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当李白遇到杜甫
幽窗棋罢,月下独酌,品一杯酒,酒中融化的便是今夜的星月,盛唐的一片天。
风还是千古不变的风,带着历史苍凉的味道,它不曾忘, 是谁在岸边喟然长叹,抽刀断水,而那明月也欣然赴约,应诗人举杯之邀。纵马天涯酒万樽,终还是在飘然中走得滞怠了,那么,就轻轻松松地趁着又一次酒醉朦 胧,去抓水中月吧,顺便也讲自己送给那清冽的一泓月影,化为满天繁星。
李白是盛唐的化身,浪漫的诗人妙笔生花,一夜飞渡镜湖月,而盛唐鱼 龙潜渊,鹤鸣九皋,江山在望,万民是若。只不过这繁华底下,涌动着暗潮。安史之乱后唐由极盛的顶峰衰落下去,而李白,则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顶峰,即使身在兵 荒马乱之中,深庐翠屏之后,他的是诗,尽管惆怅万千,仍然是盛世风韵,大气磅礴。没错,李白是骨子里的贵族。
诗人并不洒脱,他的愁,亦 是铺天盖地,让心无法承担其重,只好置其于天地间。多情的人们只传诵着他的驰骋千里任凭心意,却忽视了他的万古愁。二十五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有 块垒,抱负万千,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当他代表的文化与杜甫的现实主义碰撞,历史的车轮也停滞了一 下,发出沉重的叹息。
杜甫也是个爱漫游的人,年轻时裘马颇清狂,和李白十分相似。李白的轻灵张狂下实则掩着一颗悲苦的心,而杜甫的悲苦沉郁里,却更多一份厚重,颠沛流离中能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背后,是逐渐衰落的唐朝,他的一生,和他笔下困苦百姓一样,水深火热。正因如此,你不得不惊叹诗人的顽强,现实世界的崩塌,并没有让他失去信念。如果他 是目不识丁的愚人也罢了,如果他是不明世事的糊涂人也罢了,可他偏偏那么清醒,清醒得看着一个王朝自内而外的陨落,却仍然惊人爱着这个残缺的江山社稷,在 贤人遁世弱者退缩时,他仍然在呐喊,饱含希望。
李白,或是杜甫,也许在他们心里,更希望以一个*家的姿态济世救人,无力正乾坤时,随手写了几句诗,却因此而名垂千古。这是文学的幸运,又是命运的嘲弄和悲哀。
李白杜甫一相遇,便让人从盛唐王朝看到它寂寞的终点。
拓展阅读
1、与李白相遇作文的诗
在这个世界中,有成千上万的人与我相遇。而与李白相遇,则是我的荣幸。
说起李白,料想大家并不陌生,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但是谁能真正了解李白呢?
我第一次遇见李白,是他小时候贪玩跑出去遇到了一位老奶奶的时候。老奶奶磨杵成针的举动,让李白明白做事情要坚持不懈,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后来,李白长大了,立下鸿鹄之志,但世人对他的志向是不屑的`。生活是坎坷的,可是李白毫不气馁:“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时我不禁佩服他远大的志向,乐观的精神。
再见到时,他因得不到重用而郁郁寡欢,虽然面前摆着山珍海味,却没有胃口,心中十分茫然;他是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伊尹一样得到明君的重用。不过乐观的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叹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个剑客,他的剑术十分高强,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自然也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干骑归”。
李白也是位孤独的思乡人。当我第三次遇见他时,他正孤独地对着月亮和影子喝酒呢!夜晚月光洒落时,他抬头望着月亮,又低下头,思念起故乡和亲人。
身为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李白很快又恢复成往日的样子,他吟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驾”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等洒脱,真不愧为诗仙!
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他优美的诗句,影响众多文人墨客,被无数人敬仰,真是张口吐出半个盛唐!我敬佩他,他的乐观,他的志向,他不畏困难的坚韧意志,永远激励着我!
