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31 11:54:15

《雷雨》的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云、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了解鸡鸭不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两种新笔画(),学会六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3、在识字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在反复对照图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课云、电、风、雨、天、乌这六个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难点:

1、新笔画。

2、雨、乌、风的写法。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彩图、自制的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雷雨。

2、先请大家看看图,仔细地听一听。(出示彩图,并放录音)

3、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看到了乌云、闪电、雨点、池塘、小鸡、小鸭、荷花)(听到了雷声、雨声、风声)

4、小朋友看得很好,听得很认真,这些都是雷雨时的情景。(老师作形象描述)雷雨到来时,黑沉沉的乌云布满了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小鸡吓得躲在石头旁叽叽叽地叫着,小鸭在池塘里快乐地歌唱,好像在说:下雨了!下雨了!

二、学习纯拼音句群。

1、小朋友,书上有一首儿歌,生动地写出了雷雨时的情景,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46页,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还要边想,句群写了什么内容呢?(学生自读,老师**指导)

2、现在我请两个同学来读读句群,其它小朋友听一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二人读完后,众人评议)

3、老师来提点意见,小朋友朗读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词儿连读,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

4、老师评价,并对读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三、学习云、电、风、雨四个字。

1、读了句群,你们知道雷雨的时候,满天都是什么吗?(乌云)

2、请小朋友把音节直呼三遍。(出示:wūyún)

3、这个字就是乌云的云字,请大家读一读。(出示云的生字卡片)

4、云是几笔写成呢?请看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板书:云)

云字有几笔?这里有个新笔画,我来教你们写。先由竖中线起笔写一撇,在横中线上写上折,它的名称叫撇折。请小朋友书书空。那么,撇折是几笔写成的呢?(一笔)(板书:)

5、我们会写撇折了,谁来给云字书空?我们都来试一试。

6、天空中除了有乌云,平时小朋友还看到什么云?(白云、红云、火烧云)

7、请小朋友再看看图,大雨来临时,天空中不仅布满了乌云,还有什么呢?(闪电)我们一起读读音节?(出示:shǎndiàn)

8、这就是闪电的电字,小朋友齐读三遍。(出示电字的生字卡片)

9、电字首先写一个什么字呢?(曰字),这个曰字要写得扁扁的,然后写上竖弯钩,那么,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电字呢?(曰加)(板书:电)

10、除了闪电,你们还能给电组词吗?(开火车组词)

11、你能用电字组成的词说一句话吗?(自由说)

12、小朋友,电和我们的生活系系相关,有了电多方便啊!因此小朋友平时要注意节约用电,同时电也是很危险的,你们可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带电的东西。

13、课间休息。

14、谁来回忆一下句群中写乌云怎么样呢?(满天)电光怎么样呢?(闪),请大家把第一句再读一读。

15、这时候,风怎么样呢?(呼呼地刮着)什么风才会有声音?(大风)因为风很大,所以把大颗大颗的雨点都吹斜了。请小朋友读读章节(出示:fēnghūhū)

16、这就是风字,小朋友要读准后鼻音。(出示风字的生字卡片)

17、风字怎么写呢?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在里面写上撇和点。(板书:风)请大家在桌上写两个风字。

18、风字的第二笔是什么?(横折弯钩)还有哪个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呢?(九字)

19、小朋友比较一下,它们的写法相同吗?(不同,风字的弯钩要短一些,九字的弯钩要长一些)

20、小朋友,乌云满天,电光闪闪,风呼呼,马上会出现什么情景?(雨哗哗)(出示:yǔhuāhuā)这就是雨字,小朋友齐读三遍。(出示雨字的生字卡片)

21、现在老师教你们书写雨字,先写横,再写竖,横折钩,在竖中线上写一竖,最后在里边写四点,先写左边两点,再写右边两点,这四点要上下对齐。(板书:雨)

22、小朋友数一数,雨字一共有几笔?(八笔)你们看看,里面的四点像什么呀?(飘落的雨点)

23、你能编个儿歌记住雨字吗?(学生动脑筋自己编)

24、那么,谁来告诉我,雷雨时,风怎么样呢?雨怎么样呢?(风呼呼,雨哗哗)

25、风呼呼,雨哗哗要怎样读才让人感到风很大,雨越下越大呢?谁来试一试?全班同学把一、二行连起来读一读。

26、小朋友,云、电、风都是雷雨时的几种自然现象,那么,这时候小鸡和小鸭各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看句群的三、四行。请小朋友跟着我读。

27、小鸡被吓住了,说明它心里怎么样?(害怕,不喜欢下雨)那么它叽叽的叫声应该怎么读?(又快又急)个别读,集体读。

28、小鸭子非常高兴,它嗄嗄的叫声要读得怎样?(响亮)个别读,集体读。

29、男同学读一、二行,女同学读三、四行,有感情地朗读纯拼音句群。

四、书写云、电、风、雨四个生字。

1、每个生字带拼音写四个。(老师**指导)

2、写出云、电、风、雨的笔顺。

五、师总结,下课。(发散:雷雨时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拓展阅读

1、《大牛和小牛》

1、通过习,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通过回忆、想象使生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亲密的情景。

3、培养生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师:PPT、范画、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

生:各种形状的纸片(可拼凑成一只牛)、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常用绘画工具

一、导入新课

1、听声音,猜动物:播放牛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2、你认识什么牛呢?

