察。

(师把花生分发给每个同,让大家仔细观察)

[生以前观察过东西,了解一些观察方法。但是,不够全面、系统,师调动生的经验积累,复习、汇总生平时使用过的一些观察方法,为后面观察花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师巧妙的点拔,让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

二、细心观察,用心体验

(一)观察房

师:你现在是一粒花生,那花生壳就是你家的——

生:房

师:你家的房有什么特点?

生:我家的房是淡黄色的。

生:我们的房有小朋友的大拇指那么大。

生:我还会唱歌呢!人们一摇,我们就唱出美的歌声。

生:房外面坑坑洼洼的。

师:不够光滑,换个词语——

生:很粗糙、毛毛糙糙的。

生:我家像个小葫芦,有两间卧室,一间我住,一间弟弟住。

师:爸爸妈妈呢?

生:我们一出生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师:真了不起!还有发现么?

生:房两端像嘴巴一样微微翘起。

师:猜一猜房里面有什么?

生:当然是两个花生宝宝。

师:轻轻打**,看看你猜得准不准?

(二)观察宝宝

师:用刚才的办法,仔细观察花生宝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身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

生:我们都穿着淡红色的内衣。

师:你可不要小看这红色内衣,她还有*功能呢!

生:我们弟兄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是我,小的是弟弟。

生: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口水都要掉下来了,真想吃了它!

师:想吃就吃吧,美美地品尝,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过后讨论)

生:咬第一口就觉得很香,后来香味在整个嘴里都有了。

生:是呀!真是满口留香呀!

师:再尝尝宝宝的内衣。

生:又苦又涩。

生:和花生宝宝的味道差远了。

[师给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观察,然后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生说得轻松;师及时提示、修改、规生语言,生讲得到位;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缩短了生与所观察事物的距离;师幽默的语言,活泼有趣,是对生无声的*。生乐于观察,乐于表达。]

三、拓展延伸,合理想象

师:你们家原来住在哪里?

生:地里。埋在土里。

师:你为什么不把果挂在枝头,让大家看到你,夸赞你呀!

生: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做人嘛,要谦虚点!

师:改成“做花生嘛,要谦虚点!”会更合适。你很谦虚,但是听说你的作用却很多,能介绍一下吗‘7

生:(陆续)可以榨油。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还可以*部分疾病。

师:看来,我们都应该向你们花生习。

生:不客气!

[用采访的形式,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巧妙问题,让生明白道理,积累素材的同时,不留思想育的痕迹。简洁明快,趣味横生。]

四、编写提纲,妙笔生花

师:有一天,外星人来到地球上,他们不认识你们,以为你们是一些虫。他们看了半天,你们也没有动,他们更加奇怪了。你准备怎么做自我介绍?

生:可以先介绍我家的房,再介绍我自己,最后介绍我们的作用。

师:很好,思路清楚。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先介绍自己的总体情况,比如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接着介绍样,最后介绍自己和人类的关系。

师:还可以写你和人类之间、其他水果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题目自己拟定,可以是《我》、《花生宝宝》,还可以是《花生的一天》等,然后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写下来。

[‘‘向外星人介绍自己”远比“把你自己的特点写下来”更让生感兴趣。生对外星人好奇,急于向外星人介绍自己,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巧妙地把写作思路融入谈话之中,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2、一年级语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认字和朗读课

生通过朗读课,明白小燕妈妈为什么夸小燕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实物、动物头饰

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与同们一起来习一篇新的课,在共同习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哪位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件出示课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这里有个生字宝宝(指“次”字),读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读,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熟记生字

1、小燕怎么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呢?我们一起来习课就知道了。

2、生轻声读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

3、生读课,检查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次、再、仔、什、燕、现、么、得)。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3)互读互找,做游戏。

三、自主习,合作探究

1、请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2、汇报朗读。

3、画面展示,比较分析。

你们看过冬瓜和茄吗?(课件出示:冬瓜和茄)你发现了什么?“躺”是什么样的?“挂”是什么样的?从这两个字中你看出冬瓜和茄有什么不同吗?

指导朗读:读读这一段。(课件出示:“躺”读重一点,“挂”读轻一点)

4、朗读课,理解感悟

(1)小组分工合作读课的二——四自然段。

(2)讨论:小燕到菜园去看了几次?每次都发现了什么? 燕妈妈为什么夸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师板书)

(3)引导生跟小燕一起仔细观察冬瓜与茄的不同。

(4)小燕三次去了菜园,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你是小燕,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能读一读小燕说的话吗?

(5)齐读小燕妈妈最后说的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除了小燕看到的,你还发现了冬瓜和茄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

四、角色朗读,拓展表演

们,你们在今天的习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老师很高兴。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分角色朗读课,看谁读得最棒,有信心吗?

1、四人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生分角色朗读。

3、生戴上小燕和小燕妈妈的头饰,表演本。

五、笔画,指导写字

1、习新笔画。

2、重点讲解“回”、“片”、“皮”。

冬瓜 大 绿的 皮上有细毛 躺

小 紫的 柄上有小刺 挂

3、课《画》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

)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生说,再请后排一位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

(4)背诵全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点击查看更多卢沟桥的狮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3741.html

热门阅读

  1. 新年开业大吉祝福语28句
  2. 201年4读书日祝福语
  3. 王适《江滨梅》全诗原文及赏析
  4.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5. 201年春节企业贺鸡年对联大全
  6. 《活化石》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7. 《青松》优秀教案
  8. 观美言后读后感
  9. 尊老爱幼的诗句
  10. 中华好诗句经典
  11. 青春即将逝去的句子
  12. 企业员工学习心得体会
  13. 日记1000字
  14. 描写黄河的经典古诗
  15. 公司人事部新员工工作心得及总结范文
  16. 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201
  17. 你若来请在枫叶红了的时候现代诗外二首
  18. 《口语交际·秋游》教学设计
  19. 年的记忆优美散文
  20. 明天你好的个性说说
  21. 中秋节的经典祝福语
  22. 小学二年级班务工作总结的范文
  23. 《水》优秀教学设计
  24. 201年最新二月二祝福语
  25. 植树小学生作文范文
  26. 校园文化艺术节主持词范本
  27. 201年复活节给朋友的微信祝福语
  28. 2015最新羊年春节贺词
  29. 四字春节对联
  30. 曹操的诗词全集
  31. 教师节师恩难忘作文800字
  32. 有关春节的的诗词大全
  33. 测量技术员与矿长安全承诺书范文
  34. 李晨说过的名言
  35.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恋人The Top and Ball
  36. 母鸡优秀教案
  37. 别具一格的家乡花婆会杂文随笔
  38. 王昌龄荷花诗句
  39. 《小熊的森林》读后感
  40. 新娘的结婚贺词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0 18:56:29
本页面最近被 92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