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3:44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1、自学文中的生字,认识1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超、陆、划、陈、秒、谅、束”。

2、抓住表示人物心理的词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懂得做了错事应勇于主动供认错误。

(一)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1、借助书后生字表准确认读16个生字。

(注意:“挨”读“ái”,二声;“束”读“shù”,四声。“划”是多音字,在这读“huá”。)

2、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起因――经过――结果),尽量做到语言清楚、简洁。

2、找出文中读不懂的地方(包括词、句……)

生动笔勾勾画画

师引导:读不懂的地方怎样解决?――生:结合上下文反复读,考虑。

3、组内交流(暂时解决不了的在班上集体交流)

1)重点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固执、自私、手足无措、窘、期待、责备、责怪”的意思。(责备――责怪 互为一组近义词)

2)指导学生用“手足无措、责备”造句

理解词义――找原句,摸索用法――考虑:什么样的语境下,能用上这些词――练习仿句

(三)精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人物心理变化的句子。想像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独立考虑后与同桌同学交流,合作中发挥同学间互相补充,协助的作用。

板书:手足无措――一个字都吐不出――好难好难――鼓足勇气

2、重点体会四、六两段。

1)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段话,想想当时作者心里想什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说)

2)这种体验你又是通过哪些语言感受到的?(进一步理解语言,学习语言)

“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老师啊……”――形象的语言表示出我当时心里的矛盾。

(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细腻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找出描写老师的句子,想一想描写老师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正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去供认错误。)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

自身读――同桌评价读――指名读(通过评价来逐渐提高朗读的水平)

(四)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你对文中的“我”怎样评价?

2、假如换作你,你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犯了错误应当有勇气供认错误,这样会得到他人的谅解)

拓展阅读

1、《慢》

1、掌握寓情于景的分析方法。

2、感受《慢》的意境美,体会婉约词的含蓄美。

1、尝试让生先背诵,然后质疑,师再解疑的方法授诗词。

2、尝试让生举一反三,以《慢》为重点,在分析词作的过程中断总结方法,就“情景交融”这一点让生进行能力迁移。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1、“背”词:(全班齐背诵)

2、“解”词:根据生质疑,师解疑。师根据生的提问将问题归类:关注字、词;关注感情;关注创作背景及词人生平;关注开头叠词的用法。

3、“读”词:(配乐朗诵)重现情境,感受意境之美。

4、“品”词:师由生的质疑,提出生关注的内容:

何情?

何由?

如何鉴赏?

师引出意境一词,诠释之后再指出分析意境的方法之一是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师提问:

此词写了哪些景?

这些景是如何体现作者情感的?

5、能力迁移

《踏莎行》王国维称秦观《踏莎行》中的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里斜阳暮。”为“词境凄厉”,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谈你这句话的'理解。

6、总结本课过的《雨霖铃》、《踏莎行》、《慢》三首词的情景交融手法,师提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可以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生初步感知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作业:

1、自读李清照的《一剪梅》,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其情景交融的特点。

2、课外拓展:查找李清照同时期的作品,就此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婉约词的特点

2、《慢》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重难点:

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阅读与感悟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婚后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李格非在*籍中被罢官,他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赵明诚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晚年,一直从事文创作,和关心国家大事。

2、创作: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多描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3、词风:其词善用白描,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意蕴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后世影响很大。诗有《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散文代表作《金石录后序》,有文艺评论《词论》,后人辑录《漱玉词》。

一、导入:同们,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替妇女话。男性代替女性来表情达意,总是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一位重要的女词人,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就是要自己的话。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那么,我们今天走进词中,体会词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情感。

二、整体感悟

醉花阴

一、同们多读,具体感受词人的情感,然后概括出来,大家一来品味。

师明确:感情基调是忧郁,孤寂。这首词是此人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的是重阳佳节独守闺房的,思念丈夫的寂寞和孤寂的愁绪。

二、引导:同们从哪些句子或字词中获得的信息呢?

赏析:例如:

1、词的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笼罩了词人的心头。“愁永昼”-------天为什么黑呢?这都是因为心情的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过的漫长。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知一切安好,愁知何日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我们难想象词人的形象。

2、如“佳节又重阳”的“又”字,它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度的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登高,赏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独的词人看来,这个重阳节无疑再一次的勾了自己远在他乡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

3、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本来赏菊喝酒是极为愉悦之事,可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这酒就成了消愁之酒,把酒消愁愁更愁,如何能消的了呢?

