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2:27

《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而受到启发向小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大的本领。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小黑板、投影仪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生长在城市中,你们知道山沟里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和读书的吗?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看看他们的情况。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生活和学习是怎样的?可以结合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教师加以适当讲解。

三、课文通过三方面来讲山沟孩子的,先讲了清晨孩子去上学的情景,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去上学。通过描写野葡萄、牵牛花、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颜色的变化,来描写孩子们上学要起得很早。

四、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

五、课文第二部分讲了,傍晚山沟里的孩子才从学校放学回家,孩子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回家,天色已晚课文通过对山楂果、路边的草垛、男孩子身上的褂子的颜色的变化,说明孩子放学回到家天色很晚。

六、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往往叫,天黑洞洞的。这些景物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苦条件。只有月亮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七、小组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小组分别汇报学习。

八、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习的?通过比较学习谈谈自己今后应如何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要向山沟里的孩子学习些什么品质?

九、把学过的课文再读一读,争取有感情流利的朗读。

十、布置作业:

预习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学习生字

一、复习旧课:

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些什么?指名回答。

二、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有一个怎样的传说?

三、指名回答

四、这把金钥匙其实指的是什么?回答:是知识的钥匙。山沟里的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掌握知识,用知识使自己的山沟变一个样,把山沟建设得更好。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把认字表中的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画一画,并读一读,再自己组一个词,扩充词汇练习。

七、学习写字表中的生字。

罩:笼罩上下结构上面的部分是四字头,注意不要写成四。

匙:钥匙半包围结构,注意最后是的最后一笔要长一些。

慧:智慧这个字笔画较多,中间一部分横要出头。

貌:面貌本字的左边部分较难写,要重点指导。

勤:辛勤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注意不是草字头,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程:启程左右结构左边是禾木旁,字形较简单。

八、布置作业:

本课生字写在作业本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清晨 傍晚 愿望

孩子 上学 放学 掌握知识 建设家乡

拓展阅读

1、孙权劝

《孙权劝》作为一篇精练的,是让生积累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好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中对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材将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生循序渐进地习与积累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言阅读能力。

1. 在朗读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 把握人物对话的特点,揣摩人物神态、心理活动。

3. 理解本开卷有益的主旨。

4.联系生活,让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1. 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 人物对话的深意。

情节的详略。

一课时

法指导:

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朗读中凭借语感了解大意。

讨论法:生先自己思考,然后跟同讨论明确答案。

点拨法:师针对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适时提示,有利于生全方位习本

一、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但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习。孙权屡屡相劝,但他都以各种理由推托了。那么,孙权最终规劝吕蒙读书了吗?我们看《孙权劝》。

二、展示习目标:

1.在朗读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把握人物对话的特点,揣摩人物神态、心理活动。

三、初步尝试:

1.熟读课,掌握注释中的重点词。

朗读要求: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第三步:结合内容,自由朗读,力争背会。

2.解释难解词语,及古今异义词。

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言词。

调:调整句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权谓吕蒙曰 告诉、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 主管事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 了解

卿言多务,孰若孤 谁。 比得上

蒙乃始就 从事

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的时候。 到

卿今者才略 现在

古今异义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管经传授的官 今义:求的较高

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3.试译课,翻译重点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四、研讨与赏析:

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你能否从这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朗读时语气坚决,不容推辞,同时又体现其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要读出其语重心长,言辞恳切的味道。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反映了吕蒙为自己的才略长进深感欣喜与自豪。

五、写作小提示: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结论:

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针对说话对象不同,语言要有所变化,语调也应有所不同。

六、尝试二:

1.《孙权劝》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家、史家。卒谥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3.问题研究: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吕蒙由不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4.送同们一句名言: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高尔基)

--开卷有益

5.从中找出常用成语: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才、识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做刮目相待。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七、小结:

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生命有限,海无涯。通过吕蒙的变化,让我们懂得了开卷有益的道理。同们,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在知识的海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八、拓展延伸:

