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1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1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己也可以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这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同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2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对联,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吃饭的时间到了,在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为这样可以去除“怪兽”来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灯要一直点着,这样可以表示来年前程光明无阻。到了晚上要包饺子,在包的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一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到了半夜12点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因为12点后为新年,放鞭炮是喜庆新年,这个时间放鞭炮表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3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 4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拓展阅读

1、

“爆竹声中一岁除,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就是描写的,是我国古老的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诗的第一句讲的就是“爆竹”,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年的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啦,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来辞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的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放爆竹可以制造出喜庆的气氛,是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但现在因为环境问有很多地区都是限制放爆竹的,我们在娱乐的同时还是要遵守*的规定哦。

爆竹声一停,家家户户就开始拜年了。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几个人邀请到一起去给别家拜年、也有的是聚在一起互相祝拜,这种拜年的方式称之为“团拜”。当然,我相信在看联欢晚会之前,你们最期待的肯定就是收压岁钱啦。“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你们一个个肯定都满载而归,手中拿着好几个大红包。拜年时,晚辈必须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们。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古代有两种,第一是常见的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另一种以彩绳穿线编织为龙形,致床脚。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用红包直接装的,简单方便美观。

我的每年放假后都要回老家山东,与爷爷奶奶一起共享团圆,这是我一年中最放松开心的日子,也是全家难得团圆的时刻。

2、优秀

盼望着,盼望着,年越来越近了……

我的家乡在浙江杭州,本地人过年的时候,都要祭年菩萨。年菩萨,有财神菩萨,灶王菩萨,六畜菩萨……祭拜菩萨是家乡历史悠久的民活动,更是每家每户最重视的民活动。

祭年菩萨通常在大年三十的前两个礼拜举行,老人们会拿出挂在墙头的老黄历本,好好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祭年菩萨。时间挑选好了,传统的食物也需要做好准备,还要备好献给年菩萨的纸钱,祭拜年菩萨的各项事宜一般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听奶奶说,年菩萨吃到了好吃的,收到了纸钱,便会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的。

今年的腊月十八,我们家也开始祭年菩萨了。爷爷把桌子移过九十度角,从柜子里拿出了碗筷,酒盅和蜡烛,朝灶王菩萨的方向整整齐齐的摆放好。奶奶则在厨房里不停忙碌,准备着给菩萨们吃的祭品。

一切准备就绪了,爷爷点燃了蜡烛,弟弟则两手持着三炷香,头一个走上前去恭敬地鞠上三个躬。轮到我了,我虔诚的走到蜡烛前,这次祭的是曲星菩萨,听妈妈说,曲星菩萨是保佑我们学生学业有成,我便朝蜡烛鞠了三个躬,心里默念着:曲星菩萨,请您保佑我明年学上步步高升,学业有成!

拜好了菩萨,趁着菩萨还在上面享用食品时,我们就要去楼下给菩萨烧纸钱。这次烧纸钱,爷爷交给了我一个任务:端酒盅。爷爷二不说便把酒盅放到了我的手心里,接着,我们一家人排着队伍,弟弟拿着三炷香在前面打头,我捧着两个酒盅,爸爸拿着纸钱……各司其职,安静有序的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楼下的一个大铁箱前。奶奶轻轻地,慢慢地把一串串纸钱放进了大铁箱里,爷爷拿出了打火机,在纸钱的角落点上火,一缕红艳艳的火光便从一边的纸钱上蔓延开来,年味儿也在四周渐渐扩展开来。我小心翼翼的将两个酒盅递给了爷爷,爷爷接过两个酒盅,将里面的酒绕着大铁箱撒了一圈,让菩萨快点拿走纸钱。金色的火光照着我们一家人的脸,我们双手合十,虔诚的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新年前,杭州的家家户户都点起蜡烛和纸钱。被风吹在天空中的纸钱,带着人们对新年的希冀飞向远方,被火光照亮的一张张脸庞,祈求着新一年的顺顺利利。我望望漫天飞舞的纸钱,心想:年菩萨不一定能显灵,但它却寄托了杭州人们对新年的所有美好期盼。

3、

说到永康的,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来年不利。

联:联也叫门对、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联贴门上,为日添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在贴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才知道各地每什么太大的差别吧。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介绍春节习俗的话题作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3267.html

热门阅读

  1. 《最美的美束》的教学设计
  2. 描写水的诗句大全
  3.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4. 50句唯美的句子
  5. 行政管理专业实习的报告
  6.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词赏析
  7. 生命的价值与责任演讲稿
  8. 开业祝福语简短
  9. 用古诗赞美黄河
  10. 学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11. 从自主管理走向自主发展演讲稿
  12.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美文摘抄
  13. 中考百日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
  14. 我爱我的家乡手抄报
  15.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
  16.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整理与复习》说课稿范文
  17. 2019年新年贺词
  18.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和谐教育论文
  19. 关于人生感言的经典语句
  20. 关于郦道元《水经注三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21. 农村土地转租合同模板
  22. 做文明中学生精彩演讲稿范文
  23. 撒贝宁李白森林婚礼宛如童话
  24. 企业工厂大门的标语
  25.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26. 十一月国旗下演讲稿稿范文
  27. 关于家庭和睦的短句子
  28. 催人泪下沉默的父亲散文
  29. 新闻策划方案如何更好地为新闻采访服务论文
  30. 2016暑假给同学们的开心祝福语
  31. 播下希望的种子作文1500字
  32. 顾名思义该怎么造句
  33. 2016年天冷了优秀作文
  34. 小学三年级关于春游的作文300字
  35. 201年3植树节经典短信祝福语
  36. 201qq情人节祝福语
  37. 国庆节的经典祝福语
  38. 年夜饭五年级优秀作文
  39. 户证管理中队长竞职上岗演讲稿
  40. 关于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0:31:19
本页面最近被 21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2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