意图】导入部分是一个激发生参与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巧妙的导入可以很好的把生引入课堂。我的这个导入很简单,只是开门见山的让生猜声音让生知道我们这堂课是上和牛有关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既节省了时间,也非常自然而且也激发了生的好奇心。

二、了解牛的特征

1、图文连线题。

多媒体出示奶牛、水牛、黄牛、牦牛的图片和名称: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牛,你能连线吗?

2、简析牛的特征。

为什么你们能一眼就认出来它是奶牛(水牛、黄牛、牦牛)呢?――生讲牛的特点,师简单介绍:

(1)奶牛:身披黑白花衣裳,牛角短而弯,**特别大,有营养的牛奶。

(2)黄牛:身披黄褐色皮毛,牛角短而直,帮助人们耕地拉车。

(3)水牛:身披灰色的皮毛,牛角长又弯,像一艘小船,特别喜欢玩水。

(4)牦牛:身披长而密的毛,四肢短*,擅长在寒冷的高原上行走,是高原上不可替代的搬运工。

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生了解一些关于牛的小知识,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牛的图片,通过观察对比,用连线的方式区分出不同牛的特征,然后又通过师的简单介绍了解不同牛的习性。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生加深对牛的印象。

三、表现牛的动态

1、回忆牛的动态。

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牛,说说它们平时有些什么动作?引导生回忆牛的四肢及头部的动作。

2、摆摆牛的动态。

生四人一小组合作,用信封里的具拼摆出牛的姿势。

生可以把这些部件拼摆成牛的各种姿态,如:跑动的、低头吃草的、嬉戏的等。对摆出另外动态的生给予奖励,并让生上台展示。

3、故事中牛的动态。

师将牛的各种姿态联想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让生注意牛的各种姿势:站着的姿势、抬头的姿势、低头的姿势、扭头的姿势、甩尾的姿势……

4、名画中牛的动态:

欣赏中国名画《五牛图》中牛的种类与动态。

意图】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让会画出牛的外形还不够,还必须让生把牛画“活”,这一环节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具―可随意拼摆的纸片牛,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具直观的演示和生动手操作更能吸引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

四、表现老牛和小牛

师在黑上画简笔画:有一位牛宝宝来找妈妈了,你们瞧,牛宝宝偎依在牛妈妈的身边,和妈妈说着悄悄话呢!

2、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引导生从牛的身体大小、牛角、尾巴等方面比较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

书: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4、启发想象。

想一想我们和妈妈在一起的样子,想象一下老牛和小牛在一起还会做什么事情?启发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原来老牛和小牛就像我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一起生活、一起玩耍。相互照顾,相互疼爱。提示生拟人化的表现老牛和小牛。

意图】此环节包含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1.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让生对比分析他们不同的特征,突出本课的重点2.以画为情境,引导生展开想象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景,再以此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场景,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欣赏优秀作品

第一幅:观察牛的数量和它们的活动。

第二幅:引导生观察它们的活动环境,启发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地方老牛和小牛也很喜欢去玩的?

第三幅:看出这头牛和其他画中的牛的不同点,提醒生可以用花纹装饰牛。

第四幅:这幅画把老牛画的好大,小牛画的好小!为什么要这样画呢?提示生用夸张的方法变现老牛和小牛。

意图】优秀的生作品有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欣赏这些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生能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能让生产生对作品内容的依赖,导致习作千篇一律。所以,每出示一幅画,师不但介绍作品内容精彩的部分,还让生进行想象,打开了生发散性思维。

六、生绘画创作

生绘画,师巡回指导。对牛的动态表现不够生动的和想象力欠佳的生加以指导。

七、作业讲评

1、自评:请生自己介绍一下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2、互评:你比较欣赏谁的画?说说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

八、欣赏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牛的美术作品,了解牛的不同表现形式,师简单介绍。

2、《小柳树和小枣树》

材说明: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

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第一课时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弯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

难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不同性格。

习过程:

一、引入。

1、引入谈话。

2、课件演示小柳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柳树。

3、课件演示小枣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枣树的枣。

4、请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

二、习课文、识字。

(一)阅读课文,印证猜想。

1、自读课文,

(1)方法储备:

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②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怎么办?

