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感悟
文字是语言的延伸,那些无法言表的情感都可归属为一段词,几行诗。而歌曲则赋予了文字以生命,让这些诗词变的鲜活而饱满,更轻易的打动人心。歌手许飞的新曲《父亲写的散文诗》,便是这样一首可唱可颂的作品。作为父亲节的献礼之作,许飞用独特的“流逝感”曲风,深情诠释了这首时光流淌后凝结出的父爱之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综艺节目《诗歌之王》中现场演绎。诗人将父亲日记中的片段采撷成词,被深深感动的许飞精心为之谱曲,用音符将字里行间深刻着的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后的无奈诠释的丝丝入扣。现场演绎后,引得现场观众和网友泫然泪下。一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许飞,借父亲节之机重新编曲录音,推出《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整首歌并没有华丽拗口的辞藻,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描述,“今天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朴实无华的文字打动人心,但对作曲人来说却是一大挑战,用什么样的韵律去让文字中的爱变得更加饱满而诚恳是许飞最为关注的。
在谈及这首歌时,许飞说到“这是一首可以朗诵的歌,朗诵和演唱,我说不出哪一种更打动我!因为他们都那么生活又真诚,我现在很怕那种流露着明显煽情意图的音乐。生硬地逼着别人流下为难的眼泪,我希望我流泪是因为彼此有了了解,都成为善良的。”最终,许飞用她最擅长的吉他搭配温暖干净的嗓音,创作出独特的“流逝感”曲风。音乐响起,“父亲”日记中的场景浮现在听众眼前,仿佛是在看一张张,随着时光流逝而泛*照片。
这首歌是在今天开中考监考教师集中会时,一位老师无意中点击中而播放出来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偷偷滚动:
“培训、开会、
照顾生病的婆婆、
接送调皮的儿子、
还得清洁脏乱屋子……
爸爸,我真的好累。
下周定回!”
便只得将这段随心的文字献给我的老父亲了……
拓展阅读
1、描写父亲散文
六月的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有人说洋节日不过也罢。我却觉得只要能宣扬传统,找个理由给老人一份欣喜,洋节日也无妨。
说起父亲,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幼时的我是不常见他的,父亲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清晨匆匆出门、傍晚匆匆归来的身影。他和我们是疏远的,从不会主动和我们说话,我们一般也不会主动和他搭讪,有什么事都是通过母亲和他沟通。
我在上学时作文很突出,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读。我喜欢写自己的生活,但我的作文中从没有父亲,他离我太远了。初二的一次作文课,老师让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我很为难,觉得无法下笔,但还是写了。就是一些很琐屑的小事,结果却很让老师看好,大大表扬我,我很不解,觉得平平常常的东西却使人很赏识。这篇作文不久就被我们同村的校长讲给了父亲。我不知道父亲有什么感受,但从那以后他看我的目光就隐含了一些什么了。
从那开始,我也就关注起父亲。
其实以前零零落落地从祖母那里也听说过一些。
父亲是家中的老大,他从小很得宠,亲戚朋友也疼爱有加,从小知礼明事,受人欢迎。兄弟间知道礼让,为人处世知进知退。很得长辈怜爱。
的确父亲是个好儿子,好兄弟。他十八岁就出门谋生,独立支撑一家人的花销。祖父很早就不再经营家事,父亲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努力地为祖父盖了房子,又为自己操持了一切,两个叔叔的房子和婚姻也全依赖他。他是长子,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视这一切为己任,从无怨言。
父亲是一个技术工,技术十分精湛。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但单位整改时,别人进了城,他却因技术好留在集镇,不知道父亲是否为此失意过,只知道他一如既往地忙碌着,白天出门,傍晚回归。
