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20

关于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1

第一课 春天来了

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二.歌曲《春天在哪里》

三.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 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下课 。

春天来了

强弱记号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教学反思: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感情演唱歌曲,但在附点节奏处,有个别学生仍未能准确掌握。

第二课时

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 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

受大自然的美。

2、 教师弹钢琴,学生复习旋律。

3、 播放课件的伴奏录音,学生跟唱歌曲。

4、 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5、 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三、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敲击乐器伴奏。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相

同与不同去选择打击乐器,并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鼓励学生大胆选择打击乐器,自己创编节奏。

五、巩固知识。做课后练习“我的小音库”,在脑海中建立fa的相对音高概念,会用手号表示。

六、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五、总结

六、下课

春天来了

舞蹈创编

乐器伴奏

教学反思:附点节奏学生已经准确掌握,并能根据歌曲情绪舞蹈创编。

学唱《春天在哪里》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里》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时主要掌握好

1、读读、拍拍节奏

学习歌曲前练习进行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准、

拍好

2、听唱歌曲 嘀哩。。。。。这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

3、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

4、拓展:看画寻找春天。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如: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等)和其他内容的图画,给每幅画进行编号,请学生看完后选出属于春天内容的图片。此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我们四季永远都非常鲜明。

三、总结

四、下课

教学板书:春天在哪里

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

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

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寻找春天”,并能画出“春图”。

关于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高声部的旋律以及歌词。

教学难点:学习高声部旋律

一、 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

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二、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课时

在上节课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听录音,使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演唱;通过看图片,激起学生演唱情感;通过看歌唱家的表演,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VCD。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

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艳的花朵?什么地方到处充满幸福和欢乐?(我们美丽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这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播放课件出示歌曲。)

二、歌唱祖国

1、听录音范唱

①初听,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旋律,现在我们一起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演唱?(听录音)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呢?我们该如何打节奏?(请多名学生示范,并由学生自评,集体试打节奏。)

②细听,品味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边打节奏并跟着小声地唱一唱。

2、点评,帮助理解

这首歌有几个小小的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教师播放实物幻灯并进行集体讲解,同时让学生集体试唱。)

3、大胆试唱

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师指挥)

三、欣赏祖国

1、欣赏

同学们嗓子不错,但是歌曲感情的融入与表现力还有点欠缺,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欣赏一些与我们祖国有关的图片。(播放幻灯片并旁白)

2、讨论

看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此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豪、骄傲、幸福的感受)

3、再唱

带着骄傲、自豪、幸福的感情再演唱一遍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提示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还可以应该带上一些简单的动作,这样可以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明确,

更加感人。

2、 观看歌唱家的表演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个指导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们在演唱这种赞美祖国的歌曲时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她们的表情、动作与眼神。(播放VCD《祖国像妈妈一样》、《祖国祖国多美丽》。)

3、小组交流

觉得她们演唱得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说说我们在演唱这首《我们美丽的祖国》时,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每个句子我们要带上什么样的表情?并小组共同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

五、用歌声赞美祖国

1、师生齐唱

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带上我们的表情与动作,将骄傲、幸福的感情融入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去。)

2、师生齐演

看到同学们如此精彩的表演,老师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跳起来、动起来,请几个同学到上面来,跟老师一起表演,谁愿意就大胆地站上来,其他同学边跟着唱边打打节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上完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师生再见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了,老师希望你们把快乐、幸福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再见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祖国祖国真美丽

教学目的: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知道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本可欣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

能听出《祖国像妈妈一样》的演唱形式和基本情绪。

教学重点: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一、 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

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这首歌叫做《祖国祖国真美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

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a”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5、视唱歌词

二、欣赏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

1、 朗读歌词

2、 欣赏

3、 激发感情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课 天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培养学生节奏能力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重 点:学习、表现歌曲。

难 点:用不同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 学准 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一、组织教学:师生演唱问好。(2′)

二、节奏练习:(5′)

1、师出示节奏:

(1)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 |

(2)X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X X X— | |

2、生击拍读节奏。

3、师引出音符名称: X X (XX) X—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二分音符

三、学习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15′)

