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无用之辨哲理美文
英国诗人拜伦去世时,举国哀痛。几个商人看见大街上浩浩荡荡的送葬的队伍经过,议论道:诗人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去为他送葬?
在这些商人看来,诗歌是毫无用处的——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拜伦以及许许多多的诗人留下的那些精神佳酿曾经滋润过多少人干涸的心灵,引起了多少人情感上的共鸣,给多少人以至美的享受……如果只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来衡量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进而决定对它们的取舍,那么这个世界必定与洪荒时代无异。
英国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小时候在家附近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奇特的石头,一个过路人连哄带骗地将其买去,然后狡黠地对她说:“你知道吗?这可是恐龙化石!”小玛丽并没有因此难过,反而由此激发出她搜集恐龙化石的欲望,并开始了自己长达一生的寻找恐龙化石之旅。她曾经花费10 年时间,只为清理一个蛇颈龙亚目化石。她不知道,正是她这常人看来无甚用处的举动,便有了闻名世界的“侏罗纪公园”。尽管她一生艰难,47 岁便在穷困潦倒中离世,生前还一直遭到众人质疑,“你做这些有什么用?给你带来半块面包了吗?”但是,她的行为给后世恐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意义又岂是用一个“有用”“无用”可以概括的!
这世上有不少事情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看好,可经过时间流水的淘洗,便会显现出它恒久的魅力。梵高一生孜孜以求,却始终得不到公众的承认,除了亲人的支持,他不被任何人赏识。他的画作在当时的人看来,无疑是“无用至极”。可是在他去世后,其作品的价值渐渐被大众所认可和欣赏。一幅《向日葵》,以浓烈的色彩和喷涌而出的情感,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作为一部艺术品,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用途吗?
我想,不是只有带来物质利益的东西才能称为“有用”,我们评判“有用”“无用”的标准不能总是被物欲左右着。徐霞客当年放弃科举,游历天下,留下了一篇篇字字珠玑的精美游记,可在当时的人看来,这远不如考取功名来得有用。今天的高考考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一心扑在经济、管理、金融这类热门学科上,而对科研、人文等专业不屑一顾。而这些无法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看似无用的学科却是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藏。
不要拿物质的标准去考量人们所作所为有用与否,也不要用鼠目寸光去判定一个人的倾心付出是否值得。“风物长宜放眼量”——时间才是考量一个人的付出、衡量一件物品是否“有用”的试金石。
拓展阅读
1、理想之花美文
我好像一直在盼望着什么。盼望着一个久违的老朋友出现在面前,盼望着一朵花在阳光里绽放,盼望着午后电话突然响起,有人给我一个好消息。但是我好像又什么都不想。我能想什么呢?整日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生命中渴望张扬的部分只能被压抑在这些虚浮但又很实际的表层生活之下,我不知道,在生命底层里深埋着的理想之花何时才能开放?
理想是什么?
这是个十分抽象的问题。当我不满足现状,我就着眼现实努力奋斗改变现状。我把这一过程叫做实现理想的过程。我制订一个小目标时就觉得有美丽的花在我的眼前鲜艳地开放。这是一种心情愉悦的表露,其实也并不见得有真正实在的东西摆在面前。
从乡村到城市,我好像摆脱了一种沉重的束缚。从蓝领到白领,我仿佛突破了什么。有多少时间,我曾豪情满怀,但四顾沉寂的现实,我又茫然。于是,我徘徊又徘徊,寻觅再寻觅。我不能再有所突破了吗?我不能再塑造一个更加完美的自我吗?我还很年轻,我不能就这么停滞不前。原地踏步就是自甘堕落。
夕阳西下时,我看到天上的云彩火一样燃烧。我的生命内核中燃烧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快感,我感觉生命又跃上了一个台阶,好像就在一瞬间,我抓住了,并且得到了很多的东西。这种东西决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我不想诠释什么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只要存在于世上的生命,无论人类、动物、花花草草。无论高大还是纤小,无论坚强还是脆弱,毋庸置疑都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没有坚韧的生命力就只能在历史风沙的吹打下湮灭。当然,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就会有竞争,竞争使生命个体的潜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其中人类是这伟大之中更伟大者。
生命之花如何持久开放?这是盘旋在每个人脑海中的一个严峻问题。这个世界不是说一时成功就永远成功,一时失败就永远失败。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这是一个不断轮回的世界。它催促着不让你停足。一不留神你就会被时代抛得很远很远,所以你和我都需努力。
我的人生轨迹,我时常收卷起生命张扬的旗子,默默夜行,只要前面还有灯光,我就不放弃行走。我不仅要走有形的路,更多是向自己内心深处跋涉。这是一种艰难的行进,人通过科学可能很容易地了解外部世界,但对人精神领域的探索却是困难重重。有人说,一个人了解自己多少,他就掌握了自己多少命运。我觉得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理智生存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命运之路。
我一直盼望着的东西就在眼前了。它在微微的风中慢慢绽放,它是我的生命在思想的发酵下绽放的一朵理想之花。
2、有大哲理的小故事文章
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钳制一下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只穿鲁缟(鲁国生产的一种绢布)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了。
由于齐桓公和王公贵族们带头穿用鲁缟做的衣服,立即在齐国引起一股以穿鲁缟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人见织缟有利可图,一窝蜂地织起缟来。管仲还派人张贴公告: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五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忙织缟”的狂潮,颇有点今天“全民*”的景象,所有鲁国人都沉浸在发财的梦想中。
就这样过了一年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任何人不得从鲁国*任何纺织品。听到这个消息,鲁国人全傻了眼,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半尺。更糟糕的是,由于鲁国人都忙于织缟,农田全给荒芜了,粮食严重短缺,家家户户只好盯着满屋子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到齐国去采购粮食。管仲把粮价一提再提,最后几乎把鲁国的国库都给掏空了。鲁国受此打击后,国力大为衰退。
管仲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让齐桓公赞叹不已,他甚至躬下身子问管仲怎么就想到了这样的妙法制敌。管仲笑道:“与其说小臣的方法巧妙,倒不如说是贪心导致鲁国人自困啊。当一个人被眼前利益所蒙蔽、诱惑的时候,他怎么还能看到更远、更深的利害关系呢?”
