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
引导语:寓言离不开比喻,特别是教育儿童,运用寓言的比喻故事来进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大家阅读下面的几篇寓言故事,看大家读懂哪些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雄鸡与鸿雁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中国寓言故事:泥偶与木偶
山东省境内的淄水河畔,有一个泥塑的人偶和一个木雕的人偶。在一个天旱无雨的季节甲,泥偶和木偶曾有一段朝夕相处的经历。时间一长,木偶渐渐看不起泥偶,因此总想找机会讥笑它。
一天,木偶带着嘲笑的口吻对泥偶说:“你原本是淄水西岸的泥土,人们把泥土揉合起来捏成了你。别看你现在有模有样,神气十足,等八月一到,大雨哗哗而下,淄水一下子猛涨起来,你很快就会被水泡成一堆稀泥了。”
那泥偶并不在意,它以十分严肃的口吻对木偶说:“谢谢您的关心。不过,事情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可怕。既然我是用淄水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冲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稀泥,也仅仅是还了我原来的面目,让我回复到淄水西岸罢了。而你倒是要仔细地想一想,你本来是东方的一块桃木,后来被雕成了人。一旦到了八月,大雨倾盆而下,引起淄水猛涨,波浪滚滚的河水将把你冲走。那时,你只能随波逐流,不知会漂泊到什么地方。老兄,你还是多为自己的命运操操心吧!”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聪明人”,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应该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谦虚谨慎,使自己进步得快一些。
中国寓言故事:老人与树
有一个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门前栽了一棵树。他每天守护着它,抱着种种的期待。他希望这棵树长得像一把大雨伞,那么他可以欣赏一种好风景,又可以乘凉。可是他也希望它长成为一种有出息的栋梁大材,那么他可以用来建造一座大楼房,又美观,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长得又高又直,像桅杆一般,因为他的孙子已经在念书,将来中了状元,少不了要在门前竖旗杆的。不过,他也已经定好计划要造桥梁,做一件有益于人家的好事。此外,他还要制办床榻台几和一切木器;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寿材是刻不容缓的了,而这株树正是最适用的。
这个老人家,拿这棵树简直派了无穷尽的用场。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种用场的时候他就去抚摸一回,浇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这棵树呢,它也很想不辜负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负担也实在太重,这样,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虽然它还很年轻。
中国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也跟着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釉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在什么年代便氧化了。人们只发现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而且不能断定那是否是铁罐的残余。
——用自己的强点去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
拓展阅读
1、哲理寓言故事2020好文
从前,有一只老虎,又笨又懒。有一天,它肚子饿了,想到野外找点东西吃。找着,找着,它看到一只刺猬朝天睡在前面的草地上,圆乎乎略带鲜红鲜红的,以为是块肉,便急急忙忙地走拢去,正准备张口咬住它,冷不防被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得了,鼻子上的刺猬越卷越紧,扔也扔不掉。它又疼痛又害怕,吓得赶快跑,赶快跑……
老虎跑着,跑着,一直跑到大山中,又困又乏,实在是不能动弹了,便无可奈何地躺在地上,不知不觉地昏昏沉沉睡了。受惊的刺猬见老虎不动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了,这才放开老虎的鼻子,迫不及待地逃走了。
