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赏析
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不足夸,今朝**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翻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相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拓展阅读
1、描写春天的诗20首
1、《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赏析:这首诗多少带有某些应制诗的色彩,写得平正妥贴,在杜甫五律中很有特色。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自暮至夜,自夜至将晓,自将晓至明朝,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
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赏析: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
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这首诗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烟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渗透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赏析:这是一首写宫怨的诗,但这首宫怨诗与其它同类诗迥然不同。诗篇先出现一个精心梳妆、脂粉脸色相宜的年轻宫女,写她一系列的动作流露出期待,最后变成失望的情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给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都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7、《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这首《绝句》,写僧志南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1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19、《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本诗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片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0、《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赏析:作者在新春的时候,还要在外地长途跋涉,哪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呢?新年只能使他更加想念家乡了。这首诗借描写春天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想念之情。
2、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古诗中描写景物的诗句欣赏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相关阅读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美人卷珠帘的古诗词赏析
【出处】唐·李白《怨情》。
【译注】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怨情
[唐] 李白,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鉴赏导示】
李白诗中以闺中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作也不少,而这些诗往往体情细腻,状写人物心理、动作更是传神。本诗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这是一篇体情之作。李白诗中常有对远离恋人或丈夫的闺中女子的描摹,情真意切地反映出她们愁肠百转、哀婉凄绝的处境与心态,读之使人荡气回肠,韵味悠悠。所谓“怨情”,即美人闺怨之情。李白的这首诗,贵就贵在“不闻怨语,但见怨情”。首句写望。诗人以“卷珠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来表现闺中少妇望眼欲穿的渴盼相思之情。次句写愁。“深坐”表示望之入神,盼之情切。“颦蛾眉”流露出怅惘失意的`心情。第三句写泪。泪是失望的结晶、苦痛的发泄。 “泪痕湿”说明闺中女子相思的无望,极度的哀伤,旧痕尚未干,新的泪水又涌出。第四句写愁怨女子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怨恨了许久,想想那远行人,又充满了无限怜爱之意,愈增添了思恋之情,加深了其苦痛。李攀龙认为此诗“不知恨谁,最妙”。
【鉴赏要点】
[1]名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抓住典型动作,抒情真切生动。[3]语言自然、含蓄。[4]借助状写人物内心活动抒情。
4、古诗词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马上**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5、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黑板报内容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