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面剪应力在油田固井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
摘要:固井工程是一项应用工程,是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钻井周期和建井成本,以及油田开发方案的实施。深井、超深井的井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固井质量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在井下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决定性的因素是环空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它是影响顶替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壁面剪应力 固井质量 顶替效率 偏心环空
1 影响ⅹⅹ油田固井质量主要原因分析
顶替不完全,造成大段的混浆带;如果水泥浆的流变性能优于泥浆,顶替时又达不到紊流,就可能造成水泥浆在泥浆中窜槽;钻井液性能的优劣,除保证钻井中的快速安全外,在井壁形成的泥饼对固井质量有着致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冲洗液或隔离液在没有足够的冲洗时间时,势必在井壁上留下大量的虚泥饼,后期与水泥浆接触后可能造成对水泥浆的污染,形成靠近井壁的水泥浆不凝结,或者是水泥浆侯凝时泥饼干缩而出现微环隙;井眼条件对固井质量的影响;油层漏失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2 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保证环形空间的密封质量,首先需要可虑的是如何使环空充满水泥浆。充满的过程,实际上是水泥浆驱替或钻井液的过程。水泥浆与钻井液的顶替质量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注水泥浆井段的环空空间,钻井液应全部被水泥浆顶替干净,无窜槽现象存在;② 水泥浆返高和套管内水泥塞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效地驱替钻井液,提高注水泥的顶替效率是清除钻井液窜槽、保证水泥胶结质量和水泥环密封效果的基本前提。通过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发现影响注水泥顶替效率主要有如下六种因素:套管在井内的居中度;液体在环空间的流动状态;紊流时液体流过封隔层位所接触的时间;钻井液的触变性;钻井液与水泥浆的流变性能;水泥浆与钻井液的密度差。
3 确定合理顶替流速范围的原则
一个合理的顶替流速范围,应考虑该井如下几方面的情况:①井眼的稳定性,是否有易漏、易塌等薄弱地层,这些层位对环空返速的限制情况,这些数据可根据邻井或区块的资料获得;②正常钻井过程中的环空返速情况;③裸眼井径变化情况及对返速的限制,如当裸眼井径变化较大,存在所谓的“大肚子”时,一般要求返速不能太大,以免进一步冲蚀井壁。同时在“大肚子”段一般是很难达到紊流的;④套管居中度情况,当套管居中度不好时,环空返速不易太低;⑤井斜情况,当在大斜度或水平井套管注水泥时,环空返速不易太低;⑥泥浆泵与注水泥设备的工作能力。综合考虑上面这些因素,便可得出一个保证该井钻井正常的返速范围,由此再考虑进注入的前置液与水泥浆的性能与泥浆的差异,便可选定本次注水泥时,所应保持的环空返速范围的大小。
4 水泥浆流变性能设计
如前所述,影响注水泥顶替效率主要有六种因素,到底哪一个或哪一些因素对顶替效率产生决定性影响呢?尽管人们在顶替机理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至今仍未对注水泥顶替优化设计方法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是因为注水泥顶替机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认识尚不十分深入。实验上主要表现在:不能满足动力学相似原理进行偏心环空内重力场研究,理论上还未能建立一套准确描述任意井斜条件下、偏心环空中、一种非牛顿液体顶替另一种非牛顿液体的动态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而实际应用方面的主要问题则是现场施工参数很难同实验室测量参数吻合。我们认为:在井下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决定性的因素是环空流动的壁面剪应力。
关于环空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w=0.00025(D-d)Δp/L (1)
D——井眼直径,mm
d——套管直径,mm
Δp——水泥浆流动的摩擦阻力,pa
L——水泥浆封固段长度,m
理论上讲,当w大于钻井液的胶凝强度时,就可以有效清除胶凝钻井液。
从公式(1)中,也不难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理论:Δp在井眼几何条件一定得情况下,是一个与流动速度和流变参数有关的量;降低钻井液粘切对于提高顶替效率非常重要;当w与钻井液胶凝强度接近时,接触时间对清除泥饼至关重要;用低粘切钻井液和前置液稀释井筒内原钻井液,对提高顶替效率非常有益。
把流动的壁面剪应力作为影响顶替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基于以下原因:①只有流动才能产生直接作用于井壁并清除胶凝钻井液的动力:流动的壁面剪应力。②紊流流动时,由于摩擦阻力近似与流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在一般情况下大于其它流态。但是,从流动计算的相关公式可以知道,同样大小的壁面剪应力也可以通过增加流体的塑性粘度和屈服值获得。对于塞流顶替,主要要求水泥浆要高粘切,以产生相对高的壁面剪应力。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紊流顶替的水泥浆粘度不能任意小,否则除了可能产生流体不稳定外,其摩擦也会小于层流或塞流流动状态。③在固井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顶替技术,例如塞流顶替和紊流顶替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低速顶替技术,每项技术都可以找到很多成功的实例。壁面剪应力设计的观点也与这些技术结论非常吻合。④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要清除附着在井壁上的胶凝钻井液,必须要有一定的力,从受力分析来看,这个力主要是壁面剪应力。
