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怜悯纪实故事
我是在电影开始的时候才注意到前排那对老夫妇的。
上映的片子是《温柔的怜悯》,虽然例行要放的电影序幕已经打了出来,仍有好多人拿着话梅饮料之类的零食出出进进。当我听到那个女孩的声音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她说:“您的票是31号吗?”这家电影院29号和30号的座位之间隔着过道,如果一对恋人被过道隔成牛郎织女,那就真是不走运了。令我感到特别的是我听到的回答,一个苍老的女声很慢很优雅地响起:“真是对不起呀,**,我们……年纪大了,来一次不太容易……我们想坐在一起,能不能和您换一下,那边,29号?”——我这才注意到前排坐着的是一对老夫妇,在微光的映照下,他们的头发已如雪一般银白。当老先生侧过身时,我看见他老式西服*袋中还赫然插着一朵鲜花。
也许,对这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今天是一个纪念日。从衣箱底下翻出旧日的西装,再从精心培植的盆景上剪下一朵馥郁的花,是为了庄严地走回昨天。也许,今天只是最普通的一天,他们互相搀扶着,冒着霏霏雨雪,只是为了避开儿孙的眼睛,两个人坐在电影院中重新体味两人世界的温馨。而无论如何,对于他们,共同来看电影无疑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
女孩笑着说了声“好的”,便坐到了通道的那侧。老先生看着她入座,附在老妇人耳边说了句什么,两个人便很放心地坐好了,我甚至可以肯定老妇人的手一定是握在老先生手中的。此刻,片名已经打了出来,电影里麦克在汽车旅馆里酗酒的镜头出现了。
等到影片中的麦克抱着吉他唱起第一首歌的时候,一个捧着大堆零食的英俊青年走了过来。我注意到坐在29号的女孩伸手拉住了他,轻声说了句话。青年向老夫妇这边望了一眼,把食品堆在女孩膝上,相当自然地吻了她一下,然后从容地走了过去——明显是一对美丽可爱的情侣。
老夫妇没有觉察,他们亲密地靠在一起,凝视着荧幕。
荧幕上出现了美国西部田野的景色。在高远的蓝天和一望无际的荒野之间,男女主人公正在耕种着一小块园地。
男主人公问:“想结婚吗?”女主人公答:“想啊。”
又问:“嫁给我行吗?”答:“行啊。”
感动于这样平淡无华之后的人情之纯、之真、之美,前排的老先生也不时和老妇人做着简短的交谈:“他们在种菜。”老先生说。
“是吗?什么菜?”
“还不知道。”
“……”
“那儿有一棵树。”
“什么树?”
“和过去咱家院子里的那一棵差不多。”
这样表面看来平淡至极的语言,突然有了另一种意义,像是在提醒着什么,提醒着一起去分享每一点悲喜、每一点自然、每一点回忆。
电影院里很静,老夫妇大概是因为耳背,声音很大,不过并不惹人讨厌。这絮絮的对话带给人一种温柔的心情。
荧幕上,麦克在唱着一首深情的歌。
麦克的前妻辱骂他,不让他见女儿。
麦克重振旗鼓,演唱成功了……麦克不再拥有往日的荣耀、金钱、豪华的住宅和女儿,但是他有了更好的——家、温柔的情感、一小块菜地。
我听见老先生对老妇人说:“那儿有一小块菜园,只有五六垄,还有个稻草人,穿着女主人的破衣服,戴着男主人的破帽子,它的姿势就像是马上要飞到天上似的。”
老妇人说:“那有多美啊,一小块菜地,还有个稻草人……我要是看得见就好了。”
老先生很急切地说:“你看不见,但我能看见……现在,麦克停下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妇人是个盲人!难怪老先生要这样一刻不停地解说,难怪两人的头要靠得这么近!他们厮守着来“看”这样一场生生世世的电影!
荧幕上的麦克说:“我从来就不相信有幸福这种东西。”麦克,你错了,幸福不是功名利禄广厦良田,幸福是那温柔不变的情感。其实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啊,就在那样的阳光和土地上,就在斜斜举着一根树枝的稻草人被风吹起衣衫的瞬间,*温柔的怜悯已悄然降临。
灯亮了,老先生站了起来,手有些微颤地给妻子围上围巾,围好了,又左右端详一番,再轻轻整理,认真体贴得如给新娘整理婚纱的新郎。
老妇人把手放进丈夫的手中,安然地随着他向外走。多年以前,她也是这样安然地踏上红地毯的吧。
那对美丽可爱的情侣紧随其后,女孩的手握在男青年手中,是出于默契吧,两人忽然相视一笑。
还有谁能说,这世上没有幸福呢?
