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分析】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对网络下的学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学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阅读。
2、大多数学生乐于体验实践,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的打写速度在每分钟8~20个字左右,要在规定时间内打出流畅的篇章,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课室。
2、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拓展阅读
1、《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2、幼儿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有趣的纽扣——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3、《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
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时,我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授课,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及反思总结如下: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教学时,由于学生本来就对郑成功并不陌生,我就由郑成功这个人物说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课文。在学生读准、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在初读中知道了些什么,大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的重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这样,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课文中主要写了郑成功的什么事?其中哪件事是详细写的?从哪几方面详写的?”我设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以重点段落——第二大段(第二至六自然段)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这样做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教学时,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
通过找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通过“慷慨激昂”、“决不允许”、“横行霸道”、“一定”等词语感受到郑成功的凛然正气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而通过“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团团围住”、“十几丈高的水柱”、“乱作一团”等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与英勇。
四、拓宽阅读,拓展知识面。
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我国的一些民族英雄,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不死读书,不读死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也有些地方有待改进,比如细节处引导处理不足。细节的处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既可以体现教师自身的能力,又是师生沟通的平台。在教学时,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我自己有时会着急,引导时不能循序渐进,问题与问题的衔接缺乏层次性和自然的过渡。同时,对好学生的回答关注较多,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反馈,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是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之嫌。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将努力改进以上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反思不白思。
4、《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48
河头中心小学 虞国俊
1、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录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这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课题)
(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们,对郑成功这个人物你了解吗?(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们是怎么知道呢?(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及文字等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设想:借助网络,学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这是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课内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②课前预习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上网查阅、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带生字的词语会读吗?
③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并鼓励。
△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
残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
④你读得真好!就请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看。生字这个“拦路虎”了,读书就顺畅多了。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咬准,句子读通顺,有疑问可查阅工具书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读完了课文以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3、根据这一句话能不能设计一些问题呢?
4、在这些所提的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过渡: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如何“收复中国台湾”。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教学设想: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这样就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思,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
(四)精读感悟,披文入境
1、课前老师搜集了一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录像,我猜想大家一定很喜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电脑课件)
2、看完了这一段录像以后,你们有哪些感受呢?
3、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4—5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然后小组相互交流。
4、学生精心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5、假如这时候你就是一名水兵,或者是一名将领参加这次战斗感受会怎么样呢?能不能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教学设想:学生提出每一点感受,教者随即让学生找出句子反复阅读,启发联想,领略课文的气势和内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这支前进中的庞大军队……战旗”。仿佛看到一支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威武雄壮的队伍站在面前;在读到“英勇的郑军官兵……失去威力”时仿佛看到郑军官兵勇猛善战的情景。……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表达当时那种内心真切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设置场景,积累内化。
1、郑成功的军队勇猛善战,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胜利地收复了中国台湾,将士们决定举行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
(课件出示:新闻发布会场景,并伴奏喜庆音乐。)
2、主持人讲话: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郑军官兵的部分将士介绍一下当时收复中国台湾的激烈场面;
②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
3、各小组推荐一名将士上台参加新闻发布会。(戴上军帽子)看谁表演好,老师就把这顶具有重大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帽子送给你。
4、主持人小结:今天的这个新闻发布会开得非常成功,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教学设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而且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
5、《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凭借数字化平台提供的材料和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等。
情感:
1、把网络教学请进语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的内容,活跃学习的气氛。
2、研读课文,查寻网络,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技能:
1、熟练电脑操作,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文学习,深入问题研究,独立思考,形成个体观点。
2、熟练制作,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理、组合资料,在数字化平台发布,并结合口头汇报完成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
1、凭借数字化平台提供的材料和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
2、研读课文,查寻网络,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难点:
1、熟练电脑操作,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文学习,深入问题研究,独立思考,形成个体观点。
2、熟练制作,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理、组合资料,在数字化平台发布,并结合口头汇报完成学习成果。
二、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是选自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第九单元的课文,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对于生字的学习,课文内容的了解基本能独立进行。除此之外,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一部分的学生更能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组合。
三、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本课的教学选择了网络教学的方式,针对“郑成功”的资料内容比较多,而课文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综合所有查找到的资料利用数字化平台设计了“郑成功专题网站”,主要有“学习导航、资料天地、在线测试、自由论坛、作品展示”五个主版块,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学习环境,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栏进行阅读,让他们主动索取、自主选择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欣赏美丽形象的图片,感受各种文字信息,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汇报自己交流所得,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也让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横向、纵向的交流,节省了知识获取的时间,拓宽了知识获取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
(一)揭示目标,导入学习,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将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通过互联网,通过“郑成功专题网站”来帮助我们去了解郑成功其人!上节课,我们己经初步地浏览了网站上的内容,大家也特别的感兴趣,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因此,许多同学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打开平台上根据学生答案整理的“研究课题”。)
欢迎大家选取以下课题(子课题)来研究学习《郑成功》
有关中国台湾的:
风景名胜 特产 矿产资源 历史 回归 现状……
为人 “民族英雄”称号的来历 伟大功绩 一家人 死因 陵墓
后人的怀念(或评价)……
有关收复中国台湾的:
原因 准备 经过……
建设中国台湾:……
(二)研读课文,小组合作,网络学习:
1、相信在这些问题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最想了解的,那么今天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家可以尽情地畅游网络世界,在“郑成功专题网站”上查找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学有所获。
2、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你们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共同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导航”中的“学法指导”:)
同学们可以由2-4名伙伴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品味有关《郑成功》的知识。
(1)、围绕共同研究主题组合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主题,共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3)、利用学过的电脑知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合,合作完成学习成果,并把它发布在“作品展示”栏内。
(4)、结合研究成果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
3、小组学习,教师**指导。
(三)选题研究,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1、网络真是个神奇的世界,刚才我与同学们一起充分地感受了网络学习的过程,看着每一组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精心的准备,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肯定己经是迫不及待地想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教师针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和重要内容给与一定的引导与补充,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做到既要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
(1)祖国宝岛台湾方面:
抓住“宝岛”,让学生通过同学的介绍与网站上的图片加深印象;也可引导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中国台湾的一些风景名胜及物产,做一次简单的网络旅游,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宝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块神圣的领土。(由于学生没有去过中国台湾,教师在网站提供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边介绍边操作,让每一个人形象感知。)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祖国宝岛台湾的资料?