根据水泥浆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大于15pa就可以基本保证顶替的原则,水泥浆塑性粘度一般设计为40-60mpa.s,屈服值一般设计为20-40pa,这样配置的水泥浆初始稠度在15-30Bc之间。
5 现场施工条件分析及措施
5.1 油气层固井井眼特点 ①所钻井集中在窟窿山已探明的油气富集带,进入油气层后,油气显示十分活跃;②完钻井中有3口开发井在钻井及完井作业中下沟组下段均有漏失现象,Q2-19井下套管前用水泥浆进行了2次堵漏作业并作了承压实验,但仍在套管入井后,循环时井口失返,经打堵漏浆等措施处理才建立循环。③在定向井中,在造斜段的井径均较大,其平均井径为527.98mm,井径扩大率144.55%。封固段平均井径317.78mm,井径扩大率47.19%。钻井周期较长是造斜段井径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所实施的定向井,设计及实际井斜在30度左右,套管居中较困难,从固井角度来讲对于实现良好的顶替效率有一定的困难。 5.2 管串结构及封固要求 ①油层套管(延长油田也称为技术套管)采用139.7mm套管,不采用复合套管,其特点是套管与井壁环空间隙下大上小,对于固井而言其优点是增加了水泥环的厚度,增强了水泥环的强度,而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对原始井眼的质量和下完套管的环空净化要求更高,否则极易在替浆过程中环空堵塞,造成固井失败。②油层封固段较长,井身结构的井其长度在600-800米之间。延长组油田西浅东深,油气藏埋藏浅,延长组西区水泥浆返至地面,东部返深200米以上,延安组就不同了,属于深井,壁面剪应力较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5.3 施工设计要求及措施 针对专家提出的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固井施工设计中明确了如下措施:①管柱居中必须进行校核,直井或直井段居中度必须合适,定向井段居中度不能达到时,每根套管加一根扶正器,并校核居中度,以备设计水泥浆性能作参考。②前置液设计,根据延长油田固井特点只涉及三段。第一段为固井前调整部分原井浆,密度低于原井浆0.4g/cm3左右,粘度调至低于50s,段长400-600米;第二段为10-20%的水玻璃钻井液溶液或清水溶液,段长200米左右;第三段为施工药水,段长100米左右。低粘切钻井液的使用,实际上改变了原井浆的触变性能,基本保证了前置液在环空中处于紊流状态,确保了油气层段的紊流接触时间,同时即使不能完全顶替原井浆,但也可以达到稀释作用,为提高水泥浆顶替创造条件。③延长油田水泥浆结构设计:加重钻井液前置液+漂注低密度+加砂水泥浆。④水泥浆设计性能设计:引入壁面剪应力以后,如何通过水泥浆性能设计来提高环空摩擦阻力是水泥浆设计所追求的,当井斜和井径较大井眼条件较差时,在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必须适当调整其性能,满足最大井径下的顶替效率。漂珠低密度水泥浆性能为,密度1.35-1.50g/cm3之间任意可调,流变性能设计:n=0.3-0.5k=1.0-3.0;浆体稳定性:上中下密度小于0.01g/cm3;稠化时间:大于施工时间90—120分钟;失水:小于100ml;自由液:直井段控制在2.0ml以内,斜井段控制为零。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大于20pa;加砂水泥浆性能为,密度1.85-1.90g/cm3;流变性能设计:n=0.3-0.5k=1.0-3.0;初始稠度:15-30Bc;稠化时间:大于施工时间30-60分钟;失水:小于50ml;自由液:直井段控制在2.0ml以内,斜井段控制为零。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大于25pa。⑤施工参数:由于目前的井身结构和管串结构在固井施工过程中,内外压差较大,(U)型管效应非常突出,水泥浆在215.9mm与139.7mm环空内下段时,环空返出的排量不能有效控制,但其返出排量不得大于钻井过程的环空返速或下入套管后实际最大排量,否则要适当调整漂注水泥浆和加砂水泥浆的段长,同时顶替的施工排量必须满足最大井径和最小井径下壁面剪应力至少大于15pa。⑥固井设备要求:井眼较大时,注灰后期实际上已是顶替过程,因此必须考虑水泥车的注灰排量能力,要求注灰最大排量大于301/s。防止由于“U”型管效应造成前置液在同一井段驻留较长的时间而损坏井壁。⑦防水泥浆油气侵措施:钻井液的密度必须保证油气上窜速度小于30m/h。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全过程环空的当量密度不得低于钻井液的密度。施工结束后的压力补偿:尾管悬挂采用循环压力补偿法,常规固井采用环空加回压来补偿。
6 结论及认识
通过该项技术的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得到:①以固井水泥浆壁面剪应力设计水泥浆的流变性能比紊流顶替设计水泥浆流变性能更具有较大排量范围,更能适应更多的井径范围和井斜,实际上是降低了对井眼的要求。②提高顶替效率必须和防油气浸相结合,顶替效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水泥浆的防油气浸的能力,量化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提高油气层固井质量的重要因素。③固井施工工艺对于固井施工安全和保证固井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坚持使用平衡压力固井技术、降低油气浸的压力补偿技术和综合固井配套等工艺技术。④任何流态提高顶替效率套管居中是前提。⑤严格控制水泥浆的失水和自由液的量是防止水泥浆失重的一个主要因素,斜井的控制要更加严格。⑥拓展了非目的层的固井水泥浆配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拓展阅读
