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诗早梅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11:04

柳宗元的诗早梅

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这首《早梅》语言平实质直,表达诗人的高洁、孤傲的情志。全诗如下:

朝代:唐代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在历代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梅之作。早在南朝诗人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中,就写下“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的名句。鲍照的《梅花落》则以庭院中的杂树为反衬,赞叹梅花“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体物写志,借事明情,在诗人们笔底下的梅花,常常被引为傲视霜雪,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的象征。柳宗元的《早梅》诗同样如此。诗人以早梅迎风斗寒,昂首开放的英姿,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正直无私*怀,显示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意志,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诗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力。

“早梅发高树”,起句直写梅花,笔姿飞扬,醒人耳目。一个“发”字极富于神韵,不仅写出梅花绽开的形象,而且予人一种“能开天地春”(清人沈钦圻咏梅诗句)的生机蓬勃的感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高树,既是实写,又是诗人心中意象的再现,自喻行高于时人,并与下旬“迥映楚天碧"紧相粘连,构成一幅情景融和的意境。避望楚天,辽阔无际,明净的碧空映照着早梅发出的光泽,使人感到梅花分外娴静高洁。这两句诗,言辞简洁,而情波荡漾,深寓着诗人对早梅的赞叹之意。诚如王国维所说,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第一、二两句是描写梅花的外在之形,“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两句进一层刻画早梅内在的气质。尽管北风吹打,严霜相逼,而梅花仍然在寒风中散发着缕缕芬芳,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这两句诗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地写出早梅傲视风霜,力斡春回的风格。“飘”字寓有四散的意思,王冕《墨梅》诗有“只留清气满乾坤”,用的也是这个意思。诗人咏梅,目的是为了抒怀,是为了言志。诗中梅花的品格也是诗人心灵的一种物化。

诗的下面四句,由咏物而转入抒怀,进而推出新意。当诗人看到早梅绽放的时侯,不禁怀念起远方的友人来,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往事如潮,涌上心头。他极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可是转念一想,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这是无法如愿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道”, “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透过字里行间,人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那种伥惘、不平之情。这两句诗,原是化用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意。都是叙写对故人的思念,但是两诗的情趣迥然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正是因为他们写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并不相同,情趣也就各异了。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两句诗是紧承上两句发展出来的,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诗人意识到,由于关山阻隔,时日过久,梅花势将枯萎凋零,于是喟叹“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不禁忧从中来。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拓展阅读

1、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唐 ·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馀雪记山田。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别舍弟一 唐 ·

零落残红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 ·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 ·

破额山前碧玉流,**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唐 ·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唐 ·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

酬娄秀才寓居开寺,秋月夜病中见寄 唐 ·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

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

谬委双金重,难征杂佩酬。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 唐 ·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j 秉心方的的,腾口任。àà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唐 ·

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唐 ·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春怀故园 唐 ·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唐 ·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莳药闲庭延国老,

开樽虚室值贤人。泉回浅石依高,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答刘连州邦字 唐 ·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

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唐 ·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得卢衡州书因以寄 唐 ·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州峨山 唐 ·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唐 ·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

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

事业无成耻艺成,南宫起草旧连名。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唐 ·

交侣平生意最亲,衡阳往事似分身。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 ·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法华寺西亭夜饮 唐 ·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莫厌尊前醉,相看未白首。

放鹧鸪词 唐 ·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徇媒得食不复虑,

机械潜发罹罝罦。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齐王不忍觳觫牛,

简子亦放邯郸鸠。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 唐 ·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 唐 ·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

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

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

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

2、是哪代

(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州刺史,又称“州”“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与刘禹锡并称“刘”。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有大志。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朝*,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一生留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其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论》等。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河东集》《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一生经历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父辈已定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田宅,多藏书。父镇,官至侍御史,守正疾恶。自幼受母卢氏教育,4岁能读古赋14篇。少年时曾随父去过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13岁写《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有“奇名”。但他年为文,主要是为考进士作准备,故“以辞为工”,以“务采色,夸声音”为能(《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又曾自称:“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答贡士公瑾论仕进书》)可见他是胸怀大志的。

第二阶段,在朝*时期。贞九年 (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调为蓝田县尉。不久,回朝任*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贞二十一年正月,顺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同年八月,顺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改永贞。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迫害。初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第三阶段,贬谪远州时期。永贞年冬,到达永州贬所。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览本州山水名胜,写下不少文名篇。“永州八记”、《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贞符》、《非国语》、《天说》、《天对》、《捕蛇者说》等均为此时所作。和十年 (815)春,奉召至京师。三月,又外出为州(今属广西)刺史。六月至任所,官虽稍升,而地更僻远。他在这里兴利除弊,修整州容,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释放奴婢,政绩卓著。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殁。当地居民哀悼他,在罗池地方建庙纪念。现在州市侯公园内,还有衣冠墓。贬谪永、二州,虽然在*上失意,却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就。南方人士多有向他求学问业者,扩大了他在文坛上的影响。

3、作品全集

(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河东”,因官终州刺史,又称“州”“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朝人、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与刘禹锡并称“刘”。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与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全文古如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溪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全文古如下: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渔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全文古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小石潭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全文古如下: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成林的竹子,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看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整个潭底是一整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的石头上,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览的人互相嬉戏。

