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8-09 12:06:02

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作为宋词“经典”印在今人心目中的,近半个世纪来,它被选入中学课本和大学教材,几近家喻户晓。《卜算子·咏梅》是否南宋产生时即享有如此盛名呢?它在词史上的实际影响究竟如何呢?值得认真思考。本文联系整个词史及词学批评史,考察此词历代传播和接受的真实状况,描述作为陆游“代表作”和宋词“经典”的形成过程,进而通过这一“个案”揭示文学发展史上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断桥,人迹罕至,梅花在此间悄无声息地开落,清冷寂寞,孤傲绝俗,无人欣赏,独自愁,更著风雨,饱受摧残,生存环境如此险恶。梅花志趣高洁,不争浮华,纵然碾为尘土,也清香如故,气节可嘉。赞梅,亦是词人自赏。此词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以梅自况,借梅抒情,咏物而不滞于物,遗形而取神,堪称佳作。

选本是一种成熟的文学批评形式,选家通过选本为时人和后代提供创作和鉴赏的典范。每个时代皆有其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标准,文学作品声誉显晦的背后,反映出时代审美风尚和读者期待视野的转移变化。词选家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词作加以鉴赏和批评,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通过词选家不断选录,得到广泛传播,奠定了词人在词史上的地位。陆游《卜算子》,历代选录情况不同,大体上,由少选到多选,人们对它的态度,是由“冷”转“热”的。 《卜算子》作于何年?无从确考。最早是嘉定十三年(1220)陆游的儿子陆子遹刊刻于《渭南文集》卷四十九。据《渭南文集》编排顺序,可能作于蜀中。此词无“本事”,当时未见有任何记载和评议,说明只是一般词作,无甚影响,“时效”价值有限。

从历代词选选录的情况,可以看出此词价值和影响的变化。最早选录陆游词的是南宋书坊原编,何士信增修笺注的《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此书选录词作以宋词为主,仅《前集》选录陆游的《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南宋末,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选录南宋名家词,陆游词入选达20首,皆无《卜算子》。周密《绝妙好词》,以选录精粹著称,陆游词入选3首,其中有《朝中措》,题作《梅》,而不选《卜算子·咏梅》,说明周密认为同是咏梅词,《卜算子》不如《朝中措》。

赵闻礼《阳春白雪》选陆游词6首,其中有《卜算子》。这是《卜算子》首次进入词选家视野,作为陆游词“代表作”开始引起词家注目,这是它迈向“经典”的第一步。《阳春白雪》选录宋词人231家671首词作,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选录原则是“取《草堂诗馀》所遗及近人词”。“补遗”,偏重保存文献,不同于只取“精华”的选本,因此,尚不能断定赵闻礼看重《卜算子》。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流传不广,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沈辰垣等奉敕编《御选历代诗馀》 时,尚未获见。直到乾隆时,阮元得到赵孟頫手写草书本,将其改写为正书,编入《宛委别裁》。道光九年(1829),始为江都秦恩复刻《词学丛书》所收录。咸丰三年(1853),伍崇曜又据秦刊本收入《粤雅堂丛书》,此书才开始广泛流传。也就是说,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自宋末到清乾隆前的几百年间,世人罕睹,故《卜算子》影响甚微。

《草堂诗馀》、《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绝妙好词》、《阳春白雪》,是南宋四部最重要的词选,对后代影响甚巨。四书四次所选陆游词累计达30首,《卜算子》仅选一次,只是众多词作中的一首。可见,同时代多数词选家,并不看重《卜算子》。

明代嘉靖年间, 题明程敏政编《天机馀锦》,仅选录陆游词1首,即《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后来,《草堂诗馀·后集》中“花禽类”共选宋人咏梅词7首,其中周邦彦4首,曹组1首,苏轼1首,晁冲之1首,却无陆游《卜算子》。词选家选谁?谁的词作入选多少?表明词选家对词人词作的不同评价,甚至代表一个群体,一个流派,乃至一个时代对该词人词作的评价。成就越高,影响越大的词人词作,被选录品评的次数也越多。晚明之前,词选家对《卜算子》只是偶有选录,但疏于品评,其价值是较低的。