4、这绵长的思念,词人会如何呢?到底这思念有多深?“莫道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全词的**,愁思本是看到的,摸着的,以帘外之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镜极美。同时作者用黄花的凋落,比喻女子容颜的老去,这都要归属于那绵绵无期的相思。看时写花,写人,却写的是佳节勾来的独守闺房、思念丈夫的寂寞和愁绪。

5、如下片,着一个“菊”字,却整片在写菊花。菊花的艺术形象:孤傲,高洁,品性高远,超拔脱俗,以黄花自比。

3、《慢》

1、了解李清照及婉约派 2、朗读 3、理解该词,体验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本词 体验情感 品味语言

导入: 人字是一个象形字,演变到今天,你们猜想为什么会上尖下大?(生言

其实人的认识,古人达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认识;《易经》把“三才”作为其结构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关。现在我们要从课文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该如何解读? (生言 ) (师总结)我们就围绕“天、地、人 ”三个字习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慢词《慢》。

感受 思悟 体验:

一、读“天”

1、 朗读词

2、 寻找与“天”有关的内容。

乍暖还寒时候 黄昏 秋天(黄花)晚 || 风 细雨

3、 生活动,交流

4、 师指导,共同明确

二、读“地”

风急 满地黄花堆积 梧桐更兼细雨 雁 || 窗儿

三、读“人”

1、人的活动 寻寻觅觅 三杯两盏淡酒 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2、人的所感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难将息 怎敌 正伤心 独 怎一个愁字了得

3、人的性别、身份、经历?

联系背景资料

四:想象体验情境

五、把握主旨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六、品味语言:

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触景生情)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移情入景)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寓情于景)

参考:用酒消愁是顶事的,只能更增愁苦。“雁过也三句,是南来秋雁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这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再一看,这只雁原来是曾经替她给丈夫带过信的旧时相识,这就叫她更难过了。

“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

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极,比“寻寻觅觅”三句更深一层。“独自怎生得黑”,弦外之音好象老天有意肯黑下来,使人更为熬煎、难过。特别是听到“点点滴滴”的梧桐雨,“这次第”即这一连串的情景(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只用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尽。

附板书:

天:秋 黄昏 风急 细雨

国 家 自己 寻寻觅觅 亡国之恨

慢 李清照 淡酒 怎敌 丧夫之哀

过去 现在 守着 独自 孀居之苦

地:家 窗儿 黄花 梧桐 雁

背景资料:

1、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著名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诗词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书画、金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补充资料 :

写完(金石录(三十卷)宋秘阁修撰,知湖州事,东武赵明诚撰)后,叫丫环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宝预备好,摆到院子里菊花畦边。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笺用镇纸压着,端酒杯,前尘往事,蓦地升上心头,她接过把三杯酒倾在地上,道:“明诚,我们夫妻惨淡经营几十年的金石书画,一毁于战火,再毁于盗寇,如今已所剩无几了。今后,我活一日,便与这些书画厮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许,那些被毁的书画,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爱惜,肯让它留在人间吧!如果是那样,我也就心安了……。”然后回屋写金石录后序来,在金石录后序中她最后写道: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写完这篇后记,已是黄昏时分,她独自倚着窗儿,恰见一群归雁,掠过长空:一只孤雁,远远尾随在后。多时,淅淅沥沥,又下小雨来,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从心头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奋笔疾书,写下《慢(寻寻觅觅)》。

2、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欣赏举隅》的论,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足云巧矣。故觅觅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4、《慢》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词的风格流派的分类”来导入新课。

——明确: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二、新课习:

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生朗读,疏通词意。

3、疏通词意,把握词眼。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品味语言,赏析词作。

(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追问:联系所诗文,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

(4)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中,选择典型意象,联系所诗文,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

追问一:“酒”有何意蕴?

——引导: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深化:为何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追问二:“雁”有何象征意义?

——引导:结论:“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禁伤心。

追问三:“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四: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五:“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6)小结。

5、再读全词,把握主旨。

——明确: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6、感受艺术特色。

——明确: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三、总结:

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把握“词眼”

意象

品味语言

意境

领悟主旨

感受艺术特色

四、作业:

1、依据赏析《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拓展)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同特点。

5、《慢》

一、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重难点

育重点】

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方法

朗读法、情景置法、

四、手段

PPT展示

五、过程

(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

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们应该并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已经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引导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

PPT展示: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点击查看更多《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6771.html

热门阅读

  1. 新的一年新的梦想句子
  2. 二年级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3. 有关腊八节的诗词
  4. 培训自我鉴定评语大全
  5. 关于销售心得体会的范文
  6. 长征故事:激战腊子口
  7. 春分的诗句推荐
  8. 房屋租赁合同怎么写
  9. 故事的两种读法阅读及答案
  10. 小学四年级语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学设计
  11. 最美的爱情诗词
  12. 个性签名微信
  13. 詹天佑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14. 描写战争的好诗词
  15. 年会搞笑小品剧本
  16.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17. 企业新员工入职的培训心得
  18. 无题的优美散文
  19. 公司欠款和解协议书范例
  20. 读书节手抄报怎么写
  21. 农作物种子代加工合同模板
  22.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
  23. 2015年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牵动心灵的声音
  24.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25. 托班健康活动《这样的蔬菜特别香》教案设计
  26. 关于桂花的诗句词语
  27. 幼儿园中班计划
  28. 请丢弃那所谓的他以为情感美文
  29. 席慕容励志语录
  30. Unit 2 Yes or no教案
  31. 曹极名言汇编
  32.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的个人优质工作总结
  33. 心急怎么造句
  34.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35.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00字左右
  36. 出租车承包的合同
  37. 描写闽南风情的诗精选七首
  38. 特岗教师述职报告
  39. 代表心情的句子
  4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1:02:31
本页面最近被 70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重庆,TA在页面停留了 11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