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自警清风闲坐》元散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4 22:56:49

《中吕·山坡羊·自警清风闲坐》元散原文及赏析

乔吉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

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

盖下一枚安乐窝。

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注释】

面皮不受时人唾(拓tuo4):自己不干亏心事,心安理得,是不会受到旁人唾骂的。面皮,脸皮。唾,吐唾沫,表示鄙弃的意思。

乐跎跎(驼tuo2):即乐陶陶,快乐的样子。

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看别人像驴一样套上驴套包拉着沉重的石磨。套项,驴脖子上的套包。沉磨,沉重的石磨。

盖下一枚安乐窝:替自己盖一座安然舒适的“窝”(指居所)。一枚,一座。安乐窝,指不受世事干扰悠然舒适的住处。

东,也在我,西,也在我:任我东西,随我的心意愿怎么活就怎么活。

在清风中闲坐,在白云下高卧,心怀坦荡,无忧无虑,不受时人的唾骂。这是乔吉所追求的生活理想。其实这样的理想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也就变成了一种梦想。

【题解】

此曲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抱有一种“自由自在,自去自来”的超然态度,然而这是不现实的。

拓展阅读

1、柳永《定波·春来》

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拈伴伊。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①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②暖酥:极言女子肌肤之好。

③腻云:代指女子的头发。亸(duǒ):下垂貌。

④无那:无奈。

⑤恁么:这么。

⑥鸡窗:指书窗或书房。语出《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⑦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象管:即象牙做的笔管。

⑧镇:常。

⑨和:允诺。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味,是柳永“俚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小姐)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赤裸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市民阶层是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它较少*思想的羁縻,也比较敢于反抗*礼教的压迫。“男女授授不亲”的*时代,它表现出一种新的思想面貌,反映人词里,就形成了《定波》这位女性的声口:“镇相随,莫抛躲,针线拈伴伊。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习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铺叙展衍,备足无余。柳词所写的一对青年男女,实际上是属于市民阶层的“才子佳人”,是功名未就的柳永己和他青楼的恋人的化身。所以,为了要表现这样的生活和心态,柳词就采用一种从俗的格和从俗的语言。

柳永的这种学追求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宦场失意后落魄人和知书识尘女子极易产生共鸣,这首词就是这种共鸣的产物。难怪曲大家关汉卿会据此把柳词摆上舞台,用另一种方式传唱这种非正统的精神。

对于当时的市民群众来说,也唯有这种毫不掩饰的热切恋情,才是他们倍感亲切的东西。因而,这种既带有些俗气却又十分真诚的感情内容的词作虽得不到正统人的认同,却能市井间不胫而走,以至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诵歌的地齿。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是对传统词的一种俗化。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味,是柳永“俚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小姐)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代时,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谢天香》里。

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这和《诗经.卫·伯兮》“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作者在上片用的是一种倒叙手法,不仅总结上片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

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在特别重视功名利禄的*社会,一个闺少妇为了爱情而敢于设想把丈夫“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行动。这位少妇的举措,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 梦》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仕途经济的批判,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六句是对理想的爱情生活的设想和追求。他们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赤裸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习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内心的烦恼与悔恨。

2、《小重·碧幕霞绡一缕红》

宋代: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碧蓝天上丝罗般的彩霞染成一抹艳红。槐树枝头,宿鸟呼朋唤侣,暮霭冷烟渐渐浓。我斜倚画栏发愁在小楼东。月色凄朦胧,透过游曳的碧云,晚传来一阵阵哀怨的笛声。

往事都已成空。屈忧国的忠魂无法飞到楚王官。我试将绿丝帕染满血泪,暗暗装封。可是江南如此辽阔,上哪儿寻觅一只鸿雁,为我捎信飞入九重宫。

「注释」

1、碧幕:碧绿的天幕,指碧空。古人谓天为幕,谓地为席,故曰碧幕。

2、霞绡(xiāo):古人或以霞喻红绡,或以红绡拟霞。绡,丝帛。唐·温庭筠《锦城曲》:“江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3、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4、画阑(lán):有彩绘的栏杆。