晚明时,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选陆游词4首,《卜算子》为其中一首。卷上评点云:“排涤陈言,大为梅誉。”卓人月《古今词统》选陆游词多达30首,《卜算子》是其中一首,地位并不突出。徐士俊评点此词:“末句想见劲节。”潘游龙《古今诗馀醉》 卷十三评曰:“末二句大为梅誉”。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评曰:“言梅虽零落,而香不替如初,岂群芳所能妒乎?”皆称赞词中描写的梅花孤傲高洁的品格,又“知人论世”,由梅而称赏词人。经过南宋末至明中叶长时间的相对沉寂,《卜算子》在晚明词选家眼中始被重视,不仅选录,且给予较高评价,《卜算子》正式从陆游众多词作中脱颖而出,影响逐步扩大。

清康熙皇帝御定,侍读学士沈辰垣等编的《御选历代诗馀》,选录唐至明历代词九千余首,为“集大成”的选本,影响甚大。该书选录陆游词多首,其中有《卜算子》,这是“官方”对此词的肯定和提升。但它只是入选多首中的一首,在九千余首中,更是如“沧海一粟”,并不引人注目。此后,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的《词综》选陆游词15首,无《卜算子》。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的《词选》,董毅的《续词选》皆未选陆游词。黄苏选编的《蓼园词选》仅选陆游《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周济的《词辨》仅选陆游《朝中措》(怕歌愁舞懒逢迎)1首,又《宋四家词选》选录《朝中措》(怕歌愁舞懒逢迎)、《极相思》(江头疏

雨轻烟)、《鹊桥仙》(茅檐人静)3首,俱无《卜算子》。嘉庆间,舒梦兰的《白香词谱》选陆游词1首,即《沁园春》(孤鹤归来)。端木埰的《宋词赏心录》选录宋词名家17人名作19首,陆游词选录1首即《沁园春》(孤鹤归飞),咏梅词则选录姜夔的《暗香》、《疏影》,而不是陆游的《卜算子》。陈廷焯《词则》共选评陆游词9首,梁令娴《艺蘅馆词选》选陆游词2首,亦无《卜算子》。清代各家各派的重要词选多不收录此词,影响最大的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皆不重视陆游词,《卜算子》不显于世,影响极有限。

1924年,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首》问世,其中选入陆游词2首,即《卜算子·咏梅》、《渔家傲·寄仲高》。朱祖谋是词学宗师,弟子及再传弟子甚众,其《宋词三百首》在当时即令词学界瞩目,广受欢迎。《宋词三百首》之成,又多赖词学大家况周颐切磋商定。因此,此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末民初词坛的主流词学风尚。况周颐高度评价朱祖谋的选本对于启发后学以窥宋词门径的重要作用。经过唐圭璋的笺释,《宋词三百首》更是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至今仍被人奉为学词之圭臬。至今,以朱祖谋原选和唐圭璋笺注为基础的《宋词三百首》注释、今译和赏析本就有几十种之多,《宋词三百首》的影响堪称史无前例。《卜算子》从陆游多首名作中突显出来,借《宋词三百首》得以广泛传播,“身价”倍增,其“经典”地位由《宋词三百首》得以最终“确定”。

胡适论词,重白话,重通俗平易。1927年,北京文化学社印行的胡适《国语文学史》第三编《两宋的学》,其中第五章《南宋的白话词》选评陆游词5首,即《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鹊桥仙》(华灯纵博)、《鹊桥仙》(茅檐人静)、《点绛唇》(采莲药归来)、《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胡适《词选》,选录陆游词21首,其中也有《卜算子》。胡适为学界领袖,影响甚大,他选录《卜算子》,是对此词“经典”地位的进一步“确认”。此后,即有更多的词学家选录和评论《卜算子》。卜算子·咏梅陆游。

但也有词学家并不看重《卜算子》。吴梅的《词学通论》第七章《概论二》论陆游词时,只引述《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王易《词曲史》中《南宋诸家词》引述陆游词3首,薛砺若《宋词通论》评述陆游词6首,皆无《卜算子》。胡云翼《宋词研究》下编《宋词人评传》十三《辛派的词人》引述陆游词7首,《词选》选录陆游词11首,《中国词史略》