父亲是一个好客的人,我们家一年四季不知道要有多少酒场,朋友来了喝,亲戚来了喝,邻居来了还是喝,平素不在家,就晚上安排。
我记得我们家常常晚上灯火通明,母亲有时抱怨,父亲就说都不是外人,其实外人也照样喝的。父亲不是一个嗜酒的男人,但逢人喜欢喝一点,表达他的热情,所幸酒量还好。
父亲的生命中是有着一些遗憾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我们的厚爱。他特别支持孩子上学,我们几个大都受过教育,这在我们那个大环境中是很难得的。父亲曾经给我说过他上学很努力,但每次考试祖母都会祈愿他别考上,好回家帮她分担家事,我对此觉得很不解,但父亲说是真的,他没读完小学,但很刻苦,打得一手好算盘,后来学了技术也是顶尖的棒。
不知道别人的父亲是不是这样,我父亲虽然在外工作,却从不会给我们带哪怕是一丁点的零食,如果说想不到,可每次遇到别人家的孩子,他都那么慷慨。孩子的世界是单一的思索。我们便也在日子里习惯了他的作为。只是没人关注他的来来去去,似乎他的一切和我们的喜乐无关。
我大爷爷和三爷爷也都在外忙碌。他们和父亲就不同,每每傍晚回归,自行车后座上都带着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通常是一袋袋花红柳绿的玉米制品。所以我们和他们更亲近一些。每天都殷勤地迎接。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喜爱孩子,印象中他从不会把谁家的孩子抱在手上。我们也一样。没人奢求他的亲近。不过很奇怪的是,我幼时曾得到他的垂青,依稀记得那么一些夜晚,他在下班回家收拾好一切后,会拉着我的手,和我说一些话,和我讲他的过去,还教我打算盘,教我唱“穆桂英挂帅”。我很喜欢中国戏曲,那铿锵的音响给人极度振奋的喜悦。我三姐是个戏曲迷,唱得更经典,但这和父亲无关。可惜我数学不好,算盘也学得马马虎虎。大家很羡慕父亲对我的厚爱。我并不十分的骄傲,那叫厚爱吗?说说话而已,但大家羡慕,我也就知足了。但父亲和我说的最多的是我以后该干什么。孩子的志向是不封顶的。我的回答常换来父亲爽朗的大笑。但交流是偶尔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仍然陌生。距离产生的不仅仅是美感,更多的滋生的是敬畏。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父亲,如此而已,我的生活起居还是和他无关,包括上学需要的一切也认为都来源于母亲。我们的生活中他没留下什么,我们只知道我们有一个很受人尊重的父亲,伙伴们有时会羡慕,我却并没有骄傲的感觉。偶尔和母亲说起。她会说父亲不容易,怎么不容易,她没时间解释,我们也不感兴趣。
印象中父亲一直高高在上,对我们说话口气威严,他在这个家庭中享受着很多特权。很早时,生活还不够宽裕,我母亲做饭都是给他另做的。他的饭碗中比我们丰富得多,我们既不惊讶,也不眼馋,已经习惯了他的特殊。把他当圣人一般的疏远着,偶尔他会夹给谁一些好吃的,大家默默地接受,既不惊喜,也不拒绝。他在我们眼中永远是一个领导者,随时可以对哪一个做最高训导。这样说并不表明他是一个暴躁或者严厉的人。相反父亲说话一直很和蔼,从不会大声嚷嚷,吵人也一样和风细雨,但我们对他的怕却不因这个而改变,没人敢在他面前随随便便,他看你一眼都让你战战兢兢。
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很关心,其实就是对我们的考试分数关注,我和我四姐是最受关注的两个。四姐还不错,但文化课不够突出,不过她体育相当出色,在中学运动会中常常包揽长跑、短跑、跳高和跳远第一。但父亲对这个不感兴趣。他曾经拿着一沓姐姐的奖状对母亲说“这都是顽皮得来的奖状”。似乎对体弱多病却文化科稍好的我更用心。我日子就不好过了。常常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他会问起我的成绩。稍微不如意,他那种眼神让我食不下咽。有时溜走是最好的选择,但要听完他不温不火的责备后才行。
父亲的孝顺远近皆知,祖父为此很自豪。的确父亲特别的孝顺,下班回家,第一站是祖父那儿,汇报完毕,回我们家,我晚上经常在祖母家玩,总能遇到他,有时回家给母亲说,母亲说知道的。她已经习惯了。不仅如此,父亲因为孝顺还经*屈母亲。我就亲见过。
2、写给母亲的感恩信作文600字小学六年级作文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们已在一起经历了14个春秋,我已经是一个14岁的少女,而您,却在渐渐衰老,您用那伟大的母爱谱写了一首首爱的歌谣。
我的生命是您赐予的,在我的生命中您是蓝天,任我自由飞翔,您是大地,做我坚实的后盾,您几个责备的眼神会让我认识错误,您几个鼓励的眼神会让我变得勇敢,您眼神中藏着的一切,都令我永远爱您!