昔日的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而《伤仲永》的仲永虽天资聪颖却因“不使”而“泯然众人矣”。读罢这两篇章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或以《当吕蒙碰到方仲永》为题写一篇练笔。

九、补充:由本提炼出来的道理--

1.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习,坚持读书就有收益。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好,还要督促周围的人习,随着社会一同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要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愤读书,就能积修业,有所成。

2、九年级上册语

一、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

二、理解重点语句,把握章内容。

三、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重点:语言的欣赏。

难点: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778年,“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们一起走近伟人,去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二、检查预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1)注音:陨 柩 睿 恪

(2)、解词:陨落 灵柩 睿智 凌驾 黎民百姓 恪尽职守

2、生自由朗读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出示:(1)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王朝,目睹**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2)、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法国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创作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院》、《悲惨世界》。

(3)、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会神权和**的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提倡人权。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

三、整体感知

可分三部分:

1、(1)对伏尔泰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

2、(2――12)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颂扬伏尔泰在著作、思想和现实*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现实19世纪,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们向他讨,并表达自己与*势力*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四、研读课

1、伏尔泰为人类明作了怎样的贡献?

生找相关语句后明确:他用著作同**制度*,导、安抚、化人,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伏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讨论后明确:因为伏尔泰为人类开启了思想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一切都靠理性,不再盲目臣服权威与*,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原因是?

指名读课后讨论明确:因为伏尔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国十八世纪的特点。他启迪人们思想培育良知化人类。

4、对于我们来说进步的两方面表现在?

指名回答后明确:第一,做一个人要行使自己的权利――捍卫自由追求真理。第二,做一个公民要恪尽职守――维护法律尊严防止强权与丑恶势力对人权的践踏。

五、欣赏语言

1、生自由发言,其他生品评交流。

2、师举例。

3、总结语言特点:雨果在这篇演讲中很好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对比鲜明、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

六、布置作业

选择你所喜欢的语段背诵积累。

3、九年级上册语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精美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指导生运用多种方式习诗歌,培养生自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高生的审美意识。

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突破方法:师和生共同习《蝈蝈与蛐蛐》,在反复诵读中引导习抓住诗歌意象并激发生的想像和联想来赏析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自《夜》。

突破方法:师引领习《蝈蝈与蛐蛐》,时刻提醒并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然后,指导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夜》,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习方法让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目的是利用好自读课,让生自主阅读,充分体验各种自方式所带来的阅读快乐。

1、诵读感悟法:引导生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小组习法:采用小组 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夜》。

在这个单元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生背诵《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田园诗,创浓厚的习氛围。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她会以博大*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 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济慈简介。(见“资料链接”)

2、读。生听读,在课标记出节奏、重音与情感。师生交流朗读体验,选取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诵示。如开头要读得缓慢深情,“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感叹句要语调上扬感情强烈,“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反复出现,可以读得快读得高些,结尾句“鸣叫”要读得悠长些。

分小组朗读比赛,调动生的情绪。鼓励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比如:男同读这诗就可以读得激情满怀,女同则可 以读得深情款款。

3、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与结构,试给诗歌加一个副标题。

给诗歌添加一个恰当的副标题,如同《雨说》一样。拟题如“写给大地的赞歌”“歌咏大自然”“四季的歌”等,都表达出诗歌的主旨。

4、感受画面。老师朗读诗歌,请生闭上眼睛想像 ,从这首美的诗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词句,用散的笔法描述出来。(多媒体出示:读了……,我仿佛看到……)

提示:“盛夏的豪华”让我仿佛看到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林间草地上的点点碎碎的笑容。

“飘荡”和“沉醉”让我仿佛看到静寂的树林,蝈蝈开始吹响号角,奏起欢快而喜悦的节奏。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让我仿佛看到大雪纷飞的夜晚,屋外寒风呼啸,万籁俱寂,屋内温暖如春,安详静谧。玻璃窗上水汽弥漫,作者拥着火炉,昏昏欲睡,朦胧中听到蛐蛐的歌唱,以为又回到了夏天。