第四章《宋词》下《南宋的白话词》引述陆游词10首,吴丈蜀《词学概说》第三章《南宋的白话词》,引述陆游词4首,皆无《卜算子》。《卜算子》虽是“经典”,但没有“定于一尊”。

建国后,普遍重视爱国词人的词作,夏承焘、盛弢青的《唐宋词选》选陆游词9首;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的《唐宋词选注》,选陆游词9首;胡云翼的《唐宋词一百首》选陆游词4首,《宋词选》选陆游词11首;社科院文学所的《唐宋词选》选陆游词7首,其中皆录《卜算子》。刘永济的《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仅选陆词2首,即有《卜算子》。仅有极少数

有学术个性的词选家不选《卜算子》,如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选录陆游词21首,无《卜算子》,咏梅词则选录《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陆词3首,即《汉宫春》(羽箭雕弓)、《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钗头凤》(红酥手),亦不选《卜算子》。

文学作品价值高低、影响大小,除本身优劣外,还会受到“非文学”因素的影响。作品经过名人尤其是“权威”的品评或和作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陆游《卜算子·咏梅》,最有名的和作是*于1961年12月创作的《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27日,他把《卜算子·咏梅 》作为文件批给在北京参加*工作会议的人们看,并将陆游原词附于其后。*的和作最早公开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诗词》。陆游原词本就情辞兼胜,*的和作加上他当时作为“领袖”的*权威和超常影响力,陆游词得以广泛传播。

许多词选家和评论家都高度称赏陆游《卜算子》。《浙江时报》1961年12月27日,刊发夏承焘、怀霜的《西溪词话之四――陆游咏梅词》,认为陆游的《卜算子》与陈亮的《梅花诗》是宋代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钱仲联写有专文《陆游〈卜算子·咏梅〉》,发表于《新民晚报》1963年2月22日。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中选陆游词9首,其中有《卜算子》。唐圭璋《唐宋词简释》陆游词仅选一首《卜算子》。《卜算子》成为陆游第一代表作,地位无可撼动,完全达到了超“经典”高度。

陆游《卜算子·咏梅》,历代学者皆没有确指作年。直到1964年3月15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待到山花烂熳时”——读毛**新发表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一文说:“我以为这词当作于五十三岁以后。”也就是孝宗淳熙四年(1177)以后。因为陆游于此年作了《城南王氏庄寻梅》一诗,其中“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等句,和《卜算子》的意境完全相同,“环境稍稍改了一下,‘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换成了‘驿外断桥边’,看来是把梅花这个典型的性格放在更典型的环境里去了。”郭沫若认为《寻梅》诗当比《卜算子》早,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断定此作当为陆游53岁以后所作。不过,证据并不充分。宛新彬认为此词作于乾道二年(1166),(程自信 许宗元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第1012页)不知何据?李易《读陆游〈卜算子·咏梅〉词》,认为它是词人整个一生遭遇的写照。(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集》,第340页)将此词普泛化、抽象化,无视具体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是不妥的。实际上,此词只是陆游一生中某一特定阶段感情和思想的表达,普泛化的理解,不是其“原生”意义。

与《卜算子·咏梅》相比,陆游其他咏梅词没有获得如此高的声誉,是否因为其他词作都逊色呢?还是有其他“非文学”因素?陆游有咏梅词多首,其中《朝中措·梅》云: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梅花飘零孤恨,清淡清高,先于百花,开于早春,独立超群,词人借梅自喻,自伤**。明潘游龙《古今诗馀醉》卷十三评曰:“全是借梅写照,前一叠妙兴可赞。”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评卷一云:“借梅自写,写出梅神。”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云:“全首比兴,乃更遒逸。”《绝妙好词》、《草堂诗馀·别集》、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皆选《朝中措·梅》而不选《卜算子》。实际上,《宋词三百首》之前,《朝中措·梅》亦为词选家所重视,其影响并不低于《卜算子》。