顺着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流的岸势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水面,有的地方被淹没了,或现或隐。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无法看到潭水的源头。

我坐在小石潭的岸边,四周竹子和树木包围着,静悄悄得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深寂静 得使人感到忧伤。由于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久的停留,(我)于是记录下这番情景便离开了。

同我一起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玄,作为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崔恕己,一个叫崔奉壹。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古全文如下: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登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古全文如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古全文如下:

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

在高高的树上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

4、鼓励句汇编50条

1、《闻黄鹂》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2、《咏三良》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3、《雨》

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4、《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5、《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6、《别舍弟一》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7、《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8、《饮酒》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9、《读书》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10、《溪居》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1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12、《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3、《

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4、《登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1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扩展:

被贬到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唐德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805年,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然后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然后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然后他又很痛苦。

但是,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然后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然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然后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5、

零陵春望 唐 ·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零陵春 唐 ·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零陵赠李卿侍御简吴武陵 唐 ·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阳光竞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竞危。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尊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

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 ·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

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州峒氓 唐 ·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

绿荷包饭趁虚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 ·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州寄京中亲故 唐 ·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州寄丈人周韶州 唐 ·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印文生绿经旬合,

砚匣留尘尽日封。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笼鹰词 唐 ·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云披雾裂虹蜺断,

霹雳掣电捎平冈。砉然劲翮翦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炎风溽暑忽然至,

羽翼脱落自摧藏。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茅檐下始栽竹 唐 ·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汨罗遇风 唐 ·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南涧中题 唐 ·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唐 ·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华夷图上应初录,

风土记中殊未传。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南中荣橘柚 唐 ·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跂乌词 唐 ·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刷毛伸翼和且乐,

尔独落魄今何为,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道旁,贪鲜攫肉人所伤。翘肖独足下丛薄,

口衔低枝始能跃。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唐 ·

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

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 ·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

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入黄溪闻猿 唐 ·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三赠刘员外 唐 ·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唐 ·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以为明,好…… 唐 ·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省试观庆云图 唐 ·

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

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唐 ·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首春逢耕者 唐 ·

南楚春候,馀寒已滋荣。土膏释原野,百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耦耕。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余,保荆衡…… 唐 ·

苞枿矣i ,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

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

田家三首 唐 ·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 唐 ·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

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龙。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唐 ·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唐 ·

行尽关山万里余,到时闾井是荒墟。

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韦道安 唐 ·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唐 ·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畬。列骑低残月,鸣笳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肸蚃巫言报,精诚礼物馀。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唐 ·

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

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

闻黄鹂 唐 ·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

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

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翥。

闻籍田有感 唐 ·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舞曲歌辞·白纻歌 唐 ·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朱唇掩抑悄无声,

金簧玉磬宫中生。下沉秋水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

羽觞荡漾何事倾。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戏题阶前芍药 唐 ·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唐 ·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坐来念念非昔人,

万遍莲花为谁用。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 ·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 ·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夏昼偶作 唐 ·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相和歌辞·东门行 唐 ·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

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

悍臣破胆皆杜口。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唐 ·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唐 ·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新植海石榴 唐 ·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巽公院五咏·禅堂 唐 ·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唐 ·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唐 ·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泠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 ·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唐 ·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 唐 ·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掩役夫张进骸 唐 ·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媸。

生平勤皂枥,剉秣不告疲。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 唐 ·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尚书旧用裁天诏,

内史新将写道经。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

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唐 ·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咏荆轲 唐 ·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咏三良 唐 ·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唐 ·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唐 ·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唐 ·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与崔策登西山 唐 ·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 ·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点击查看更多柳宗元的诗早梅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3769.html

热门阅读

  1. 生活感悟哲理小故事
  2. 爱国古诗:凉州词二首·其一
  3. 高中毕业典礼诗朗诵范文
  4. 弟子规读后感4OO个字
  5. 雪地里的脚印美文
  6. 公司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7. 关于忘不了的同学作文
  8. 快乐的春节五年级作文400字
  9. 尊师长学礼仪手抄报
  10.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大全
  11. 《蝉》教学设计
  12. 关于秋雨唯美诗句古诗
  13. 微电影剧本《生命的不完美》
  14. 时间的魔力美文
  15. 春节祝福语大全201
  16. 情人节句子
  17. 2018年乡镇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报告范文
  18. 2016参加消防演练心得体会
  19. 二十年母校校庆祝福语大全
  20. 非主流搞怪的个性签名
  21. 荷塘月色六年级优秀作文
  22. 公司租房合同样本
  23. 圣诞联欢会的作文
  24. 扭转你的交际劣势美文
  25. 松鼠的快乐睡前故事
  26. 201年鞍山中考满分作文:照向心灵的一束光
  27. 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征文3000字
  28. 樱花想说爱你太难散文
  29. 《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
  30. 201年世界读书日微信祝福语
  31. 学院开展毕业典礼师生代表发言稿
  32. 描写女性柔美的诗句
  33. 《囚绿记》教案
  34. 王维《终南山》
  35.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国旗下的演讲稿
  36. 祝福老婆生日快乐的短信精选
  37. 课文《识字4》的教案设计
  38. 今天我是升旗手小学读后感
  39. 中秋节情侣祝福语
  40. 为贝多芬点赞初一作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4 17:17:33
本页面最近被 99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河北,TA在页面停留了 16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