1、感受歌曲:

(1)生读上边练习过的节奏。(把第一条读两遍)

(2)生读节奏,师弹奏《天鹅请来当客人》的旋律。

(3)师放歌曲伴奏录音,生感受歌曲情绪。

(4)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优美、安详地。用动物的形象表示。(课件)

(5)师放歌曲范唱录音,生感受歌曲内容。

(6)生表述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

2、师引出歌名:《天鹅请来当客人》

3、学习歌词:

(1)熟悉歌词:生小声齐读歌词。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第三乐句一音对二字的演唱要做到准确,师可进行教唱。)

(3)小声齐唱歌曲。

(4)师指出不足,生练唱巩固。

4、声音指导:这是一首情绪非常优美、安详的歌曲,演唱时应采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师可采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演唱,让生选择。生按选择的结果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17′)

1、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

2、演唱歌谱:

(1)生两人一组认识歌谱。

(2)师范唱歌谱,生默唱。

(3)生跟琴小声演唱歌谱。

3、律动:

手击拍演唱歌曲。强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出示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2)生练习敲击。

(3)师出示节奏谱:

第一课时:太阳出来了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课件、电子琴

一、 太阳出来了。

1、 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 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

二、 歌唱太阳。

1、 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

听录音 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 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 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 找出难点。

节奏相似: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

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师: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师: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师: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师: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学唱歌曲。

(1)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

(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师: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 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 听录音哼唱一遍。

9、 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 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第二课时:森林与小鸟

欣赏《森林与小鸟》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录象资料、有关地球环境恶化的文字、图片、《森林与小鸟》的录音带、打击乐器(碰铃、响铃、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各种头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一、组织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语言引导)。

1.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我们去参加,好不好?

2.(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师开始语言引导-----“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师: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1.情景导入: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鸟在哭诉:谁把我们的家毁了,我没家住,没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伤的,呜呜·····我的家变了一个垃圾场。

(出示录象资料,幻灯片:有关地球环境变换的文字,图片。)

这时候和刚才第一段音乐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视觉效果,破坏的环境冲击着学生们的视线和心灵,起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知道破坏环境的是人类自

己。

2.师: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们说一说)

3.师:同学说的都是对的,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师:(边说边放关于地球的图片)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动物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对吗?现在我们来帮助小鸟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建没好的家园,好吗?这时候让每个学生动手,布置(已准备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园,蓝天,白云,太阳等等。(课前,早已准备好、做好的花、草、树、鸟等各种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美好的创作灵感),请每一位学生为森林添上一笔,摆上作品-----很快,森林焕然一新。(布置的时候播放乐曲)

这部分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破坏环境,又怎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

1.出示课件(开始播放第二部分乐曲):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分四个小舞曲听)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个小圆舞曲。

a)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儿童情趣。

b)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c)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同前两个圆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玄乐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懂得舞姿。

d)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

拓展阅读

1、数下册第六单元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河北育出版社 (下册) 畅言

材分析 本通过数的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在社会生

用心用情 服务

河北育出版社 (下册) 畅言

活中被广泛采用。生在习本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习,帮助生应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 1、通过商品价格,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认识数的过程。 2、利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3、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习结合起来,对习数知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难点 【重、难点】

利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 前准备 ◆ ◆ 多媒体

过程 ―、复习导入

1、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①8.5的整数部分是( ),数部分是( )。 ②1.9米是( )米( )9分米。 2.4元是( )元()角。

③1元2角用数表示是( )元,读作:( )。 2、在括号里填上“>”或“<”。

0.7( )0.75 4.11( )1.14 5.2( )2.7 0.9( )1.1 3、列竖式算下面的算式:

3.2+5.4= 6.8-2.7= 4.8+0.9= 2.5-1.7= 二、探究新知

需要出去郊游,需要提前*快餐,咱们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快餐店的价格表如下:

用心用情 服务

河北育出版社 (下册) 畅言

问题一:选择自己喜欢吃的,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师:我们先来看看红和明是怎么选的?