朱敦儒《樵歌》中也有《卜算子·咏梅》: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此词不知明确作年,从词意推测,当为中年以前作品,陆游《卜算子》模仿其作是极有可能的。两词相较,立意相同,笔法相似,皆以梅喻,寄托自身高洁孤傲之意。陆游不论在生活志趣或诗歌创作方面,都受到朱敦儒影响,朱敦儒词在前,陆游词在后,陆词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朱词却默默无闻,原因并非在于工拙,而在于“际遇”不同。

宋词咏梅佳作比比皆是,如苏轼的《阮郎归·梅词》、周邦彦的《花犯·梅花》、李清照的《清平乐·咏梅》、陈亮的《丑奴儿·咏梅》、刘克庄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吴文英的《解连环·梅花》、周密的《献仙音·吊雪香亭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历代词选本多有选录,论者多推崇备至。张炎《词源》卷下《杂论》云:“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李佳《左庵词话》云:“白石笔致**雅,非他人所及,最多佳作。石湖咏梅二词,尤为空前绝后,独有千古。”《暗香》、《疏影》为白石自度曲,享有独创“专利”,历代仿效和韵甚多,成为词史一大景观。这两首词不只是某代某词人特别钟爱而已,而是历代词论家公认的咏梅词“经典”,民初以前,它所受到的赞誉远远超过陆游的《卜算子》。可是,今天,上述咏梅词的声誉似乎都不及陆游的《卜算子》。

宋词“经典”的形成,与词作的历代选录情况,评论家的品评,后人的和作,都有很大关系,是历史地“层累”地造就的。今天,《卜算子》已成为陆游词的第一代表作,或与《钗头凤》一起成为陆游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词作。这一“经典”的形成,固然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有极大的关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亦不能否认有偶然性因素。假如没有朱祖谋作为词学宗师的影响,没有胡适作为学界领袖的影响,没有*作为*权威的影响,陆游《卜算子》能有今天如此高的“待遇”,是难以想象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在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盛开。已经是黄昏时分,她独自承受忧愁,还有那狂风暴雨的侵袭。

梅花在百花之先开放,并不是想要争夺明媚春光,任凭其他百花心生嫉妒。即使飘落被碾碎成泥,可那清雅的香气却依然长存。

【故事链接】

陆游特别喜欢梅花,常常以梅花自喻,借梅花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自己的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感。在他的作品集《剑南诗稿》中咏梅的诗很多。

拓展阅读

1、《·》赏古诗赏的诗

朝代: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任群芳妒。零落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花自况,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的上半阕着力渲染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称赞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花香自苦寒来!野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大《谱序》说:“野生不栽接者,……谓之野,……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虽历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阕集中写了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话》)就是说,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阕写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花“无意苦争春”样,对他物的侮辱、误概不予理睬,而是“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泥土了,轧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样永驻人间。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层:“零落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花纷纷凋落了,这是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意推上最高峰。虽说花凋落了,被践踏泥土了,被碾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种坚贞的自信。人借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通篇来见“”字.却处处传出“”的神韵.且作者以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对的赞中,显示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纵观全,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代又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相关推荐】

2、·蒋山呈叶丞相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蹊。

译文

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起踏雪寻,现在又依依惜别。你离开后,我将会有怎样的番思念。

长江西岸的白石岗,长满了萋萋芳草,惹来片离愁。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就像桃李不会言语,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

注释

(1)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蒋山:即钟山。

(2)独立苍茫:杜甫《乐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诗”。苍茫:空阔无边的样。日暮天寒: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句即为归去来兮。

(3)《诗·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白石岗:在建康朱雀门外,当为二人常之处。芳草萋萋:《招隐士》:“王孙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5)《记·李将军列传》引谚语赞曰:“桃李不言,下自蹊。”喻实至名归。

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探踏雪几何时。”,回忆与友人当时起在钟山上踏雪寻历,“雪”象征着纯洁,“”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人与友人起踏雪寻,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