我想您一定会记得每个母亲节收到的每一份精美礼物,您的笑已经铭刻在我心头,一串仿银项链,一枚玩游戏中奖得到的金色戒指,虽然耗不了多少钱,但里面是我对您的情和意,一枝精心挑选的康乃馨送给您,我愿意看到康乃馨开花的一个月来您天天灿烂的笑容。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肺炎挂水挂了一个月,在这个月里,您和爸爸又要上班,又要带我去挂水,在工作的辛苦,家务的操劳后把我送到医院,使您的健康得到了严重的损害,我的肺炎好了,您却又病倒了,但为了我,您还是坚持天天上班、下班后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那是个多么长的坡子啊!您风里来,雨里去,顶着炎热走过多少次长坡,就这样弓着腰,吃力的蹬着自行车,在那条被母爱包围的石子路上来回奔波……
您不厌其烦的要我加减衣服,是为了让我不受凉,不生病,要我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您处处培养我的独立、自理能力是为了让我能稳步走上社会;您处处教我为人处事,是为我在竞争中能占上风,这一切都是为了我!
母爱如一杯茶,在我受惊时,喝一口,压压惊;母爱如一阵风,在我心绪不宁时,吹走心灵上一切烦恼;母爱如一棵树,在我需要遮风挡雨时撑起一把大大的伞……
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为我付出的一切,我在此再谢谢您!
母亲节快乐!
2006年5月8日
3、感悟亲情作文900字初中初二作文
亲情是什么?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我的奶奶是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她对家里每个人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她年近七旬的时候,还经常在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的阶段不远千里,从老家赶来照顾我们。
这是个星期二的下午,只有我和奶奶在家。我趴在桌上写作业,奶奶则一会收拾屋子,一会缝缝补补忙个不停。写着写着,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怎么也做不出来。我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唉声叹气,想来想去都毫无头绪。可能是细心的奶奶注意到了我的焦躁不安,端着一杯开水走过来。“遇到难题了?”她关切地问。“嗯。”我头也不抬地回答。奶奶心疼地拍了拍我,“别着急,别着急,先喝点水吧。”“我不渴。”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奶奶似乎没有注意到我语气上的敷衍,接着说:“那就先歇一会儿,换换脑子。”我越发烦躁,声音不禁提高了:“奶奶你别管我了,你又不会做题,越帮越忙了。”话一出口我就有点后悔,偷眼看了一下奶奶,发现她楞了一下,苍老的脸上写满了落寞和失望。她不再说话,转过身慢慢走了出去。我心里泛起一丝内疚,但这内疚很快因为解题的烦躁又忘得无影无踪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吧,还在一筹莫展的我听到一阵敲门声。“咦,奶奶怎么不去开门呢。”我心想。“哎呀,奶奶大概是生我的气了,还是我自己去吧。”打开门,原来是我的同学兼邻居刘军。刘军是我们家的常客,我们总在一起玩。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功课没得说。把他让进房间,我说:“我还没写完作业呢,不能出去玩了。”“我不是来找你玩的,你是不是有题做不出来了?”刘军问。我不禁大吃一惊:“是呀,你怎么知道,你学习学得都能神机妙算了?”刘军笑答:“哪儿呀,你奶奶刚才找我了,她让我帮帮你呢。”啊,我心里一颤,被我抢白了一顿的奶奶,心里满是委屈的奶奶,不但没有生我的气,还……“你奶奶去买东西了,她说你学习挺累的,要给你补补呢,还让我也留下来一起吃饭。你奶奶可真好。”
我鼻子一酸。是啊,我的好奶奶,你照顾我,宽容我,不辞辛苦,毫无怨言。奶奶,我错了!
