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1.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除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这两种试商的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一、引入新课
1.口算:15×2= 15×3= 25×4= 15×4= 15×5= 25×8=
2.笔算: 245÷72 102÷30 90÷29 185÷37
3. 学生先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后归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则。
4.我们前几节课学习除数是整十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求新知
1.例4 李老师准备160元钱买奖品,奖品每套24元,最多买可以多少套,还剩多少元?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60÷24=
(1)学生试做,汇报做法。
(2)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24看作2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3)可以把24看作25,用口算试商,6个25是150,接近160,所以商6。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练习: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2.例5(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57比*,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 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竖式略)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244÷26 195÷25 188÷24 484÷16 60÷15 700÷25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40×()< 280 50×()< 280 60×()<570
70×()< 230 80×()< 630 90×()< 730
2.填空
(1)322÷40的商写在()位上。
(2)()÷()=20……19,除数最小是()。
(3)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4)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5)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
192÷24 728÷26 496÷14 1674÷93 876÷73
4.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四、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是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拓展阅读
1、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7页的内容。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口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以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已经陪伴我们半个学期了,过几天,他们就要迎来自己7周岁的生日了。所以今天它们一起来到了玩具店,想给对方买生日礼物。(出示实物)
师:玩具店里的玩具可真多呀!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每个玩具的价格是多少?
生介绍。
师:聪聪说,它有35元,要买个礼物送给明明。(板书:35元)
师:请大家猜猜,聪聪要买哪个礼物呢?你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聪聪带的钱数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我猜聪聪要买一个恐龙送给明明,我提的数学问题是:聪聪买了一个恐龙后还剩下多少钱?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35-5,师板书)——如生说出答案,师也可板书,但不加追问。
师:谁再来猜猜看?
生2:35-4;
生3:35-2;
生4:35-8;
生5:35-35;
生6:35-12;
生7:35-15;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第l00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0、14、15、16题。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复习引入
72439626135351687
(1)学校图书馆买来《海底世界》系列丛书24本,放在3张阅览桌上,平均每张放几本?
(2)商店里有90千克苹果,平均分装在6个水果箱里,每个水果箱装多少千克?
(3)学校有60个同学参加运动会团体*表演。表演时平均分成二个方块,每个方块有多少人?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解决问题。
(1)观察图像,收集信息数据。
①一共有60人表演团体*,②平均分成2个方块,③每个方块里又分成5个小圈。(或一共有10个小圈),④也可能出现,每个小圈有6人。
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依据以往的知识,结合旧知铺垫的准备题,可能提出:①每个方块有多少人?②每个小圈有多少人?③也可能提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让学生对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①602=30每个方块有多少人。
305=6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通过引导,得出6025=6(人)
②52=10每个方块有5个小圈,2个方块有10个小圈。
60lo=6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4)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获得成功体验。
三、巩固运用
1、课本第100页的做一做。
这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情境题,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收集信息数据。
(2)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
96068=20960(68)=20
先解决一共可以装多少盒,或先解决一箱装多少个杯子,再解决可以装几箱。
2、练习二十三的第10、14、15、16题。
①认真审题,收集信息数据。②*解决问题,并能说出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③列综合算式计算。完成后,展示解决方法。
四、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4、15、16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3、通用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大数的读写。
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第二单元】:线与角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
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
【第三单元】:乘法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第五单元】:除法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八单元】:统计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
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成统计图表。
【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全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3、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