1、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教育学论文
一、跳绳的基本特点
跳绳的锻炼方式较为简单易行, 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具体体现在锻炼的器材便于准备与携带, 同时受场地、天气、时间的限制较小。从这一点来说, 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中运动场地狭窄、器材匮乏的现状。
其次, 跳绳的运动量较为方便调整, 其锻炼时间与锻炼的强度均由人自行把握。从运动量上来说, 强度高的跳绳运动与短跑、蛙跳等相当。而强度较小的短跑运动, 则可以作为高强度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对身体的技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与放松作用。
再者, 跳绳的健身功能较为全面, 它是手、臂、腰、腿、足全方面配合的运动, 可使得锻炼者的身体得到较为全面而协调而定锻炼, 使锻炼者的弹跳力、耐力、速度、身体敏捷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从生理特点上来说, 初中生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 其肌肉力量与耐力尚未得到有效的锻炼, 呼吸频率较快, 而肺活量较低。基于以上特点, 使得初中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后极易感觉疲劳, 所以这就要求对初中生的体育运动安排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保证运动强度不会过大。其次, 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说, 初中生仍处于一个通过体感与直观印象形成条件反射的尖端, 其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相对较低。由于以上特点, 使得初中生学生学习专项体育技术之时难度较大。
从心理的特点上来看, 初中生的运动知觉随着生理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但其思维模式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变, 对于专业性的体育运动仍存在着感知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初中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 其学习的'投入度仍是受到喜好兴趣的影响。
从实际效果上来说, 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锻炼学生身体的角度出发, 十分钟跳绳运动与二十分钟体操与三十分钟慢跑的运动量相当, 这就有效解决了体育教学之中学生对于慢跑与体操的厌恶。其次, 跳绳在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信心方面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 同时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锻炼学生体能方面, 跳绳的具体运用表现为三十秒到三分钟不等的单摇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每组分配一个场地进行单人或双人一组的交替练习, 并要求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之中调整自己的节奏与速度, 并逐渐增加时长, 以此培养学生对自己体能分配的能力。
在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增加学生跳绳积极性的层面来说, 在跳绳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或是游戏的形式, 使学生能够享受跳绳活动带给他的快乐, 并将跳绳养成一种体育运动的习惯, 以达到增强弹跳力、耐力、灵巧性、协调性的目的。
(一) 跳绳的选择
在跳绳的选择方面, 学生要考虑到自己的身高, 如果是新手的话, 则尽量选择软、细的实心跳绳。
(二) 场地的选择
跳绳在活动场地之上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在一般的塑胶场地上进行即可。此外, 尽量不要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避免以跳绳运动而造成的损伤问题。
(三) 服装的选择
在进行跳绳活动时, 应要求学生穿戴较为轻便的运动装与软底布鞋, 保证学生在运动过程之中感到轻松舒适。
(四) 运动时间的控制
除了在体育课上的必要跳绳运动之外, 学生大可利用课间或是班级活动时间进行跳绳。将运动的实践控制在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即可, 避免因疲劳而导致的困倦。
(五) 事先准备活动
跳绳是一项较为基础的体育活动, 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为了避免受伤, 在跳绳之前, 应当对腕部关节、肩部关节进行适当的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跳绳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简易性有氧运动, 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并丰富其体育锻炼的途径与手段, 与初中体育教育的目的的意义相契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之中, 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 决定跳绳的教学作用, 同时制定合理的计划, 培养学生跳绳的技巧, 使跳绳的效用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柳昭洋.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谭功玲.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7.