在这个普通的日子,我体会到奶奶对我深厚的爱,朴实无华却沁入我心。
4、关于朋友的感悟性散文随笔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活动于大千世界,总是需要朋友的。
朋友可多可少,可疏可近,只是不能没有。
无法想象一个从未有过朋侪之谊的人,会如何处理好与己、与人、与社会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朋友是什么?有人这样给它下定义:朋友──是在时令你觉得充实,他走后你仍感到他存在的人;是你无论快乐还是忧伤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在深夜敲他们的人;是你忙碌时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夜深人静时却常使你牵挂的人。
是的,朋友是你幸福岁月的默默祝福,是你寂寞时光一声温柔的问候,是你苦难日子里强有力的支撑。
是的,朋友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大书,是一个静候你倾诉的忠实的日记本。
朋友的心灵是一扇永远不锁的门,朋友的眼睛永远流露着理解和关切。
朋友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个性类型决定了你们友谊方式的不同──它既可以是一见如故型的,时过境迁便成为温馨惬意的回忆;也可以是随缘式的,只有几次思想上的交流,留下来的是一团模糊但不能忘怀的印象;既可以是相互依赖型的,成为一生中某阶段特定的知心伴侣;也可以是互为尊重互为给予的某种意境。但无论是哪一类朋友,真正担当得起“朋友”二字的,都没有高低贵贱的界定,不带世俗的色彩,而是对生命的互补,对忧困的互助,对人生灾难的共担,对人生理想的共识,对未卜前途与命运的共同面对。
朋友如果失去了相互的支持与给予,也就失去了友谊存在的意义。一对极好的朋友,精神上相知,也必然在生活中互助。倘若哪一方自以为可以将朋友的友谊拿来炫耀或要挟,那他就不配得到、最终也必然会失去友谊。功利的朋友使人变得庸俗,虚荣的朋友使人变得猥琐,盲目崇拜的朋友使人变得没有头脑,依赖于人的朋友使人变得枯萎,斤斤计较的朋友使人痛苦。
友谊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它最好是若即若离的,双方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默契,而不在乎形式上的亲疏或依存。它最好是没有应酬的,相聚相离随缘,给双方更多的期许与神秘。它最好是没有依赖和负担的,双方有独立的勇气、心境和空间。正如三毛所说的:“偶尔清谈一次,没有要求,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口舌,相聚只为随缘,如同柳絮春风,偶尔漫天飞舞,偶尔寒日飘零。”这才是友谊最美的意境。
友谊的基石是真诚。它是用纯洁、信任、互助等材料垒砌成的大厦。许多人彼此交往多年,但往往顷刻间土崩瓦解,那颗炸弹就是虚伪和欺骗。在我们周围,有的人彼此认识了一辈子,却仍然是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人平生仅见过一次面,却已是终生不渝的朋友。没有真诚与爱的付出,朋友便永远只是一个令人渴望的代名词。而只要有真诚,友谊终是可以永存的!
近日,同事小李心事沉重地告诉我,他的一个同学兼好朋友的父亲患绝症住院了,自己当年作为乡下农家子弟求学时,倍受城里同学瞧不起。而他的那个同为城里的同学却在那样的环境下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同窗之情、兄弟之义。尤让小李感忆至今的是,同学的家人对他也很好,好友之父更是待他如己出。正因此,好友之家成了同事在求学中的第二个家。
小李说,得知此恶讯,心疼不己,遂决意在这星期的双休日专程去好友同窗家探望其父。
我闻之,拍案道好,说:“哥们,你俩是幸运的,在彼此患难时,还有一人想着对方、温暖着对方、掂记着对方,有友如斯,人生之幸啊!”