红:我选择炒豆角、米饭和一瓶汽水,5.2+1.5+2.5=9.2(元)。 明:我选择拌豆腐、面条和一瓶果汁,3.5+2.6+2.5=8.6(元)。 师:你喜欢吃什么呢,大家自己算一算,然后说给同桌听一听。 提问几个同

师:大家算的都很好,看来数加减法大家掌握的都很好,难不住大家,那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

问题二:假如你和四名同去快餐店,怎样安排合适? ①算一算:5名同一共需要多少钱?

②平均每人大约多少钱?(提示:只把整元的数除以5就可以了) 师:大家自己找四名同算一算,看哪五位同算的又对又快。 提问几组同

问题:如果平均每名同不超过8元钱,可以怎么安排呢? 师:大家说一说。

生1:一共不超过40元就行。

生2:先保证每人一份主食和一种饮料。 、巩固练习

大家做一做本61页练一练的第4题第一问。 生可能的做法:

1、选择一本字典、一个本子

2.80+7.20=10.00(元) 2、一支钢笔和一个角板

用心用情 服务

四、

解决问题时,要仔细读题,弄懂题意,然后利用过的知识进行解决。 畅言

反思 略。

用心用情服务

2、北师大版下册《平移和旋转》

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北师大版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几何现象,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两种现象。让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分析:

平移与旋转现象是生第一次接触,是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生在第二时还将进一步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的位置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生的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让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观察生活现象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感受平移与旋转,为后面的习做准备。这部分内容单靠师讲解和生的记忆是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创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让生在观察、想象、描述、表达和和交流中体验。让生在直观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操作对发展生的空间观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借助多媒体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让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生体验到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在习的过程中培养生善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生体验习数趣和应用价值。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结合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多媒体

第一

一、情境导入:

1、同们去过游场吗?谁能说说游场里都有哪些游项目?

2、符老师这里也收集了游场一些游项目的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好)在这些游项目里有许多数知识呢!今天这节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运动。板书题:平移和旋转

意图:抓住生爱玩的天性,从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创生活情境,激发习兴趣,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他们发现数就在身边。】

二、自主习:

2、出示本的主题图。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意图: 对平移、旋转的概念让生用语言表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创情景引起生的习兴趣,通过演示和打手势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在边做边说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合作探究:

1、你能给这些运动分类吗?组说说你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3、结合上面图形的运动,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物体或图形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4、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5、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6、首尾呼应:我们再回到游场,看看这些游项目的运动分别属什么运动现象?(件出示游场)

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的置,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的接收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达标检测:

练一练1、2题。

五、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图形运动,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根据图形运动思考:平移和旋转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意图: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特点的理解和区分】

板书:不同:平移方向不变,旋转方向改变。

相同:物体在平移或旋转时,图形大、形状不变,位置变了。

六、结:

1、师:老师送给同们一顶博士帽,希望同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一名博士,用你们到的知识去建我们伟大的祖国。

2、师:随着钟表指针的旋转,这节也即将结束,谁能说说这节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3、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希望同们在以后的习、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更多有趣的数问题,好吗?

意图: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并进行爱国主义育】

七、布置作业

意图: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有余力的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3、9精神的屋第二——最新部编版九语文上册

(一)精读第1—6自然段。

1.文中有哪两句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明确: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话对人的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同样的“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2.第1自然段中的“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明确:“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大地“海洋”和“天空”。

3.本部分哪几段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需要精神空间?作用是什么?

明确:有“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几句话自然转换显得不露痕迹。 4.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屋”? 明确:“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屋。”

5.在本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阐述? 明确:主要是打比方,最典型的就是用“屋”来比喻“心灵空间”。

(二)精读第7—8自然段。

1.第一间屋中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什么? 明确:在第一间精神的屋中,作者着重强调的是“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假若爱比恨多,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2.本部分的文字形象、生动,飞扬、鲜明、新奇,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本部分作者所运用的方法还是比喻,还有拟人等。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如繁花盛开,奇英缤纷,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悦耳,在扩大*力的同时,必然会增强说服力。如文中将“以木石制作的古老器”比喻“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再如文中“爱比恨多,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温馨而活泼,新鲜极了,非常有*力与说服力。