[3]张斌, 赵胜国.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引入花样跳绳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0 (03) :72-73.
[4]谢璞, 陶明明, 胡磊.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13, 32 (07) :648-650.
2、文化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的应用论文
从文化上看,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是由其民族文化孕育而成的。汉语国家句子如水般柔性流动、迂回转折随遇而安,着重追求内部的文气畅通,使语言能够成为作者思想流动的镜像。近几年来诸如《人再?逋局??濉贰妒???ぁ分?嗟牡缬澳芄宦糇??玫侥昵崛撕凸愦蠊壑诘南舶??缬爸械那榻诤鸵恍┣哦我渤晌?蠹医滞废镆榈幕疤猓?湓?虿唤鼋鲈诰?嫉闹谱鳎?菰背錾?谋硌荩???谟谒?芄晃?詹煌??业墓适绿獠摹⒍谰呓承牡墓顾肌⑶也欢系赝瞥鲁鲂隆;八祷乩矗?绻?缬懊挥姓庑┙蝗诘奈幕?尘埃?豢赡苋〉谜庋?男Ч??
语言的功能即人们要求语言所能干的事情,然而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同时客观世界也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都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这样功能就看似千变万化琢磨不定,但是我们仍能够将其加以归纳,得到更加抽象的所有语言都应该具备的“元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将其分成三个方面即:概念、人际、语篇。概念元功能是指语言所对应的静态的世界意义或者说是逻辑命题;人际元功能是指以某种方式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以及说话人所携带的感情态度;语篇元功能即人说话写文章要整体上考虑,恰当的安排布局,不能显得零零散散不协调。哈利德和汤姆森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其中给予和需求是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给予的`可以是货物和劳务,也可以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信息。
2.1研究的交流方式较为单一
语文课堂上多数采用一问一答的单线交流,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及学生的集体深入探究,课堂气氛普遍较沉闷。这也是我国的语文乃至语言教育的缺陷之处,学生在课堂上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理解无法很好地通过交流的方式得到总结、改进。
2.2研究活动中学生的思考不足
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其学习方式的结构式单一的,即常常只是以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而这种学习模式,会阻碍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留下的问题。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和课程*的推进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现象,但在很多基层教育单位,由于升学压力和生源竞争的增加,许多学校仍旧将分数视为较重要的考核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旧缺乏思考,较多生搬硬套。
2.3写作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作文写作上,拟题和构思没有给学生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没有很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发表独到的见解,忽视学生在修改环节的个性表达和探究创造。
2.4教学内容适用于现实,可以适当延伸
情景虚拟,内容实际。因客观受限,教师不可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只能是在摹拟的或近似于真实生活场景的情景中组织教学,但虚拟也是以真实为基础的虚拟,它不代表虚幻。虽然学习者只能在虚拟的情景里进行课堂操练,但因为学生在英语课学习的语言知识是要用于现实生活,否则会影响学习的实践效果,所以教学的主题与他们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都有可能出现在他们的真实生活中。
3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
语言的“人际功能”表现在一个人所讲的话能够透露其社会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其对事物的感受评价等,同时,语言的“人际功能”还能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随着文学表现方式的发展,文本具有更大的空间张力,表现力也得到增强。在这种写法指导下,表述者常常突兀地中断原来的叙述加入随性的想法和念头,或者对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方式进行评价。以下将重点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