老虎一觉醒来,忽然发现鼻子上的刺猬走开了,也不再害怕了,用舌头舔了几下,觉得鼻子还在,很高兴,肚子饿也忘记了,便到半山腰的橡树下面去玩。老虎低头走着、玩着。不知不觉间看见一个橡子的壳儿,圆溜溜地躺在地下,以为又是只小刺猬。它心头猛一惊,不知不觉又有点害怕起来,害怕自己的鼻子又要被这只“小刺猬”卷着了,赶快侧着身子,提心吊胆但又不得不很客气地对橡子的壳儿说:“我刚才遇上了您的父亲,您父亲真厉害呀!他的本领我已经领教过了。现在我不和您小兄弟计较了,还是希望您小兄弟让让路,放我走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受到惊吓后,不要心有余悸,如果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恐吓自己。
2、鲁班刻凤的寓言小故事
鲁班是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有一次,他精心刻制一只凤凰。工作才进行到一半,凤冠和凤爪还没有刻完,翠羽也没有披上,旁观的人们就在指指点点,评头品足了。有的指着没有羽毛的凤身,说是象一只白毛老鹰;有的摸着没安羽冠的凤头,称它为秃头白鹅。人们都在嘲笑鲁班的笨拙。
鲁班没有理会人们的嘲讽,继续精心雕琢。待到完工的时候,人们简直惊呆了。翠绿的禽冠高高耸立,朱红的凤爪闪闪发亮,全身锦绣般的羽毛象披上了五彩缤纷的霞光,两只美丽的翅膀一张一合象升起了一道道彩虹。鲁班拨动*,凤凰张开翅膀,在屋梁的上下盘旋翻飞,整整三天不落地面。于是,人们纷纷赞美凤凰的神采,称道鲁班的奇才。
凤凰还没有刻成,评头品足的人就开始议论。他们都只从自己看到的一个角度加以评述,结论当然是不对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学会客观地、全面地观察事物;对于不符合事实的议论,最好的回答是象鲁班那样拿出实际的成果来。
公输之刻凤也①,冠距未成②,翠羽未树③;见其身者,谓之鸱④;见其首者,名曰⑤。皆訾其丑而笑其拙⑥。
及凤之成,翠冠云耸⑦,朱距电摇⑧,锦身霞散,绮翮焱发⑨。翽然一翥⑩,翻翔云栋(11),三日而不集(12)。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刘子》
[注释]
①公输就是公输般(班),又称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是著名的能工巧匠。
②距爪。有些禽鸟脚爪的后上部长有象脚趾形状的突出部分。
③翠羽未树翠绿的羽毛没有安上。
④鸱(mángchī)鸟名,形状象鹰,羽毛白色。
⑤《wūzé)水鸟名,比鹅大,灰白色,头上无毛。
⑥皆訾(zī)其丑而笑其拙都诬蔑凤凰丑陋,嘲笑公输笨拙。訾,说人坏话。
⑦云耸高耸。
⑧朱距电摇朱红的凤爪闪闪发亮。电摇,象闪电一样晃动。
⑨绮(qǐ)翮(hé)焱(yàn)发美丽的翅膀象火花迸发。绮,有文彩的。翮,羽毛的硬管,这里指翅膀。焱,火花。
⑩翽(huì)然一翥(zhù)张开翅膀奋飞。翽翽,鸟飞动时翅膀发出的响声。翥,奋飞。
(11)云栋刻绘有云彩的屋梁。
(12)集栖止,停留。
3、哲理寓言故事2020好文
智利高山地区有一种短尾猴,群居生活。但这个种群和与其他种群不太一样,别的种群的猴子非常团结,任何群落里的成员都相互照顾和帮助,而它们群落如果有伤了或是病了的,只能被群落无情地抛弃。
被抛弃的短尾猴也要生存,可伤病已无法让它们在树上穿行,有时,它们就蹲守在猴群经常活动的地方,捡群里扔出来的食物,有的则等在树底下,期待果实能掉下来。一段时间过后,这些短尾猴的命运便发生了变化,有的在饥饿中死去,而有的则在伤病中坚持过来,重新加入群落当中。
为什么有的*,有的重新焕发了活力呢?这还得从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起。被抛弃的猴子里,有一些经常呆在果树下,等着果子掉下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而有一些则不然,它们等不到果实的时候,便会在猴群休息时叽叽喳喳乱叫,猴群瞬间便会**乱起来,纷纷爬上果树,一会向这只伤猴呲牙咧嘴,一会愤怒地冲向树枝顶端,因为众多猴子在果树上发怒而上窜下跳,树上的果实一个接着一个掉在地上,这时,伤猴便会快速地捡起掉在地上的果实,然后放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些果实足够它吃很长一段时间,也正是这些果实,让他们慢慢地好了起来。
同样是伤猴,为了得到饱腹的食物,有的在树下傻等,而有的则主动想办法寻找机会,最终获得新生。这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启示,有些时候,为了生存,我们千万不要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创造机会。
4、哲理寓言故事2020好文
有一天,哈萨克族的机智人物和加·纳斯尔的家里来了客人。和加·纳斯尔向巴依借一只大锅,巴依显得不大愿意,说:“你把锅拿走,用完马上给我送回啊!”