2、回到唐朝见李白作文的诗
洗完澡,我爬到床上,随手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我的眼皮越来越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一片读书声,我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有一座象寺庙的房子,门上牌匾写着“唐朝第一私塾”。我好奇地踮起脚尖从窗户往里看:好几个男孩在摇头晃脑的读书。咦,奇怪啊?他们手里拿的是竹片?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东张西望,趁着老师和同学不注意,偷偷地溜出来了。
“嗨!你好,我叫李白。”我回头一看,一个哥哥站在我后面。
“李白?唐代大诗人?”我惊奇地问。
“你在说什么啊?”李白一脸迷茫。
“哦?没什么,对了,我叫婧华。”
“婧华,你也是逃学的.吗?那我们一起去玩吧。”李白说。
“那我们到小河边看鱼吧。”
“好啊,走吧!”
走啊走啊,我和李白来到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这时,我看见了一位白发苍苍、驮着背的老奶奶正拿着一根*又长的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磨着。我和李白都很好奇,走过去不约而同地说:“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啊?”老奶奶说:“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一听,笑得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说:“老奶奶,您说笑了吧?把那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怎么可能呢?”老奶奶严肃地看着我们说:“只要我天天磨,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孩子啊,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啊。”李白听了,脸立刻红得像初升的太阳,回头对我说:“我要去上课了,再见!”说完一溜小跑不见踪影了。
“我也要回家做作业,明天上课呢。”我回过神来,“哎,我怎么回去呀?”
“婧华,婧华。”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张开了眼睛,呵呵,原来是一场梦啊!
3、遇见李白作文的诗
我从一天的忙碌中抬起头来,四肢有些酸痛,心里十分苦闷,但找不到什么来缓解。对于古代的诗人,我最崇拜的莫过于李白了。激昂豪迈的诗,如同他的性格,有时激情,有时浪漫。我于是顺手翻开一本唐诗集,映入眼帘的便是李白那豪爽的背影……
天忽地转晴了,我正站在一座豪华的宫殿旁边,丝丝香气拂面,我似乎晓得了那是另一个时代。“哈哈哈!”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我偷偷摸了进去。明亮的殿堂上坐着威严的天子,左右侍卫持刀相衬,侍臣手执凤扇。可一个人却随意散漫地坐在一边,豪迈不羁的架势与这宫廷的肃穆威严毫不相称。那人与天子畅谈一通,天子赐他一双*。他却吩咐旁边的太监给他穿上。那太监满面通红,咬牙切齿地俯下身去……我灵光一闪,这不是李白蔑视权贵的那个经典场景吗?难道这是唐代?莫非那个俊逸不羁,风骨清高的年轻人即李太白也?
我带着疑虑走出宫殿。
几天后,我来到一家酒馆边,巧的是又遇上了那个年轻人,正斜坐桌边一碗碗喝着酒,时不时夹上一口咸菜。他喝完最后一碗,便又将挂在腰间的一个葫芦装满,抛下一贯铜钱,便上了路。“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吟道,大步隐于暮色中。我敢肯定,这是因触犯小人被罢官后的李白了。他那股豪迈的浩然之气仍存,只是眼下借酒消愁罢了。
空间迅速转换,我站在山腰的乱石上,身边又隐约传来有人吟诵之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声说得我心中明朗,它响亮,又随性,还带着些许笑声,让人感到它既像嘹亮的歌声,又像柔和的小令。他正倚在一块光滑的大石上,旁边是小溪流水。他举起葫芦,一口饮完里面的酒,一拂袖擦去酒渍,对天上一轮明月,吟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站在那儿,原先带来的忧愁也随之拂去了。我想走近跟他笑谈一番,但不等张口,眼前情景便迅速模糊,时光迅速地前进……
我从书页中抬起头来,揉揉眼,心里早没了倦怠与烦恼,李太白那豁达豪迈的笑声仿佛仍在心中回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