贪心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它就像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但它随时可能把你炸伤,让你损失得更多。
3、哲理故事:因为有了鼠宝宝1200字作文
"鼠先生和鼠太太没什么朋友,这除了他们家族有不光彩的偷偷摸摸的历史外,还因为他们的家太糟糕了。迫不得已去过他们家的人都说:那简直是个垃圾场,任何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横躺着、竖躺着,它们歪歪扭扭的,乱七八糟的,灰不溜秋的,就那样堆在沙发上、床上、窗台上、桌子上,甚至连屋顶上都挂满了一些破破烂烂的脏布条。
鼠先生和鼠太太却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甚至有点喜欢这样的环境。累了,坐哪都一样;困了,躺哪都一样。
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累的时候,除非是饿了,为找点吃的才动一下腿脚。其余的时间,他们会抬头看外面天上飘着的白云,看青鸟扑腾着翅膀从眼前飞过,看屋子外的老槐树“哗啦哗啦”地抖动着叶子。
有时,鼠太太会惊讶地望着鼠先生说:“亲爱的灰鼠,你的毛怎么又黑了点,快变成一只黑鼠了。”
鼠先生更是吃惊:“哦,亲爱的白鼠,你的毛怎么又灰了一点,快变成一只灰鼠了。”
“洗洗吧,洗洗就干净了。”他们都这样说。
“可是,亲爱的,我们的脸盆在哪儿呢?还有毛巾?肥皂?”
“那就算了,不洗了,还那样,黑就黑吧,灰就灰吧。”
……
两只老鼠就一直那样生活着。
第二年,他们的鼠宝宝出生了。因为一些意外,四个鼠宝宝只活了一个,那是一只有点灰又有点白的小老鼠。
“我可爱的小不点。”鼠太太在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缓过神来,她亲了亲的鼠宝宝的鼻子尖:“摇篮呢,我们可爱的宝宝需要一个小摇篮。”
“我马上去做,做个结实又漂亮的小摇篮。”鼠先生蹲在地上找工具:“刨子呢?”找了好久没找到,他又开始找钻头,可是钻头又在哪儿呢?甚至那块要两只鼠才能搬得动的大木板都不见了。
马上,天就暗了下来,可是鼠先生还是找不到任何一样做摇篮的工具或者材料。
鼠太太不耐烦了,抱着鼠宝宝围在鼠先生旁边转呀转。看着鼠先生着急地在果壳堆里满头大汗地找,却依然什么收获也没有,她忍不住嚷嚷:“没用的家伙,脏家伙,烂家伙,都是你以前只顾享受来着,没有好好整理这个家,看我们的孩子,连个不像样的摇篮都没有,像样的摇篮就更没有了……”
鼠先生一边找一边回嘴:“你这个懒婆娘,扫地扫得扫帚都没了,洗碗洗得抹布都没了,哦不,你是一次都没扫过地扫帚就不见了,一次都没洗过碗抹布就不见了,还好意思说我。哼哼……”
两个人说累了,望着眼前一大堆黑糊糊、灰蒙蒙的脏东西,越看越像垃圾堆。鼠太太撇了撇嘴,想说些什么,鼠先生也撇了撇嘴,想说些什么。
“整理整理屋子吧,我们的鼠宝宝可不能生活在垃圾堆里。”突然,他们说出了一样的话,然后相互微笑了一下。
鼠太太眼尖,一眼看到了缠在沙发腿上的一根毛线绳,她用毛线绳把鼠宝宝捆在了自己的背上,腾出双手开始整理他们的家。
鼠先生就更加卖力了,把果壳一捧一捧地往外搬……
一个晚上,两个忙碌的身影在跳动的烛光里闪烁着,鼠宝宝趴在鼠太太温暖的背上一颠一颠地睡得好香好香!
“睡吧睡吧,亲爱的孩子,等你醒来,一个亮堂堂的家就出现了,一个亮堂堂的家就出现……”鼠太太轻轻地吟唱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