5、楚王宫:借指宋王朝的宫廷。

6、翠绡:指用彩绡作信笺。

7、征鸿:远飞的大雁。

词的上阕写景,词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借以烘托己内心的悲哀和冷寂。“碧幕霞绡一缕红。”日近西,夜幕即将降临,轻绡一样的彩云穿透蓝色的天空,投下一缕红色的霞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心生哀愁、留恋。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残霞渐渐消,暮色苍茫,夜里投宿在槐树枝头上的鸟儿啼叫着。暮色本就冷烟浓密,鸟儿的啼叫声更增添几分凄凉。“冷”字不仅指秋天薄暮时天气微冷,还表达出词人心的冷寂和愁绪。

作者怀着满腹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月亮缓缓升起。黄昏的月光凄迷朦陇,远处的笛声穿透碧云传来。一个“愁”字写出词人的满腹惆怅。黄昏时分,月儿初升,薄暮还未消,月光透过云层照向大地,凄冷、模糊。“黄昏月,一笛碧云”描绘出一幅凄凉、寂静的图画。南朝诗人江淹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诗句,所以“碧云”应暗含有“佳人”之意,只是这里的“佳人”是词人*上的知己。

下阕开始抒情,词人心的忠愤之气仿佛呼之欲出。当年作者多次向宋孝宗上书均无果。虽然一片忠心如石沉大海,但是陈亮的救国雄心却并没有随之湮灭,他依然怀着一腔赤诚,希望为复国大计做一番事业。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此处作者以屈比。当年楚怀王听不进忠臣屈的进言,放逐屈,如今的宋孝宗一如当时的楚怀王,无视贤良,重用奸佞之臣。尽管如此,词人还是想去见他,想向他款款陈情,再进忠言。可是梦魂怎么能穿越千里,到达他的身边。

“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据《丽情集》记载,唐代御史裴质曾与成都官伎灼灼感情甚笃。后来,裴质被召回朝之后,灼灼用软绡收集了己的眼泪寄给他。此处词人喻为灼灼,想用翠绿色的软绡收集己的眼泪,寄给皇帝,以让他知晓己的一片赤诚忠心,却不知道应该差谁去寄。

江南大地虽然非常辽阔,但是作者却无法找到一只可以寄书的鸿雁。鸿雁传书是一个典故,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使臣为了诈骗匈奴单于,告诉他汉廷知道苏武还活着,因为他曾让大雁带回过书信。此处词人说找不到可以寄书的鸿雁,实际上是慨叹无人能将他的一腔忠心和北伐之志告诉皇帝。

朝廷苟安江左,满怀爱国之志的陈亮却用武之地。在他写给祖谦的一封信有这样一句话:“每念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其内心的抑郁不平,溢于言表。这首词多处用典,作者借助典故说出了己内心深处不能直说的情感。

全词以美人相思喻,表达作者对孝宗的一片忠忱。他格外希望孝宗能成为恢复、统一神州的兴之主,可是“往事已成空”,朝廷苟安保,忠言不被采纳,作者和泪陈词,但君门九重,朝臣梗阻,因而无法传到深宫。永康距临安非遥,词屡言梦魂不到,江南水阔,征鸿难觅,在于表明作为一介布衣的爱国志士,与朝廷之间隔着多少无形的障碍,要实现报国之志,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国历史上,由于外患频仍,皇帝昏庸,“死谏,武死战”,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铸就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精神,难能可贵的是:陈亮既不是臣,又不是武将,不过一介布衣,一个小小老百姓,多次向皇帝上书,不被采纳,依然初衷不改,在词章里表达那种输肝沥胆的血泪忠诚和忧患意识,就连南宋朝廷的衮衮诸公也无几个人能做到,无怪作为词坛领袖兼封疆大吏的辛弃疾也对他钦佩不已。

创作背景

河洛之地被金军占领多年,南宋王朝却苟且偷安,无心举兵北伐。宋孝宗与金和谈后,陈亮上书《兴五书》,之后又多次上书,向孝宗陈述复国策略。朝臣为了一己私利纷纷攻击他,称他为“狂怪”。在长期不得重用后,词人的一腔报国之热情依然像汹涌的波涛,使其内心无法平静。这首词抒发的就是他无处安放的爱国心。

3、朱作品《冬天》其阅读分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只剩了淡淡的影子。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脚下。有的是上松林里的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在。现在她*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933年2月

[练习]

1.这篇章写了几个冬天是分别通过什么事情写冬天的(6分)??