拓展阅读
1、记起了你眼中的温柔作文1200字以上叙事初中初二作文
人生起伏,唯有你的眼中的温柔不变。我要,带着这温柔,来告诉你。
我听见牙齿打架的声音。然后就看见了你。
我想我的人生真的太过平淡了,一丝波澜也没有。小时的无知与天真,铸就了我一丝傲慢,分外矛盾的是,羞涩也一起诞生了。可是,我遇到了你。我想,在我记忆深处,永远都有一对深情的眸子,望着我,挥不去,抹不掉。
不知你记不记得,反正我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现在想着,仿佛我又回到了那时,便不自觉地牵起嘴角。纵有的羞怯让我躲在妈妈身后,像倔强的小鹿,不肯见你。一声天籁使好奇战胜了羞怯:“可爱的小女孩,快出来~”我探出头来,看你。你背对夕阳,看不清衣服的颜色,但你仿佛添上了一层金边,周身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像天使,我那时想。一头青丝被扎成高高的马尾,添了一股没由来的活力。你白皙的面庞上嵌着美丽的五官,细长柳眉,高耸鼻梁,无脂红唇。很奇怪,那么小的嘴,笑开来,我竟看得见你的洁白皓齿。必须提地强调一下,你的眼睛真的很神奇,我第一次看你,就被你的眼牢牢锁住了。它们是那么温柔,甚至比阳光还要柔和、温暖。我喜欢你,我这么对自己说。
我想我长大后可以当一位*师。先别骂我,那只是因为我算的真的很准。你对我,哦,不,是我们,对我们很好。你很随和,很亲切,很爱我们,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大声骂我们,也不会整天拿着个小棍敲我们的头和手心,更不会在我们面前抱怨,我们多么调皮,多么不听话。你只会带我们出校,去看小花小草的成长,去看蚂蚁搬家,去踏青,去写生,你也会抽出很多时间,坐在讲台上,周边围着我们一群孩子,看你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听你轻声地读、说,然后七嘴八舌地说一句两句。你也会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和我们一起做所有老师都不会做的课间操,和我们跳跃在一根根翠色的竹竿之间,还伴着欢快的歌谣,你还会在我们犯错时,柔声询问,不是质问,更不是责问。你所做的种种,都有同样的眼神,温柔。温柔得如同午后的暖阳。因为有你,“钉子班”变成了先进班。我们的举手投足间不自觉流露出一股豪情。真的,说豪情一点也不过分,甚至很贴切。你的好,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转眼临近期末。总是温柔的你也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你一再强调不要犯不该犯的小错,可我还是越了雷池。让我想想,嗯,那时我九岁,是个名副其实小女孩,父母的娇宠铸就了我不该有的自尊。也许该这么说,我的心灵真的太稚嫩了,稚嫩得晶莹如同一尊琉璃瓷,仿佛轻轻一敲,就碎了。心里容不下一丝伤害,哪怕是亲爱的你。所以,在办公室,当你手中的教鞭落在我的手心时,然后你像个孩子般向前来的周苇炫耀别人送你的玻璃杯,甚至只是对我打了一个“你可以走了”的手势时,说不出的气恼和悲伤瞬间淹没了我的头脑和心中最爱的你。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为什么我那么爱你你却只喜欢周苇?
我开始漠视你,上课更积极发言,完成作业更认真,我只想把一切都做得比周苇好,给你看,我比她好。我不再与你亲昵地说话,总是避开你的视线,转身,忽略掉你的温柔,和你的无奈,只在眼角留下你轻轻的叹息。其实我并不是不喜欢,我甚至很眷恋你,我很努力地想要你的爱。
努力终有回报,哪怕我的动力只是一种无名的气愤。期末测试的成绩单下来时,我看见了我的名字后面、级序下面有一个宋体“一”,是的,相信你还记得,我考了全级第一名。本该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我却高兴不起来。你推门进了教室,我的视线不安地乱撞,一不小心,飘向了你。又被你紧紧锁住了。我看见,你的眼,变幻万千,喜悦有之,祝贺有之,温柔亦有之。我知道,我没救了,我又沉溺在了你如水的温柔里。我突然很后悔,我想对你说对不起。
我亲爱的老师,你宛如我人生的一盏明灯,是你让我浑浊的人生开始清朗。比若春蚕,比若红烛,比若园丁;胜似师长,胜似挚友,胜似血亲;我言抱歉,我言感恩,我言爱您。
我很想,你知道,我的爱。
2、纪昌学射的典故成语纪昌学射的故事
【纪昌学射的典故出处】《列子·汤问第五》。
【纪昌学射的典故释义】比喻学习本领必须从基本功做起,还要持之以恒。
甘蝇是古时的一名神射手。他只要张弓射箭,飞鸟就会应声落下,走兽也会翻倒在地。他的弟子名叫飞卫,飞卫虚心地向甘蝇学习射箭,他的技术超过了老师。
有个叫纪昌的年轻人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地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这样练习了两年以后,就是锥子已经快刺到他的眼睛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纪昌高兴地把自己的成绩告诉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你还得练好眼力才行。当你能够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把模糊不清的目标看得清清楚楚,到那时候,你再来找我。”纪昌回到家,捉了一个虱子,用牛尾长毛拴着,吊在窗户上。他每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虱子。十多天后,虱子在他眼中渐渐变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变得像车轮一般大小。再看其他的东西,都跟山丘一样巨大。他便用燕国牛角做成的弓,搭上朔冬篷杆制成的箭,对准虱子射去。箭头贯穿了虱子的心脏,而牛尾还好端端地悬在空中。
纪昌把学习成果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学成了!”