3.1教学中注重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的意义分为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概念意义指词汇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则指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文化意义是指某一文化群体对一客体本身所作的主观评价,同一客体在不同文化的人中产生的联想意义不同。
步入21世纪,网络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学生交流、学习、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传承方式,作为网络世界一员的学生必然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网络文化的领悟和感受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滞后,很多词汇的涵义在网络环境中已经发了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学习,及时向学生传播积极的网络知识,从而促进语言教育。
3.3教学中比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双方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出现矛盾,降低交际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并介绍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在交际中做出正确的预测。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的另一种文化教学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所展现的不同学习风格。这实际上也是对某些文化信仰和态度的体现。
总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意识到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重视对目的语文文化背景的教学,并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3、中式服装设计中丝绸的应用及创新的论文
在服装越来越国际化的今日,服装民族个性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因为民族个性可以展现出民族服装的特点,并且在国际服装舞台上体现出其所存在的价值基础,让民族文化更具自信。而丝绸,以其本身的特点,如优雅、灵魂、飘逸等,手感润滑、身穿舒适等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爱。且中式样式则传承了中国特别的美学风格,所以在中式服装设计中运用丝绸,可以让服装的美感更升一级。因此在中职教学当中,也要注意对丝绸的运用。
丝绸服饰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其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是贵族所特有的生活品,因此官方的打造让丝绸服饰做式精细、美丽。也正是因为有需求,所以让中国丝绸生产技术在一定历史中一直在世界的前列。例如从桑树的栽培开始,到织造及织绣的技术创新等都大力推进着丝绸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前,丝绸服饰已成为了人类高服装的重要组成,在回归本质的基础上,身穿对于皮肤有益的丝绸服饰是消费的必然,也是健康消费的体现。
我们国家传统服装也被称之为中式服装。传统服装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对襟的样式。这两种形式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交替运用。一般来说,女性的服装式样比较多,男性所穿的多数是连属的袍衫。在传统服装结构中,是根据人体站立静态姿势进行设计的。在古代就采用人体两手平展,两腿稍劈站立的姿势结合。所以所制成的衣服在身上简单、宽松、方便劳动。
二、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础
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最为关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并未掌握好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对服装设计课程的学习也未有原来所预期的那样。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特点,体验性认识是可以最大限度激发起他们兴趣的,也可加深他们记忆。所以教师在服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体验式教学当成是服装教育的重要方法。体验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融合为一体,让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生活的联想,在生活过程中也可产生学习的联想,将生活、学习融合在一起,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则会更加有效,认识会更深刻,感知也会非常强烈的。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启发学生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并接受学生的`询问。只有这样,服装教育才能了更启发他们思维并增加他们想像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1.刺绣