2.通读全,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从找出至少三个句子)(6分)

3.为什么不说豆腐煮在锅里,而要说“养”在锅里(4分)

4.“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的因是 (不超过10个字)(3分)

(2)作者连用两个“等着”,这在表达上的好处是。(不超过15个字)(3分)

5.作者为了突出表现章的主旨而在选材上有精心的安排,请就此作一点分。(6分)

6.有同学说,这篇章通篇并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不对题。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参***

1.第一个冬天,童年时与父亲兄弟围着小洋锅吃白水豆腐;第二个冬天,与朋友夜游西湖;第三个冬天,与妻儿在台州。

2.是一些温暖的、洋溢着亲情和友情的冬天。(例句略)

3.“煮”在锅里的豆腐是“死”的,只是一种食品。“养”在锅里的豆腐则是“活”的,是一种有生命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生物。

4.(1)这不是吃饭,只是玩儿。(2)能充分表现“我们”急切盼望的心情。

5.作者精心选取与冬天的寒冷形成强烈反差的热闹、温馨的几件事,来描写他心如春天般的冬天。

6.作者以‘冬天’为题,不仅仅是因为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冬天,而且更因为以冬天为背景,以冬天来衬托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4、李照《武陵春》翻译

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李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藏无数曲折”(**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住”,则在此之前曾是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也拟泛轻舟”作伏笔)。“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一句三折,顿挫有致。“日晚倦梳头”,日高方起,又无心情梳发。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作者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北国故乡;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暂告段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然“闻说”,只从傍人处听说而已,可见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照应了上片“住”“日晚”两句。“尚”、“也拟”,说明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苦。那么只有闭门负忧,独销魂了。上“欲语泪先流”一句至此便点出缘由。总起来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说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吞吐盘旋,翻腾挪转,“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刘熙载《艺概》),把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意婉绝,回肠荡气。

最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愁”本是心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想象惊人,实在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李照是极擅长写愁的。除本词将愁写成有形体、重量、动态外,她还在其它词里将愁写得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等等。这些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

《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李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5、李照《浯溪兴颂诗和张潜二首》注释

照工诗善,更擅长词。李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李照所作的浯溪兴颂诗和张潜诗歌二首,**!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不知老。

胡兵忽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崖。

子仪光弼不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1)浯溪兴颂:浯溪,地名,在湖南祁阳县。公761年(唐肃宗上二年),结撰《大唐兴颂》,刻于浯溪石崖上,时人谓之摩崖碑。碑记述了安禄作乱,肃宗平乱,大唐得以兴的史实。其曰:“天宝十四载,安禄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於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察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我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揭除妖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停,涵糯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湘江东西,直语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于千万年!”和张潜:和,依照他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张潜,北宋诗人,名耒,字潜,“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曾作有《读兴颂碑》一诗。全为:“玉环妖血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撞关战骨高于,万里君王蜀老。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僵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功高名谁与纪,雅不继**人死。水部胸星斗,太师笔下胶龙字。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十丈磨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语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张耒此诗出后,黄庭坚、潘大临等人皆有和诗,李照亦和作二首。

(2)五十年功: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间。玄宗在位实际44年,“五十年”为大约数字。

(3)华花柳:花柳,一作宫柳。华,华宫,在陕西临潼骊。《唐会要》卷三十:“开十一年十月五日,置温泉宫于骊。至天宝六载十月三日,改温泉宫为华宫。”咸阳草:咸阳,秦始皇建都之地。唐刘沧《咸阳怀古》诗:“渭水故都秦二世,威阳秋草汉诸陵。”

(4)五坊:《新唐书·百官志》:“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雕坊,二曰鹘坊,三曰鹞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后人指不务正业之人为“五坊小儿”。斗鸡儿:《岁时广记》卷十七引《东城老父传》:“明皇乐民间明节斗鸡戏,即位,治鸡坊,索长安雄鸡,金尾、铁距、高冠、昴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使教饲之。”此指唐玄宗爱好斗鸡,玩物丧志。

(5)酒肉堆:批生活豪华。

(6)胡兵:指安禄叛乱部队。安禄本营州柳城胡人。史思明亦为胡人。

(7)逆胡:指安禄、史思明。奸雄才:奸诈欺世的野心家。

(8)勤政楼:唐玄宗建,为明皇赐宴设酺之处。全称“勤政务本之楼”。

(9)披靡:溃败。

(10)传置荔枝:《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由于骏马兼程急递,诸许多马因递送荔枝而累死。

(11)著碑铭德:撰写碑铭记功德。陋:此指浅俗。

(12)子仪:郭子仪,唐代名将,唐玄宗时,累迁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有功,封汾阳王。光弼:李光弼,唐代名将。平安史之乱有功,授天下兵纪都帅,封淮郡王。不猜:一作“不用猜”。猜,此指被猜疑。