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学习一定要下苦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在向既定目标奋进的过程中,始终都要用心专一,排除杂念,贯通要领,技艺娴熟,才能快速实现理想中的目标。
3、中国民间传奇短故事真实民间古代传说故事
后羿射日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是只鸟。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动物将它们的后代放在窝里,不必担心人会伤害它们。农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担心动物会把它们劫走。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和动物彼此以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地寻找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许多人和动物渴*。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
4、中国民间传奇短故事真实民间古代传说故事
宣赞装罗汉
“丑郡马”宣赞,脸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先前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郡王爱他武艺,招做女婿,谁想郡主嫌他丑陋,怀恨而亡。
宣赞同大刀关胜、井木犴郝思文,一道征剿梁山,被俘后归顺义军,东征西讨,为梁山泊立下了汉马功劳。这里,不说他与郡主婚姻上的一段不幸,也不说他横刀立马,战场上勇猛冲杀的英雄壮举,但说他小时候庙殿装罗汉的一段故事。
生在东京,长在东京,父亲是一员朝中武将。
这年,皇上拨了一 笔巨款,让重修普陀寺。宣赞的家就在普陀寺的旁边,平时常时和伙伴们来寺里玩耍。
竣工这天,皇上传旨要来寺里视察。一大早,寺里和尚就将殿堂打扫干净,严守门户,但等着皇上御驾亲临。
宣赞和伙伴们可不管这一套,瞅个空子,又钻进了寺庙里玩耍。
寺庙的偏殿,塑有八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宣赞和伙伴们便在里面捉起迷藏来。玩着玩着,一个伙伴突然将一尊罗汉撞倒,泥塑的罗汉被摔成几段。
小伙伴吓坏了,宣赞也吓坏了。因为这尊罗汉手举阴阳棍,就在前面比较显眼的地方。小伙伴见自己闯了祸,撒腿就想跑。这时,老方丈来了。一见这情景,当时就气坏了。因为皇上就要来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桶了漏子,这还了得!再塑,已经来不及了,这位置又是那样的显眼,冷丁少了一个,与整体又不协调,这可如何是好!
老方丈抓住小伙伴,就要揍他。然而就是揍*,也于事无补。情急之下,宣赞想出一个好办法。对老方丈说:“老师父,我有一个主意,不知可行不?”
老方丈正在火头上,怒冲冲地说道:“你能有什么办法?除非你会变!”
“对,我就想变个罗汉,你看我这模样,不用打扮就像………”
一句话,提醒了老方丈,仔细一打量宣赞的模样,不由得转怒为喜。暗道:这不家伙长得倒蛮像!个头像,不用化妆,真是一个天生的罗汉!事到如今,只有如此了。
老方丈让小伙伴们立刻把碎泥胎搬出去,打扫干净,又让宣赞手拿阴阳棍,拿个姿势,立在那里。嘿,与整个罗汉群混为一体,实在是太像了!
老方丈松了口气。这时,皇上率文武百官视察来了。老方丈嘱咐了宣赞几句,慌忙迎驾去了。
皇上对新落成的普陀寺很感兴趣,转了正殿转偏殿,最后来到了八百罗汉群像前。
宣赞拿阴阳棍,做着姿势。毕竟是第一次经此阵式,不由得心儿呯呯直跳。一个姿势站久了,腿也疼,胳膊也酸了。他紧咬牙关,硬挺着,心里只盼着这帮人快些离去。
文武百官中,宣赞的父亲也在其中。
众百官陪皇上在八百罗汉群像前驻足观赏,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宣赞的父亲一眼扫上了手拿阴阳棍的黑罗汉。暗道:嗯?咋这么像我家宣赞?再仔细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啊?这孩子咋来殿里装起罗汉来了!这要让圣上看出破绽,惊了驾,岂不要招致灭门之祸!这可如何是好?
再说跟随的老方丈,此时更是如热够锅上的蚂蚁,生怕宣赞被人认出,那还了得!老方丈在苦苦想着对策………
皇上来到了宣赞面前。情急之下,老方丈“哎哟”一声,装作崴了脚的样子,把皇上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宣赞的父亲借机发作起来,大声喝道:“混帐!如此大呼小叫的,惊了圣驾咋办?”说着拔剑就要杀老方丈。
宣赞的父亲也是为了吸引皇上和百官的注意力的。这一招儿还真灵,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和老方丈。
皇上还算仁慈,忙用手止了宣赞父亲:“不得乱来,快去看看他怎么了?”
众官围拢过来,皇上也往前走了好几步,离开了宣赞。老方丈松了口气,宣赞的父亲也松了口气。
老方丈被人扶了起来,说明原因,连连责怪自己“罪过”。
经过这场小小的“变故”后,皇上的游兴大减,又往前走了几步,扫了几眼满殿的罗汉,便走出了偏殿………
宣赞见皇上和文武百官都退了出去,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