刺绣是一种传统的图案表现,指的是在已加工好的材料上以针为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穿刺,由一根或以上的缝线,采用自连、交织而形成的图案。在中式服装设计中,运用刺绣可提升服装的整体气质,而丝绸的运用更是次序刺绣工艺中所不可缺少的材料。例如“青花”系列,其灵感来源于中国的青花瓷器,此设计运用的是丝绸材质,和青花瓷器的质感形成统一,在教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图案的灵感培养,教会学生运用传统乱针绣,形象表现青花的晕染。不管是由形式或是内涵上,都很好表达了其设计理念,让青花瓷滑质的感觉与丝绸面料的柔滑感统一结合,通过传统工艺绣法将两者事例,体现了东方的含蓄之美。
2.缀
缀是一种以立体饰品来展现图案的手法,指的就是把立体缀饰物一部分固定在服装上,并让另一部分呈现出悬垂状态,是一种常用的缀饰的方法。饰品有织物及非织物的形式。和其他服饰的图案不一样,缀饰图案有动感及空间感,会伴随穿着者运动而产生丰富动感变化。在中式服装的设计中及教学中,运用比较多是和服饰一样或色彩一样的缀式装饰,这种对面料的再造法更易让服装产生统一、协调效果,方便日后穿着。例如夏姿这一品牌,就运用这一手法设计系统成衣作品,在一件红色锦缎的无补上衣上以相应的质地、色彩面料制作而成花朵,有规律浮于服装上,展现了强烈的立体视觉效果。在面料选择上多采用具有高科技的双色纱织闪光的面料,配合上色彩典雅的“花瓣”,达到创新的目的。
3.其他
同时,拼接、镂空等手法都可以尝试在丝绸面料上的运用及创新。通过对中式服装市场的调研,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式服装设计中丝绸面料的立体化工艺处理,例如这些手法都可以让中式服装产生非常丰富的立体感、层次感、新意,不单可以继承传统的精华也可融入现代的设计理论,通过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东方不同文化的融合、碰撞,呈现出特别的形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创新,例如运用创新手法的手绘,在“相遇”系列的服装中,以陕西民间艺术作为灵感,运用印花的手绘工艺法把纹样绘抽在丝绸面料上,体现出了设计原创性。此作品保持了丝绸面料的柔滑,展现出了民俗设计的理念,并通过对丝绸面料的创新运用,很好的让现代流行元素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综上,丝绸在中式服装上的运用最可体现出中国民族意识以及个性服装元素,所传达独具的魅力风情。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审美观都接近国际化与多元化,那么,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而在技术方面,中职教师一定要对传统进行深入的发掘,探究与现代生活形态有机结合的地方。特点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前对面料特点了解是进行设计的基础,丝绸面料特有的特点让其运用更具有多样性,以创新的技术运用到中式服装的教学中,可为服装设计提供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实用的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春节作为我国的农历新年,进入腊月二十三,也是送灶神的‘祭灶日’,人们赶集买灶糖,晚上急躁。腊月三十晚上称‘除夕’这是一年最热闹的夜晚,外出着回家,一起吃年夜饭。人们一向有除夕守岁’习俗。家家门前张灯结彩,户户院内放鞭炮,接年迎喜神。正月各种庆祝活动到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才结束。初一俗称欢庆日,迎春、祭祖、拜神、拜年。这是一天的活动,这天人们早起吃过饺子后。
幼者向长辈叩头拜年,称‘辞岁’长辈发钱给幼者称‘压岁钱’祝贺他们又长一岁。下午外出去亲属家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户拜年,相互问候,恭贺新年快乐。
春节快到啦,在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人们要吃麻糖的。传说在这一天,灶王爷要去拜见玉皇大帝。
人们怕他说坏话,就给他吃麻糖,好封住他的'嘴。腊月二十四是除尘,清扫卫生,取“除陈”的谐音,预示着来年除旧迎新的意思。二十五吃豆腐,取“抖福”的谐音。除夕要贴春联、堆旺火、接财神,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福*旺运气旺。邻国越南和我国习俗差不多,不同的是,十二生肖年中,过了年他们是猫年,有意思吧。
5、实用的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放学的时候,妈妈带我回到下宫老家。
听说今晚的“天官府”很热闹,于是我就赶紧吃饭,刚吃完饭,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是“天官府”的人!他们穿着古装,敲着锣鼓,前头还扛着一个大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吴”字。
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去‘天官府’看‘天官’好么?”“那我现在就带你去吧。”妈妈慈爱地牵起我的手跟着人流来到了“天官府”。
“天官府”里好热闹啊!人山人海,香烟缭绕,还有那鞭炮声不绝于耳!许多人都在**拜“天官”,祈求平安。
这时,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纸人头,听妈妈说他就是“天官”,他的头上戴着龙珠,真漂亮!身子就是一根竹子。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都是画上去的。
听妈妈说到农历正月十八的时候,要把他烧掉,这样他就可以飞上天了。”
这是我们村的传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