3.“无师自通”“净手焚香”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无师自通”,这里指自然发生。“净手焚香”,这里指去除尘埃,营造净化的仁爱心境。

()精读第9—13自然段。

1.人生工作“七万个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明确: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始惊骇,终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的时光……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2.大多数人在谈到工作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作者认为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腐蚀作用,上文中有这样的形象表述,你能否指出来,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明确:在谈工作时表情是乏味麻木。这是因为找对了工作的幸运儿不多。其“濡养”或“腐蚀”作用是“快活和充满创意”或“花容磨损,日月无光”。

3.为什么说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明确: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4.为什么你很难“预知将来”?很难“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明确:当我们太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

5.当我们“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还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明确:我们还要在“精神屋”,“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6.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屋,它的“要诀”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屋,它的“要诀”是“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7.“鸠占鹊巢”、“桃代李僵”在这里分别指什么? 明确:“鸠”与“李”这里代指“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四)阅读第14—17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会说安放我们自身好像一个怪异的说法? 明确:之所以“怪”就是因为人们根本还未认识到我们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而是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是不正常的。

2.文中16自然段说我们认识的人具体指哪些? 明确:我们所认识的人指他人思想、最新信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别的手指圈画过的、世界万物。

3.文中16自然段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明确: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是“我们把自己的头脑……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作用: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深刻的印象,刻骨铭心的震撼。

4.文中17自然段开头说“如果真是那样”,这里的“那样”指的是什么?“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屋”又会怎样?

明确:“那样”即第16自然段中鲜明对比的有情况。“如果真是那样”则“我们的精神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五)阅读第18—19自然段。

1.为什么说“屋,说大不大,说”?

明确:因为相对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事业与生活;相对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

2.文中“我们……但我们……”这一组排比句指出了什么? 明确:指出我们建筑美观结实的“精神屋”需要的条件分别是: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 3.当我们完成了自己精神屋的建造后,应当再如何? 明确: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二、结,提出希望

文章以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我们要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家海德格尔曾经说: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们的维护者,人应当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需要有点向往,有点激情,更需要点精神,否则会变得鄙陋、庸俗。

王鲁湘:我们无法诗意地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追求诗意的生活,如果我们连追求诗意生活的想法都没有了,那么我们的生活注定永远苍白甚至贫瘠。

们,让我们会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吧!

、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

盛放事业议论、描写、抒情

安放自身

盛放爱恨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1775.html

热门阅读

  1. 敕勒歌古诗
  2. 门急诊护理工作内容总结
  3. 寓言故事不懂装懂的花猫
  4. 跟春节有关的四句古诗
  5. 浪漫唯美的爱情句子
  6. 啤酒厂的实习报告
  7. 有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的鉴赏
  8. 课文《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9. 十年岁月的流失散文
  10. 长尾巴猴的故事
  11. 货物运输的合同格式
  12. 共青团员入团心得
  13.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
  14. 名人经典句子
  15.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
  16. 关于爱情甜蜜元宵节祝福语
  17. 客房部领班的工作总结
  18. 匆匆那年作文3000字
  19. 有关历史选择的演讲稿
  20. 游九凤谷四年级作文
  21. 学校周年庆的贺词怎么写
  22. 2015初一期末考试作文范文
  23. 童心需要爱的滋润教师师德演讲稿范文
  24. 春节的手抄报
  25. 关于春节的作文:欢度春节
  26. 《正气歌》原文翻译加赏析
  27. 最新经典爱情祝福语
  28. 我的生日Party四年级作文
  29. 小学春节为话题的记事作文:特别的家乡的春节200字
  30. 温馨的毕业感言句子
  31. 201元旦祝福语简短
  32. 竞聘工商所副所长的演讲稿
  33. 有关购销的合同
  34. 生日的愧怍心情随笔
  35. 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800字
  36. 201年4世界读书日祝福短信
  37. 《常见矿物》教学反思范文
  38. 2015羊年开业贺词
  39. 苏教版必修三《肖邦故园》的教案
  40. 夫妻相处之道的名言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10:09:01
本页面最近被 50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4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