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读读记记 中的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浪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出示时钟摆动。)
随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走动,我们又进入了日积月累 的天地。
1.读8个词。
师:今天,我们要积累什么呢?
(课件出示):夏夜球赛
松果翅膀
问题天气
眼睛荷叶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词吗?请小组长带着你的组员把它们读一读吧!
2.小组开火车读词。
3.读短语。
(1)读了这些词,你想再了解什么吗? (2)请你带着问题,把书上的短语自己读
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看书读短语。)
(3)以问答的形式出示短语。
①师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夏夜?生答:美丽的夏夜。
②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松果?生答:可口的松果。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问题?生答:有趣的问题。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眼睛?生答:亮晶晶的眼睛。
4.齐读短语。
师:现在我们全班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同语再读几遍。
5.指导朗读。
(1)比较。
老师读:夏夜、美丽的夏夜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回答)对了,读的时候强调美丽。注意的读轻声。谁能再读一遍?
(2)分小组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读。)
(3)齐读。
6.扩散练习。
师: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课件出现8个词语,学生每说一个都以掌声鼓励。)
三、朗读短文《浪花》
1.导入:这些短语都这么美,短文《浪花》里面也有很多这样词语。你们想读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师:你们看,我 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是怎么和我一起玩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1,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师:多调皮的浪花呀!我 和浪花玩得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2,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师:你们喜欢这淘气、可爱的浪花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这两句吧?
(齐读句子1、2)
3.师:我多想再和浪花玩呀!一会儿,浪花真的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3,这次它给我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
4.师:浪花又是和我做游戏,又是带来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你们想去看看这些娃娃吗?
(播放海里浪花的动画片)
师:大家看了海里美丽的浪花,那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4,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5.伴乐朗诵。
四、指导积累方法
(1)同学们,读了《浪花》,这里面有你喜欢的、想记住的词语吗?
(让学生画出想积累的词语)
请一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我想积累的是)
(2)老师也画了一些我想积累的词语,并把它们记在我的积累本上了,你们想看看吗?
(通过展台展示教师的积累本)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娃娃
(3)师:你们想把你喜欢的词语记下来吗?那就快请出你的积累本吧!
学生拿出积累本,记下喜欢的词。
(请学生上台展示积累本,说说为什么想记这些词。)
拓展阅读
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如何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2、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3、范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红霞范围扩大夺目光彩分辨
灿烂紫色奇观目不转睛一刹那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①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②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③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④通过多读展开想象理解难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
①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
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三、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象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①读背交叉。
②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
③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1走进大自然 课型:讲授
第 1 课时 总序第 1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拼读生字,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拼读。 (3)指名读,注意及时纠正。
(4)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5)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2.学习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大自然:自然界。 斑斓:灿烂多彩。
1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宽厚:宽大厚道。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2.小组间讨论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 作业
比一比,再组词。
班( ) 脸( ) 过( ) 隔( ) 斑( ) 验( ) 辽( ) 融( )
课题:1走进大自然 课型:讲授
第 2 课时: 总序第 2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2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精读研讨
1.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质疑问,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 2.教师引导,总结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 (1)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
(2)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 (3)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3.针对以上问题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教师**。 4、师生共议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语言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探究。
(1)“??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中“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是什么意思?
(2)读下列句子,注意体会词语的意思
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早枣。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
4.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1走进大自然
纯洁 美好
走进大自然 → 感受大自然 → 热爱大自然 智慧
情感
课题:2我家的大花园 课型:讲授
3
第 1 课时 总序第 3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能口述“我家的大花园”中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爱美、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和教师的点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课文是如何介绍“我家的大花园”的,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部分进行描绘。 突破方法: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师生共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
读议法。
自读、讨论相结合法。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写的什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当过小导游吗?如果有一批人到你的家乡参观,你将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家有一个花园,你十分要好的伙伴到你家来玩,你将如何介绍给他(她)听呢?(学生自由发言)好,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他家的大花园的。
(板书课题:我家的大花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本课的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
嗡 绒 媚 蚯 蚓 敢 蝙 蝠 若 管 随 (2)指名学生拼读生字,教师注意及时纠正错音。
(3)教师逐个范读,在字形、字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 字形:绒一(绒) 若一(苦) (4)学生先认读,再书写生字。
3.学习本课中的一些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蚯蚓:环节动物,身体柔软,圆而长,环节上有刚毛,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
4
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是益虫。通称曲蟮。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随意:凭自己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相互朗读课文。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 三、概括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写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间交流初读课文的体会。 作业 我会找。
从课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止il盐士盟陛i乙丝』乙我会表达。
1.园子里阳光明媚,天空显得特别高。 特别??
2.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 就像??
课题:2我家的大花园 课型:讲授
5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