下片紧承“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片闲愁,芳草萋萋。”几句,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景色没有变,却没有同之人,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多情山鸟不须啼。”,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会惆怅不已。最后两句,引用《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作于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叶衡也是当时著名的抗金人物,与作者关系密切。辛弃疾这次在建康任职,也是出于叶衡的推荐。叶衡于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该此事。

3、《尸兄》动漫语录句和文案台

1、末日动荡,人性泯灭,这真是个令人绝望的世界。

2、长大后换我来背你

3、你说临高楼,雨湿面,云中身影却不见,后来枯坐着垫,等千年,戏中戏言……终难现。

4、我们永远控制不了悲伤,就像生命控制不了死亡。

5、年人......做事都看利弊........而我........就想.......分个对错!

6、悲歌可当泣,远望可当归

7、人,固有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可是自己选的

8、为什么选的是我?
女:我喜欢你的责任心,让我很有安全感。在这刻,我不知道刚刚的僵尸是不是人类的末日,但是我的世界末日却已到了——白小飞

9、外面的世界 很精彩 我出去 会不会失败
外面的世界 特别慷慨 闯出去 我就可以活过来
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 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
下定了决心改变日真难捱 吹熄了蜡烛愿望就是 离 开

1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人生最大的谎言莫过于我没事。

11、这什么僵尸啊,连个门都打不破,中国随便来队城管都能全灭了他们啊!

12、*就该有*的样

13、人类只有在痛苦中才能产生觉悟。来吧,白小飞,让我看看你有多痛苦吧!

14、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15、就生活给我们再多失望,我们也要坚持梦想。

16、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暮然回数风流 非皇非帝非诸侯

17、言无声,泪如雨

18、无论世界多么让我们失望,都不能放弃梦想。如果这个世界变得不太好了,那就让我变的更强,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哪怕只有点点

19、没有人逃得过悲伤,就像没有人逃得过死亡样。

20、你现在已下班啦,只是个普通漂亮的小姑娘,外面那么多尸兄,我怎么可能让你个人出去呢,还是我送你吧

21、你说粉黛轻妆,红袖添香似鸳鸯双,后来病入膏肓,枯瘦戏骨...如玉陨消香...

22、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23、生命终将消亡…
你我都如是……

24、难道固执闪烁的光,最后只剩虚伪的慌。

以上就是关于《尸兄》动漫语录句和文案台的所有内容了,相信这篇小编细心整理的文章肯定能对你有所帮助,记得**你的好朋友哦。

点击查看更多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0778.html

热门阅读

  1. 2016精选幽默万圣节祝福语
  2. 物业小区商铺房屋租赁的合同
  3.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4. 世界无烟日祝福语:远离香烟
  5. 2018年春节祝福短信集锦
  6. 《果园机器人》教案范文
  7. 春节201祝福语
  8. 最新版停车场地租赁合同
  9. 游东山公园的五年级作文600字
  10. 三八妇女节宣传标语
  11. 猴年元宵节对联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13. 教育教学的工作反思范文
  14. 酒店实习自我鉴定模板
  15. 甜言蜜语的句子
  16. 小学迎国庆系列活动总结
  17. 《归园田居》教案
  18. 少儿 睡前故事大全
  19. 《你在为谁工作》的读后感
  20. 受表彰代表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
  21. 2019年新年祝福语
  22. 范仲淹的名句有哪些
  23. 情感散文:当年小女生重病
  24. 国际商学院社会实践小组工作报告模板
  25. 勉励劳动对联
  26. 幼儿安全防范宣传标语
  27. 喜欢上了诗随笔
  28. 描写春雨蒙蒙的诗句
  29. 唯美的诗句网名
  30. 伤感想哭的句子
  31. 2018年新春祝福语短信大全
  32. 罗迪克的秘密美文
  33. 满江红遥望中原赏析
  34. 从猴子取食看人才与岗位美文
  35.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范文
  36. 最新《大雁归来》教学设计范文
  37. 渴望日出诗歌
  38. 关于回家的情感散文
  39. 小学除夕话题作文:快乐的除夕之夜
  40. 100条给闺蜜万圣节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0 22:26:17
本页面最近被 44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6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