和加·纳斯尔连声称是,把大锅借走了。来还的时候,居然还带来一只锅哩。”说:“巴依老爷,您的锅还生了个小锅哩。”
“巴依说:“我的锅本来就是活的,既然是活的,当然就能生小锅嘛。”就收下了一大一小两只锅。
过了不久,和加·纳斯尔又到巴依家借锅。巴依很痛快地答应了。可是,三天过去了,和加·纳斯尔还没送回来。他就到和加·纳斯尔家去讨。和加·纳斯尔却说:“老爷,您的锅病了两天之后,今天*。”
巴依大骂:“胡说八道!锅还能死吗?快点还给我!”
和加·纳斯尔说:“您不是说过,您的锅是活的吗?她既然能生,也就能死,她生的小锅您不是收下了吗?您既然承认您的锅能生小锅,也就该承认她得病后会死掉的。”
叶赛儿妻的妙语
很早以前,回族有对老夫妻,家有良田千顷,骏马百匹,可独子又痴又傻,做不了买卖,管不了家,将来这份家业交给谁呢?为了使儿子学得聪明一些,老头子先是千方百计地为儿子说了个聪明贤惠的媳妇,然后又教儿子做生意。
一天,老头子对儿子叶赛儿说:“你从马群里挑一匹最好的马,拉到街上去卖,慢慢的你就会做生意了。”
叶赛儿选了一匹好马,让媳妇看能卖多少钱。
媳妇说:“卖200两银子是个合理价。”
叶赛儿刚到街上,就有一个富商看上了他拉的马,向他问价。叶赛儿说:“我媳妇就让卖200两。”
富商看这小伙子傻呵呵的,小声说:“今天我没带钱,等到马蹄子圆时给钱行吗?我家住在西街北面,门前有一棵刀笑树和一个壳米虫。”
叶赛儿听罢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父亲问明情况,骂道:“马蹄子常圆着哩,你白白地把马送给人家了,你..你这个笨蛋!”
到了晚上,媳妇对丈夫说:“十五月亮圆的时候你就去要钱。刀笑树就是皂角树,壳米虫就是碾米的碾子。”
转眼间到了十五,叶赛儿到了西街的北面,找到了一家门口有皂角树和碾子的。他进得院门,一眼看见那匹马正在槽上吃料,官商和许多有钱有势的人正在一起闲聊。
叶赛儿大声说:“哎,我的马钱呢?”
富商一看是他,顿时沉下了脸:“我不是给你说过了吗,到马蹄子圆时再给钱,你咋今天就来了?”
“月圆马蹄子圆,不信,你搬起来看。”叶赛儿理直气壮地说。
这一下可当众损了富商的面子,他高声大骂:“你这个笨蛋,我和人家正在扯磨,你把我的话把子打断了,快走..”
叶赛儿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家里,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笑着教了他一番话。
第二天,叶赛儿按照媳妇说的话,扛上镢头就去挖富商的烟囱。
富商急了:“你挖我的烟囱干啥?!”
叶赛儿说:“我找烟的根哩。”
“烟哪里来的根呢?”
叶赛儿说:“烟无根,话没把,你不给老子的马钱还嘴硬个啥?”
富商听罢觉得这小伙子并不傻,又怕这小伙子把烟囱挖倒了,只好把马钱全给了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