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拓展阅读
1、世界上要求最严苛的老板是谁的名人故事
微软曾有一位跳槽过来的业务员,他一度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有一个月,他拜访了10位顾客,最终成交了5位。这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已经算是高效率。于是这个业务员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我拜访10位顾客成交了5位,你是不是应该给我奖励一辆车或是增加一点奖金?”
比尔盖茨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兴奋,耸了一下肩说:“10位顾客成交了5位,另外5位被竞争对手给抢跑了。你居然还敢跟我来要奖金!”于是这位业务员马上去找那5位顾客,说服他们也成为了微软的客户。
10位顾客都被自己拿下,这时业务员又去找比尔盖茨说:“报告老板,拜访10位顾客成交10位,这真是完美无缺的演出。”
比尔盖茨还是不满意:“你还是在浪费时间,你的业绩对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我问你,第11位顾客在哪里?”
业务员一听傻眼了,在其他公司他都是顶尖的,可到了微软公司,竟然被臭骂两次。下一个月他更加努力。一共拜访了11位顾客,又全都成交了。于是他又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你看,我拜访了11位成交了11位,成功率还是100%。”
比尔盖茨却说:“你已经被开除了,因为其他业务员都拜访并且成交了12位以上,你是公司的最后一名。”微软公司之所以雄冠全球,靠的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
比尔盖茨就曾经多次告诫自己的`员工:“要么努力,要么走人。”
“工作需要付出100%的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成99%,虽然仅有l%的差距,但正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比尔盖茨要求不论哪级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工作,不断进取。
2、成功的 英文 成功的种子在每个人身上励志故事
凭空做不了事情,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同样,开公司肯定要有规划,但不容许空想,许多事情不能从理想出发,而要从目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
愤怒出不了企业家。企业家应该是一些能从现实里榨出油来的人。他们练就的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美国要尊崇商业程序,回国要了解“潜规则”,言必称希腊肯定不行。
水至清则无鱼。联想公司当初依靠走关系生存,那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使然,否则就活不下来。清醒地认识企业的处境是一种智慧,很多人的失败就在于没有看清做事的条件。
稻盛和夫这样理解客观条件与企业的关系:“浪来了,不要试图去改变浪或者扑灭浪,而是要顺着浪的势头,在其中寻找平衡。”
王中军就是这样一个随机应变的弄潮儿。电视剧一播完,电视台不会立即付款——在账期内压应收款几乎成了行业惯例。所以电视剧有长达18个月的回款周期。对这种霸王条款华谊兄弟就坦然接受。王中军说:“任何时候都是我们适应市场,市场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要变成什么样的。”美国电影第一周票房80%归片方所有,而中国只有40%。这个现实无论合不合理,华谊也接受,40%就40%。王中军能够做大,就是因为他能就米下锅,迅速地适应一个不完善的环境。
条件不好,就更要用足现有条件。优秀的企业家善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或者拆分。当年26岁的魏建军承包的汽车总资产只有300万元,亏损200多万元,摇摇欲坠。魏建军很少抱怨这样的环境,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精耕细作。要不是在香港上市。外界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家隐形冠军。
煮熟的鸭子飞了。说明捕获鸭子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如果条件成熟,活鸭子也能捕获。有的人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市场上赔钱,彼得·林奇说是因为他们选择房子时往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只用几分钟。甚至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择*时多。轻率地下单,这是新手的通病。
巴菲特认为考察公司是最重要的事,投资哪只*,就得去现场反复考察。当年美国运通公司遭遇色拉油丑闻,所有人都抛售这家公司的*,公司股价狂跌。巴菲特来到零售店观察了一天,看见很多人还在刷美国运通公司的卡,运通还有生意做,于是巴菲特逢低买进,大赚了一笔。时机成熟就要做时机成熟后该做的事,时机不成熟则要做时机不成熟时该做的事,不要越界。不熟不做的投资原则强调的不是不做,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现在该做的事。熟才有可能在透彻理解现状的情况下,研制独门的武器,找到成功的窍门,拥有核心竞争力。
洛克菲勒说99%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都是条件不好,那主观能动性是如何发挥的呢?很多事本来是可以做的。就因为抱怨最终把自已毁了。洛克菲勒告诫后来者:“成功的种子在每个人的身上。”
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国籍、民族、性别,抱怨环境的贫瘠和资源的有限没有意义,洛克菲勒只招聘那些能够想出各种点子来解决问题的人。老是抱怨命不如人,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人不如人。
把一个残缺的世界变得更美,是一个企业家的机会,同时他的使命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企业家就无事可做。
3、近代爱国名人夏明翰的故事
1928年2月9日,武汉市上空彤云密布,阴风凄凄。在国民**派的刑场上,**员夏明翰大义凛然,慷慨赋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南衡阳。他少年时代,就疾恶如仇,立志报国。
有一次,明翰跟着母亲从武汉乘船到九江。船上,耀武扬威的洋人动不动就对中国乘客强行无理。有个乘客因为没把行李放到床铺底下,洋人便气势汹汹地破口大骂,并一脚把行李踢出去老远。
“这是咱们中国的土地,怎么能容忍洋人横行霸道!”明翰攥起小拳头,愤愤地望着母亲清癯的面孔。
母亲的心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她鄙夷地瞥了身旁的洋人一眼,当即吟诵了一首抒发忧国之情的诗歌。吟完,又对明翰说:“怒气憋在肚子里会生病的,你也来作一首吧!”
明翰伏在船栏杆上,默默地眺望着,沉思着。此时,滚滚的长江上,一幕悲剧正在发生:一艘横冲直撞的外国轮船撞碎了中国渔民的小木船,负伤落水的渔民发出了凄厉的喊声……明翰触景感怀,一首充满仇恨的小诗脱口而出:“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淫威,……”第四句还没说出来,母亲已经接上了:“国耻恨难消。”
后来,夏明翰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在了本子上,一直保存到就义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