不由想起古人的一句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者,真朋友也。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最是推心置腹、可以生死相托的知心朋友。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一个能掏心窝子、倾诉心里话,欢乐同享,忧戚分担的真朋友,我想他的生活一定十分糟糕,一定会很空虚,很寂寞,很孤独。
我有一个当老总的朋友,每次见我,总洋洋自得吹嘘他的朋友众多,仿佛天下人都是他的朋友。他有句口头禅:“要办么事,找我哥们,一句话。”我当时就给他泼冷水,那些不能算是朋友,凡酒水桌上,生意场上的,真真假假变化莫测,都不能算真朋友。他连连摇头,朋友就靠讲个义气。我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不是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吗。我摇头,不那么简单,朋友,朋友,同道为朋,**为友,从古到今,都很难准确地阐述明白,一个人得意的时候,往往身前身后围满了称为朋友的人,一旦失意,需要朋友的时侯却一个也找不见了。
我说之言,不幸成真。后来,这个朋友的公司垮了,他身边的“朋友”便一个一个走光了,踏破门槛的光景一去不再。有一次又遇我,他破口大骂这些混蛋。我劝慰他不必生气,实践出真知,我早说过,这些人不是能患难与共的真朋友,他们仅仅看中你的,是你手上的公司,是你在公司的老总位置,包包里的钱,能相互利用开个方便之门而已,你公司垮了,上述一切不复存在了,你对他们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就跟你拜拜了。这类情况一些离退休老**碰到的更多。
我认识一位老作家,他对“朋友”两字特别反感,一提起便无名火起,简直谈“友”色变。原来,他吃过朋友的大亏,而且还是亲密无间可以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完全没有料到,运动一来,就是这个朋友将他出卖,把他们两人平素在一起带有牢**性的议论,揭发成他的反*言论,终于*人黑色另册,受尽二十几年非人的折磨,而这位“亲密朋友”因此保全了自己。二十多年后,一切不实之词都推翻了,又平等了,“亲密朋友”这时良心受到谴责,登门来道歉,他毫不犹豫将他轰了出去。有人说,应该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嘛,怪罪的应该是错误路线。他说,感情上受不了,心上刚结疤还在渗血的伤口告诉他,很难再接受这样的人。也因此他后来绝口不再提深交朋友的话题。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特殊,真正的知心朋友是*不会如此缺德的,反过来说这种人根本算不上什么朋友。这也就给人们一个教训,交友务慎。真朋友只考虑付出,假朋友唯图是取。尤其深交朋友更不可草率轻信。
古人将朋友划为四大类:“以道理相互砥砺,有过失相互劝戒,为畏友;不时相互关照,危难之时全力相助,生死关头可托持依靠,为挚友;甜言蜜语相奉承,吃喝玩乐相往来,相聊相嬉、玩乐亲呢,为昵友;有利相争夺,有福可同享,有患不同当,为贼友。”这种划分我觉得很有点道理。昵友、贼友根本算不上朋友,姑且称之为朋*、朋奸。只有畏友、挚友才是真朋友,可深交。大概我们“人”都有个弱点,喜爱听奉承恭维的话,心里舒坦熨贴,但往往自认为对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关键时刻竟靠不住。相反,自认为平时爱直言顶撞对自己不太“尊重”的朋友,却是急难之时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真朋友。
昵友、贼友容易交,吃一顿饭、喝几杯酒就成了朋友;畏友、挚友就不是那么容易觅得的了,需在生活中经长期的相处、了解、磨合、交融,方能逐渐溶为一体。
人的一生,有一个真正的挚友,足矣。
我是一个很看重朋友的人。
有时候我认定一个朋友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交往,可是我发现,那些我经过很长时间的交往之后才认作朋友的人特别少;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一见钟情的那一类。我觉得与他/她情趣相投了就可以做朋友。所以说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很多选择都是凭感觉去决定,而不是理智的分析。