5、激发想像,拓展空间: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也只写了冬夏两幅画面。但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绝不仅仅是这些。“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从这首美的诗歌,你还能想 像到哪些画面?请用美的诗句,诗意表达。(多媒体出示: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

鼓励生积极想像,示例: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春天树林间的百鸟千啭。

读这首诗, 我还能看到秋天南飞时叫声连连的大雁。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时的流水潺潺。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崖上一粒松树的种在悄悄地发芽。

6、探究领悟:由上一环节的诗意表达,师自然过渡,引导生体会诗歌短小但内涵丰富、风格大气的特点。

诗歌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叠印在了一起,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但留给读者更多想像空间,大自然的歌手还有很多,大地歌声不断,以少胜多。通过引发读者的想像,丰富诗歌的内涵。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 爱和由衷的赞美。

7、师小结:抓住诗中意象,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放飞想像力,可以感受诗歌的美丽。《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生美读诗歌,放飞心灵,感受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配乐舒伯特《小夜曲》。

三、诗歌创作——为大自然写首歌

1、寻找动听的歌声。

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如蝉的叫声,池塘青蛙的“呱 ——呱——”声,树林的鸟叫声,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深夜传来狼的嚎叫声,乌云深处传来奔雷的轰鸣声等。

2、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师示:大自然的活力表现在——春天破土的嫩芽。

生自由想像,如:冬天常绿的青松,雪地吐露芬芳的腊梅,年年南来北往的大雁等。

3、生模仿课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

师可示,如:大自然的画卷呀,从来都不会单调。当所有的树因寒风的袭击而枯黄,点缀在这枯*世界中就有一团青绿,那就是松树的挺拔风姿啊!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隐藏在某个角落就有一种芳香,在空气中飘荡,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

四、指导自读《夜》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习《夜》,具体方法:

1、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读一读”部分,“写一写”和“画一画”部分自由选择独立完成。

2、展示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和点评的过程师只起 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生感到自主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生的点,注意保护生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师: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今天的课堂只是为同们提供了一次习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外国诗篇,并选择几首背诵。

点击查看更多《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24736.html

热门阅读

  1.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50字
  2. 我的国庆节生活作文800字
  3. 五年级科学上册《水循环》教案
  4. 201新年的异样感觉七年级作文
  5. 关于桂花的诗句古诗句
  6. 有关节日的经典诗句
  7. 公司集团音乐剧本《员工幸福感》
  8. 课文《司马光》的教案设计
  9. 老王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0. 精益管理就在你我身边演讲稿
  11.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12. 201西方复活节微信祝福语
  13. 201年清明节送同学的祝福语
  14. 案件的解释及造句
  15. 大家一起去赏玩太湖日记
  16. 朋友乔迁新居的对联贺词
  17. 关于鸟的诗句
  18. 最新送给老师的除夕祝福语
  19. 201小学语文教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
  20. 2016年经典圣诞节祝福语
  21.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征文
  22. 记一次难忘的活动作文350字
  23. 栀子花香的散文
  24. 歌颂母亲的诗词
  25. 201年百年校庆祝福语精选
  26. 开学了日记
  27. 立夏的古诗
  28. 白居易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29. 关于中秋节祝福语搞笑版
  30. 以案治本心得体会
  31. 新房屋买卖协议书样本
  32. 壁面剪应力在油田固井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
  33. 2016国家安全心得体会
  34. 鸬鹚和戴胜的童话故事
  35. 毕业典礼演讲稿
  36. 2016公司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心得体会
  37. 缩小的意思和造句
  38. 鲁迅《坟》杂文集:《灯下漫笔》
  39. 有关春天的古诗词
  40. 没有选择的石头美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1 02:11:47
本页面最近被 75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7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