(2)生自由读。

(3)引导交流。

(4)师检查。

2、和你的猜想进行对比。

(二)阅读课文,体会文意。

1、抛出问题: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2、生自由读课文。

3、找各人的理由。

4、师分类引导。

习分类处理资料。

习读好。

三、总结。

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一枚金币》

材简介: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

1、引导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习课文,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准备:课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A重点指导“惰”的书写

B认识多音字“差“

2、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两次,一次是老人“受不了”,一次是儿子“受不了”)

3、老人因为什么“受不了”了?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老人对儿子的失望之情。)

4、夫妻俩商讨的结果是什么?

5、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6、小组里读读这三次对话?找找儿子的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7、引导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8、引导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⑵读读这次对话,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9、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10、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11、通过刚才的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12、小组间共同讨论,习课文后的体会,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通过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4、课文《有的人》的

1、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习鲁迅的伟*。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1、通过请生将诗歌中的“有的人”具体化的做法,使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合作习中,引导生自主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一、导入:

师:鲁迅,对于初三的生来说并不陌生,*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请同们齐读这段话——“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事别十三年,诗人臧克家依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今天,我们就来习这首诗。

二、听录音,朗读

1、师:请同们听录音。

生:听录音。

2、师:请同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生:生有可能的答案有: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

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师: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

请同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朗读。

生:读。(两位读完以后)请大家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

3、师:找出了他们朗读中的优缺点,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齐读这首诗。

师:很好。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等】

讨论、合作、交流。

师:好。哪一位同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打头阵?

生:讲述。评点。有没有同补充?

师:材料准备:

§1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2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3【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幻灯】诗人冯至的十四行诗《鲁迅》中这样写到——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4比人生观,比价值观。

§5两种人的不同命运。

§6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师: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幻灯】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师: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幻灯】同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生:动笔写。(2分钟)

师:写好以后同组的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师:同组的同交流过了,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或老师评点)

再请一组同,我们来打擂台,能不能比上一组说得好。

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是: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统治者**人

沽名钓誉之徒大公无私之士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3、师:同们的替换非常好。经过替换,我们对这两类人【书】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们说说看,他们在哪些方面不同呢?

【以下内容形成书】

生:生死(人生价值)、言行(对人民的态度)、追求(人生境界、人生觉悟)、作用(社会影响、人生观、)、结局(“*”感情色彩不宜)

师:这样,“有的人”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两两对比中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书】,是什么哲理呢?

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永生。【书】

师:下面,我们一齐朗读这首诗,再次体会一下诗人对危害人民的人的无情揭露,对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热情赞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

生:朗读。

师:很好。现在能背吗?有感情地背诵。

(注:这是为上市级大型公开课而的.案)

5、《囚绿记》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二、重难点:

1、重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难点,让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lǐ)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要求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2、师引导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①、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②、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③、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师归纳书:恋绿――囚绿―― 释绿――思绿(线索)

(二)、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生速读课文。指明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师适当引导讲解,在生找出后,或组织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情境:假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三)、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书: 对生活的热爱

3、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师归纳总结: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4、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明的人生哲理在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书: 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四)、研读释绿部分。(第12-13节)

生讨论: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师明确: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书: 呼唤自由和光明

(五)、研读思绿部分。(第14小节)

引导生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第二课时

一、课文总结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

全班交流后明确: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恋绿(择绿、赏绿)――囚绿――释绿――思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3、阅读全文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好好品味一下。

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

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书。

蓬勃

绿 向阳

固执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

5、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

生命、希望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6、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

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习、借鉴。

7、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

二、布置作业 :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习的地方。如:

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请同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点击查看更多《雷雨》的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6264.html

热门阅读

  1. 春季期开学典礼的教师代表发言稿
  2. 中学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3. 高一新学期新起点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4. 一米阳光美文
  5. 公司军训团结心得体会
  6. 手指游戏小班教案
  7.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500字
  8. 描写思念故乡诗句
  9.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10. 新的一年新的梦想句子
  11. 二年级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12. 有关腊八节的诗词
  13. 培训自我鉴定评语大全
  14. 关于销售心得体会的范文
  15. 长征故事:激战腊子口
  16. 春分的诗句推荐
  17. 房屋租赁合同怎么写
  18. 故事的两种读法阅读及答案
  19. 小学四年级语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学设计
  20. 最美的爱情诗词
  21. 个性签名微信
  22. 詹天佑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23. 描写战争的好诗词
  24. 年会搞笑小品剧本
  25.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26. 企业新员工入职的培训心得
  27. 无题的优美散文
  28. 公司欠款和解协议书范例
  29. 读书节手抄报怎么写
  30. 农作物种子代加工合同模板
  31.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
  32. 2015年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牵动心灵的声音
  33.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34. 元旦趣事作文200字
  35. 托班健康活动《这样的蔬菜特别香》教案设计
  36. 关于桂花的诗句词语
  37. 幼儿园中班计划
  38. 请丢弃那所谓的他以为情感美文
  39. 席慕容励志语录
  40. Unit 2 Yes or no教案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4 14:05:07
本页面最近被 54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云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8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