我很喜欢一个朋友的说法,叫做“同类”。她认为同类是在所有人群中最接近自我的那一类。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没错,可是和你一类的人并没有多少。而且,交往得久了,你就觉得的这个世界上你看见的人也不都是人。有些人是鬼,有些鬼没有人那么可怕,甚至有些鬼是很可爱的。我一贯的一个看法是,鬼没有人可怕。因为那些鬼一般的人,潜伏在你的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你一次致命的伤害,因为你信任的不是人,而是鬼。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真的人,有些人是假的人。而我觉得我是一个真的人,因为我一直比较尊崇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不喜欢或不高兴而寻找一个花哨的借口。比如你腰缠万贯,可是我不喜欢你,那又能如何。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是假的人。他们很少想怎样就怎样去做,往往因为世俗的压力而改变自己。最后发现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另外一个人。他们过着双面人的生活,一方面想有自我意识,一方面又丧失了自我。这样的人很多。而我交朋友,就是喜欢交真的人。
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笨笨的木头人,是因为我觉得我不够聪明,我不会讨人喜欢。我知道我生活的周围,只有一小部分人喜欢我,而大部分人是讨厌我的。我常常什么也不说,就是看着我身边的那些人,想一些事情。比如所有的人看起来都很幸福,脸上带着微笑。可是很多的只是虚伪的笑,倒不如哭好看。因为大部分的哭是真性情的,而大部分的笑都是虚假的。曹操是三国时代的真英雄,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他顺江而下,想一统中国,遇阻而三次痛哭,我倒看不出那是虚伪。我觉得刘备才是真正虚伪的人,他既没有刘邦那样的雄才大略,又没有关羽那般的光明磊落,做不成英雄,也做不成凡人。曹操又如何,他至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进可以为能臣,退可以为枭雄。而刘备整天带着一个远房叔父的假面具招摇行骗,真是虚伪。我要交朋友,宁愿找曹操。
我曾今把一个人认定为朋友,可是长时间交往过后,我发现那个人对待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那么善于交际,善于迎合别人的意思,每天过着虚假的心灵生活。我就想,这样的人没有深交的必要了,于是我渐渐和他疏远了。谙于世故的人是我所不想交往的,我想交往的都是那些有真性情的人。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那里喝酒,酒桌上的那些人都是熟人,可是曾经看不起我的人,还是看不起我。我想我没有必要让他们看得起,后来我没有再和那几个人有过任何联系。那天我唯一的一大收获就是交到一个真朋友。我和他是第一见面就相互有好感的,当时对彼此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点的了解。可是后来他对我说,他见我第一面的时候就觉得我可以做朋友。这和我的感觉是多么相同。
我觉得真的朋友不需要过多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此意。我有很多真的朋友,迫于不在一个地方,我几乎与他们断绝了联系。可是见了面呢,我们彼此的感觉没有一点消失。我曾在暑假时偷闲回老家一个星期,就是为了去见见我的那些朋友,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没有一点生疏感觉。虽然彼此都是一年多没有见面,可是见了面,依旧是曾经那般激动。那天我去见一个朋友的时候,天下起了不小的雨。我们相约在高中时的大门口相见。我说,下雨了,还去不。他说,风雨无阻。那晚我们去了一家金陵鸭血粉丝店,聊天到十点多他才回去。分别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那一别之后,又要很久才可以相见。我们都不知道那很久是多久,可是我们知道一点,那就是我们相见的时候,还是很好的朋友。这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我那七天中最多的时间是在陪一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朋友。我回家七天,没有一天在家里睡觉,每晚都是在他家,与他抵足而眠。我们每夜聊天到很晚很晚,聊彼此的女朋友,聊我们的理想。我们分别的时候,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相见的。他常常说最迟也不会迟过我们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结婚那天。我想这个是一定的。我想他的婚礼我一定要参加,即使我当时和他远隔天涯。而且我知道他也是这样想的。这就是真的朋友。我为我有那么多真的朋友而感觉到无比的幸福。
如今,我那些散落在中国各地的真的朋友们,这一刻,我在想着你们,祝愿你们一切安好。你们都是我的同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