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过故人庄》的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8 11:08:01

初中语文《过故人庄》的教案设计 1

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你们看,主人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三、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我们平时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襟。)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这告诉我们,读诗一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味。

初中语文《过故人庄》的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与孟浩然、 田园诗、 重阳日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具、黍、合、斜、轩、圃、桑麻等实词解释。

口语交际训练设计目标:

在这四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读一读,告诉大家。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

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入,请学生回忆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的诵读诗歌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这首诗歌说了什么事。注意: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将字、句的解释穿插其中。

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注意:在具体分析中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适时**对田园诗和重阳节的简单介绍。

2、你喜欢这样的聚会吗?你喜欢作者对这次聚会的记录即这首诗吗?具体喜欢哪句诗?注意:在学生的谈论中引导学生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四、延伸体会、拓展阅读

2、讨论:这篇读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点?(如热爱田园生活、醉心田园风光等)

王爱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空气甜甜的把鼻孔打开

泉水甜甜的把胃打开

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图案打开

我和一个村庄一起

被一声声鸟鸣一道道小溪

送出更远我要生出翅膀

不走名山大川

只在来过的这个村子的山坡下

作巢

用恬淡作砖用快乐作瓦

拓展阅读

1、高《囚绿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章主旨。

2、程与方法:

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学重点

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难点

分析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二﹑阅读课

学生快速浏览课,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句。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第五至七段,并通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朗读品味散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韵味。

四、扩展延伸

分析囚绿的程,进而探究其包含的现实意义。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章最后两段。

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六、总结全

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面对同一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的财富。

2、《孔子的事》

学目标

1.通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内容有关的事讲给大家听。

学难点

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学准备

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育家、儒家学派创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读课,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

思考:课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

字:根据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形容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

2.提问:课介绍了孔子的哪些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艺上效法(某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宣扬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1)课讲述的关于孔子的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

3、高《囚绿记》

学目标: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好处。

3、多元解读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学重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好处,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学方法:

诵读感知、读写品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程:

一、激情导入: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齐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请大家在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

陆蠡(lǐ)涸辙(zhé)淅沥(xī)猗郁(yī)移徙(xǐ)婆娑(suō)瞥见(piē)蕈*(xùn)揠苗助长(yà)

三、读课,整体感知:

1、本题目为《囚绿记》,“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样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2、课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概括。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细读课,品味情感:

1、找出对绿的前后不同的称呼,看看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作者对绿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尽量使用的词来回答。(提示:运用圈点批注符号)

赏绿绿影喜悦满足欢喜留恋

囚绿绿色喜悦不快可怜恼怒

释绿绿囚珍重祝福

念绿绿友怀念

2、找出直接描述常春藤的句子,并标上序号,品味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1)囚禁前,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命力旺盛蓬勃无拘无束)

(2)囚禁后,作者又是如何描述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此时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柔弱而蓬勃向阳固执)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比较,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

五、感知作者,深化主题:

1、知论世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创办泉州学社。1935年任上海化生活出版社修改,业余从事散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联系作者简介,试从找出有关本写作时代背景的句子。

明确:13段

2、齐读13段: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齐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资料。这一段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

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那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囚

什么?(。)

有没有被屈服呢?(没有)

请看这“绿”和“”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

蓬勃——期望、生命

绿象征(托物言志)向阳——自由、光明

固执——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志)

小结:

陆蠡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完美祝愿。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3、归纳主题:

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六、再读课,发散思维:

给你什么深刻的生启示?

(提示:从常春藤的身上和作者对绿的态度和方式上去思考。)

1、困境要坚强,冲破阻力才能成功。

2、爱不必须要占有,真爱就应学会放手。

3、世间的一切生命其实都是平等的,我们就应尊重生命。

八、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期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寂寞,常春藤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作者,这绿色的常春藤在作者的眼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一个老友,也许作者常常会与这位老友交谈。在“赏绿、囚绿、释绿、念绿”这几个部分任选一部分,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

要求:对话要贴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情绪。

能体现绿的象征好处。

言要求生动形象。

附板书

蓬勃——期望、生命

绿象征(托物言志)向阳——自由、光明

固执——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志)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语文《过故人庄》的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vms.cn/articles/50278.html

热门阅读

  1. 给领导的新春祝福语
  2. 微课在通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 2016关于国际劳动节祝福语精选
  4. 儿童诗歌集
  5. 白朴的《天净沙·春》原文·翻译·赏析
  6. 描写春天的诗句和词语
  7.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
  8. 《北京》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9. 花草和大树美文摘抄
  10. 幼儿园托班周计划之一起玩
  11. 想要满世界的微笑美文摘抄
  12.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鞋子》教案
  13. 丰富多彩的四季作文
  14. 李清照 一剪梅 主旨
  15. 送给好友的除夕祝福语短信
  16. 教师个人转正述职报告
  17. 201年最温馨的生日祝福语大全
  18. 让我们一起奏响平安幸福的乐章演讲稿
  19. 捕鼠记四年级作文300字
  20. 五年级关于找春天的作文
  21. 正能量小品剧本校园
  22. 积极向上经典语录
  23. 格林童话故事第:同甘共苦
  24. 秋月无声抒情散文
  25. 浅唱离别话忧伤美文
  26.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大全
  27. 悼亡友伤感散文
  28. 201心理健康班会心得
  29. 土地使用租赁的合同
  30. 七言古诗句
  31. 中秋节团圆祝福语
  32.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的读后感
  33.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34. 二年级植树节手抄报
  35. 《金子》的说课稿范文
  36. 小学记事作文:快乐除夕350字
  37. 班次的解释及造句
  38. 举手投足之间演讲稿
  39. 2015年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40. 庆祝妇女节的作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30 23:31:23
本页面最近被 77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青海,TA在页面停留了 166 分钟。
← 返回首页