(13)天心悔祸:上天不欲重复其错误。

(14)夏商有鉴:一作“夏为殷鉴”。

(15)简策汗青:古时书籍由竹简编成,为便于书写和长久保存,则必须将竹简在火药味上烤干,炙烤时竹简出水如汗一般,故曰汗青。此简策汗青代指史册。

(16)张说、姚崇:二人均为唐玄宗时宰相。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记:“姚崇与张说同为宰辅,颇疑阻,屡以其相侵,张衔之颇切。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与我不叶,衅隙甚深。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僚,当来吊。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登时便写进,仍先石以待之,便令镌刻。张丞相见事迟于我,数日之后当悔。若却征碑,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镑刻,仍告以闻上吃。’姚既费,张果至,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成,叙述核详,时为极笔。其略曰:‘八柱成天,高明之位到;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后数日,张果使人取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为删改。姚氏诸子仍引使者视其碑,乃告以奏御。使者复命,悔恨膺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方知才之不如也远矣。’”

(17)天宝:唐玄宗年号,公742—756年。

(18)国老:告老退休的卿大夫。此指郭子仪、李光弼等平息安史之乱的功臣。

(19)妃子:指杨贵妃。

(20)虢、秦、韩国:杨贵妃三姊分封之地。

(21)羯鼓:乐器,以桑木为之。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以两杖击之。唐玄宗素喜音律,尤撤擅长击羯鼓,人称为“八音领袖”。方响:乐器。

(22)“春”句:指明皇与贵妃击鼓作乐时,使得春也不敢吹起尘埃。

(23)去天五尺:此极言其高。抱瓮峰:即瓮肚峰。

(24)奸人心丑:奸人,奸诈之人,此指李辅国等,心地险恶。

(25)西蜀万里:安史之乱时,玄宗逃至西蜀(今四川)。反:同“返”。

(26)南内:长安有大内、西内、南内三宫,南内即兴庆迷路,本唐玄宗听政处。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回到长安,肃宗信用李辅务国,迁玄宗于西内,故谓“南内一闭”。

(27)将军:指高力士,高力士于公748年(天宝七年)加至骠骑大将军。称好在:好在,好生,莫乱来。

(28)辅国用事:辅国,李辅国,玄宗时为阉奴,得肃宗信任,权势日益显赫。用事,当权。张后:肃宗皇后,与李辅国勾结专权,后为李辅国杀。

(29)春荠长安作斤卖:此上二句意谓:人们只知道责备唐玄宗宠信高力士、引入杨玉环误国之罪,却不知道责备肃宗宠信李辅国、张后之弊。

此诗深刻分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因,诗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用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

点击查看更多《中吕·山坡羊·自警清风闲坐》元散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17690.html

热门阅读

  1.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2. 企业新员工入职的培训心得
  3. 无题的优美散文
  4. 公司欠款和解协议书范例
  5. 读书节手抄报怎么写
  6. 农作物种子代加工合同模板
  7.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
  8. 2015年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牵动心灵的声音
  9.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10. 托班健康活动《这样的蔬菜特别香》教案设计
  11. 关于桂花的诗句词语
  12. 幼儿园中班计划
  13. 请丢弃那所谓的他以为情感美文
  14. 席慕容励志语录
  15. Unit 2 Yes or no教案
  16. 曹极名言汇编
  17.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的个人优质工作总结
  18. 心急怎么造句
  19.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20.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00字左右
  21. 出租车承包的合同
  22. 描写闽南风情的诗精选七首
  23. 特岗教师述职报告
  24. 代表心情的句子
  25.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26. 给老师的祝福语
  27. 周末你好的说说
  28. 项目教学法与形式聚焦教学法融合背景下教育论文
  29. 小学生秋天的景色的诗句
  30. 最新中学生优秀入团申请书
  31. 唐诗《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
  32.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一作文
  33. 《在家里》最新教学设计方案
  34. 徐元杰《湖上》全诗翻译及赏析
  35. 元旦快乐祝福语
  36. 年度人事工作计划
  37. 《陈情表》优秀教学设计
  38. 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人生励志语录
  39. 恭喜朋友生儿子祝福语201
  40. 关于文天祥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0 16:26:41
本页面最近被 46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宁夏,TA在页面停留了 18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