生:我知道台湾省有煤、硫磺、金、铜、天然气矿藏。
生:我知道中国台湾农业盛产稻米、蔗糖、茶及香蕉、菠萝等水果,樟树名冠世界。高雄、基隆、澎湖、苏澳、花莲、新港等海域为著名渔场。
生:我知道中国台湾还有著名的日月潭、阿里山等风景区,所以中国台湾称为宝岛。
……
(2)收复中国台湾方面:
这部分内容也是课文介绍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找到相关资料加深印象(如:网站中有一段收复中国台湾海战的录像资料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可以进行配音朗读,好可让学生仿照课文动笔写一写)更重要的是补充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内容,借此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来解疑答难,进一步了解郑成功等人的特点。甚至提出更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或是在网站中没有解答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堂延伸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体现学习的本质。就这样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对郑成功其人的爱国热情深刻体会,提升心中蕴藏的民族自豪感。
师:你是如何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
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是……
生: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遇到了很多困难……
生:郑成功收复台湾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生:郑成功是智取中国台湾的……
……
(3)收复中国台湾后的建设问题:
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课文只是简单一带而过,所以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资料天地”中的“建设中国台湾”中的有关“郑成功发展生产、发展中国台湾文化、郑氏三代对中国台湾的开发”的链接资源,也可自主通过百度、搜虎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适当地对课文资源进行添加,体现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通过cctv的精彩的视频片断,再现了郑成功的英勇壮举)
(4)民族英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课外延伸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郑成功”这个民族英雄想开去,可以先谈谈什么叫民族英雄?你还了解哪些民族英雄?课后对这些人物进行资料的收集,形成学习的一种持续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是打破“学习一定就在课堂”的传统观念。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成果编入网站之中,这样既是一种学习成果的展示,又为以后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有目的地在网络上制作了“民族英雄”模块,列举了中国各朝代的民族英雄)
(5)一些其它讨论……
师:其他小组还作了哪些研究?
生:我们研究的是“中国台湾现状”。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了,可中国台湾以为首的*势力在阻挠着祖国的统一,中国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任重道远。
生:我们研究的是“郑成功的死因”。据说,郑成功的死因有很多种,有说是因病去世的,有说是被害死的,有说是过度劳累死的等等,总之,英雄的道路更加坎坷而曲折。
生:我们研究的是“人们怀念郑成功”。郑成功是一代伟人,他作出的贡献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不管是中国台湾人民还是大陆人民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怀念他,有建寺庙的、有修陵墓的、有修缮郑成功故居的……英雄郑成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跃、融洽、轻松的氛围,恰当地指导学生使用媒体,并给予鼓励与正确的评价。)
(四)登陆bbs论坛,讨论交流,质疑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郑成功肯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但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暂,好多同学还没有机会交流自己的感受。老师在bbs论坛上设置了“郑成功讨论区”,欢迎大家登陆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可留下自己的问题,我们在网上进行讨论解答。
蒋怀杰:我想知道中国台湾到底有多少纪念郑成功的陵墓?
万蓉:阿里山的神木现在有没有被砍掉?
周卉: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中国台湾有许多矿产资源和物产,希望能再多了解一些。
……
2、师生网上交流,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答。
(有的同学留言很精彩,有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的讨论区是个自由的地方,课后同学们可经常光顾我们的讨论区,看看是否有其它网友对你的留言或疑问进行回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他们继续交流,把对郑成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五)总结学习,质疑课外,拓展延伸:
1、一堂课的时间对于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太短暂了,从同学们的目光中我知道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但课堂之外更能让我们开阔眼界。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由课内走向课外,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可以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围绕一个主题制作成电脑小报或幻灯片,下节课我们开展汇报会活动。祝同学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五、学生的学习反馈:利用数字化平台设计的《郑成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了解郑成功的窗户,让小课堂连起了大世界。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主要通过平台搜集、组合资料,而我则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适当的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自主整合资料,进行分层次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了“跳一跳摘果子吃”的效果。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合理分配任务,利用各自的特长进行学习,小组学习氛围融洽。在小组汇报交流中,更能各抒己见,互相补充质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六、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课前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资料,利用数字化平台设计了《郑成功》,这个平台紧紧围绕新课程进行了构思设计,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色彩鲜明,融合了学习和娱乐的功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让学生在网络的天空下自由驰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设”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上还出现了些小问题:如学生间观点的争论,电脑和网络的故障,数字化平台自身的问题,个别小组配合不紧凑,部分学生操作速度过慢来不及展示作品,少数学生被精彩的网上资料吸引不能很好的投入课堂学习……尽管对课堂进行了有效的调控,课堂效果较好,可还是留下了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通过反思,我却更明确该如何走好以后的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4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