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优美散文
春,被一场料峭的倒春寒所裹。然,我还是抵不过远方那一派那春光的召唤,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无数次萦绕梦境的那一片青山。
清晨,沿着三年前春天和众文友一起乘大巴走过的山路,再一次来到了在我心中和笔下都美丽着的毛坦厂古镇,重攀东石笋、重走明清老街,心底存留的那份关于静谧美好的记忆,开始袅袅升起。毛坦厂,山花依旧,东石笋,静雅如昔,老街,却更加寂寞了。刷了新漆的木门,翻新了的流冰老师的故居,让我看了有那么一点点的惆怅。记忆,总是会被时光的凿给修去许多枝节,而悄悄地改变了最初的容貌。
我正独自惆怅地在老街苦苦找寻记忆中的那些场景时,手机响,是同行的女友。她说,万佛湖就在不远处,不如,我们再去那里瞧瞧。
万佛湖我还未曾去过,这些年无数次的经过它却又错过。我在心中对它的印象是一大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在群山的环抱中,安安静静,如婴孩的摇床。
我缓缓从老街走出来时,女友他们已经在车上等我多时了。驱车由老街出发,去万佛湖不过25千米。沿途,一片片金*油菜花和一树树粉红的桃花摇曳生姿,它们似乎想告诉我们,时节到了,即使寒风再猛,也挡不住花开的必然。
近了,到了!
果然是一片被青山包绕的水面。只是,水域比我想象中更为宽广。
迫不及待想要亲近那水,我们租了快艇。快艇激起的水花卷在风中再轻轻抛下,溅在我们的脸上,我们正笑着躲水花的时候,快艇靠近了 一个小岛。还没上岸,远远就看见岛上有一抹耀眼的红。那么美,是什么?
踏着还没泊稳的小艇就慌忙往岸上跳,朝着那一抹彤云般的红奔去。
哇! 原来,那是一棵茶花。那棵树干分双枝,从底分开,往顶部又开始交合,满树硕大的鲜艳的红色茶花将这棵树装点成了一棵巨大的“心”。细观这颗“心”,似乎每一朵花的背后都有一片绿叶默默地支撑,那绿叶让这些花更加出脱、立体。环顾四周,这座小岛上,茶花多得是,可是,其它的,都是叶茂花疏,唯有这一棵,是花繁而叶少。都说红花还需绿叶配,到这棵树,变了个调儿,花儿太多,那绿叶倒反而成了稀奇的衬头了。真美!我们都啧啧称奇不已,相同的树种,同样的生存环境,却仅仅只有这样一棵树,无论是树形还是姿容都那么的出众。那座岛不大,景点却很多,其他的游人似乎都没有太在意这样一株烂漫绽放的茶花,都匆匆从它身边走过,去观赏其他的风景。我们一行四人是两对夫妻 ,却都格外青睐这花。眷眷在花下呆了许久,又各自拍照留恋后才恋恋而去。
乘快艇又登了几座小岛,暮晚时分,我们上了岸。我们一致认为,这次出行,最难忘的就是那棵心形的茶花。离去的时候, 我站在岸上,朝湖心里那座遥远的小岛望去,彼岸,花开。美好的事物,也许一生只能遇见这一次,但是记忆中的美好却会成为一种永恒。
拓展阅读
1、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优美散文范文
在我们村的后山坳里,有一片桃林。这片桃林,伴随斗转星移,几经更新换代,更加花繁枝茂,绚丽多姿。孩提时代,我拿着铁铲,提着竹篮,跟在母亲身后,去桃林的株间陌垄挖野菜。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戏耍于桃林之间,时而观看昆虫旋舞树冠之上;时而嗅鼻桃花放蕊之时;时而寻觅芨菜丛生之处;时而摇晃桃枝落瓣之中。春风拂卉,花枝颤抖,几片花瓣伴随微风,飘落在林间小溪之中,点缀着几片浮萍,随波逐流,飘红而去。真可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纳兰性德曾作《采桑子》一首,词曰:“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少小时候,曾看过一出叫“人面桃花”的戏。那位风流倜谠的博陵才子崔护在游春时见一女子甚美,随生爱慕之意。在他第二次造访时,不见那位女子,随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时少不更事,只知桃花好看,桃子好吃,不晓得桃花还孕寓着如此炽热的爱情,尚并发出几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经历启蒙教育,特别是上了中学、大学后,方晓得了桃花的“满路桃花春水香”的风韵。更领略了桃花的“桃花柳絮满江城”意境。
前年春节,侄女来我处拜年,叙谈间提及后山坳的桃林。侄女说:“现在咱村比过去富多了。村长挺有经济头脑,在山坳里建了桃花庵,修了观花廊,疏了桃花源,打起了桃花文化的品牌。每年春秋两季来咱村旅游的人一拨接一拨,我们还借此办起了农家饭馆呢”。听侄女这么一说,挑起了我回乡省亲的神精。就在又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来临之际,我携全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来到后山坳,情景和过去大不一样。在桃林外缘,筑起了一条犹如彩蛇般的红墙曲垣,将桃林团团围住。有几枝耐不得寂寞的嫩枝,伸出墙外,大有“满园春色关不住,几枝粉黛出墙来”的韵味。在进入桃林的入口处,修建了一座牌坊,牌坊两侧书有一副楹联:“桃花坞里万株红树泛娇艳,青山深处几声梵语醒素颜”。走进牌坊,用陶砖铺就的俑道在桃林间曲回蜿转,走在俑道上,一股“曲境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油然而生。桃林深处,修建了几处长廊亭阁,供游人小憩赏花。那条林间小溪比过去宽多了,增修了护坡、栏杆、过桥,养植了睡莲,放养了金鱼、红鲤。沿着俑道向山坳深处走去,一座尼庵展现在游人面前。前殿正门,撰有一付楹联:“作比丘相以参禅,只是要群生各明佛性,现女人身而说法,无非欲大众共发婆心”。几个村姑僧衣僧帽,装扮成尼姑,或咏经、或焚香、或击木,或鞠首,很有一番佛骨仙风之像。游至此处,使我多了些恋旧,少了些感慨;眼前景美不胜收,别有洞天,过往事原生故态,记忆犹新。思绪又把我拽回到原来的那片桃林。
2、狼毒花开的季节优美散文
当绿色从宣纸上慢慢逝去,调色盘里多了几抹黄,画笔勾勒出满山的落叶,秋天的气息已在不知不觉中与迪庆高原的寒气融为一体。
当草甸上开败的杜鹃,望着渐西的落日,这个季节已不再属于它。随着落日的光辉,在不远的地方一点点红色正蔓延开来,她是秋日高原里属于雪山的狼毒,她灼烧着这片炎热的土地,红得像火,红得耀眼,红得令人心醉。
雪山上挂着哈达般的云彩,青稞架旁的土掌房飘着缕缕炊烟,原野上散布着觅食的牦牛。牧民们听着不时传来的铃铛声,抓紧时间劳作着。
藏民族是一个充满快乐和豪气的民族,他们边收着青稞边唱着歌,这边唱来那边和,整个高原弥漫着喜悦的歌声。
一捆捆青稞被藏民勤劳的双手托上青稞架,土掌房里的藏族老人露出了慈祥的微笑。收获的夜晚,藏民用他们独有的方式来表达心中不尽的喜悦,生起篝火,摆出自家最香甜的酥油茶和青稞酒,姑娘小伙们围着篝火迈着轻快的步伐,唱着动听的藏歌。
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追求自然、享受宁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感到幸福。
3、优美散文——花开夜半
导语:若非恰巧遇见,我怎敢信仙人掌也会开花。
仙人掌开花只开一朵,通体纯白。我素来不大喜欢这个满身带刺的肉板。现在我倒要好好赏一下这朵美丽的小花。
花瓣上蒙着一层尚未化露的雾水,仿佛施了一层淡妆,一枝独秀,旁边还是一个满身是刺的鞋底,这倒让我想起了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冷而不艳的美,便刺进我的心里。想起这个季节,繁花无数,能在凌晨四点开的,恐怕只有这个勤劳的小家伙了。
花枝一晃,风过槐树,飘下几滴露水提醒了我,即使盛夏,半夜三更也不比秋冬暖和。我进屋加了件外套,出来继续赏这淡雅朴素的仙人掌花。论起这抗冷斗寒的本事,仙人掌倒也不输梅菊。
仙人掌花忘情开着。心想这大好时光,怎能独享?拉开灯,拿出相机,拍几张美照,发到朋友圈,博几十个赞,岂不美哉?等我一切准备就绪,花却随风摇动不止,仿佛拒绝我的所作所为。我怔了怔,便撤了架子。花开夜半,本就不是为了像花园的牡丹被人群围赏。追逐富贵并非人人可以做到,守得清贫和朴实,更是寥寥。
那晚,我伴花天明,直到她慢慢合上。我知道,第二个晚上,她仍会开放。但我在梦里香甜无恙。她非为人赏而绽放,我不经意间撞到,已经十分莽撞。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3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